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吃瓜吃出搞科研架势,史上最强网友把这内幕都扒出来了

作者:VISTA看天下发布时间:2023-12-30

原标题:吃瓜吃出搞科研架势,史上最强网友把这内幕都扒出来了

到年底了,各行各业的打工人还是没能逃过最后一劫。

自己憋了三天、加班加点整出来的年终总结像狗屁不通文学,然而同事用ChatGPT生成的5000字年度巨著逻辑清晰、用语得当,归纳和展望都相当到位。

去年还玩人工智障梗,今年眼睁睁看着生成式AI以不可阻挡之势入驻职场。

很多人猛地发现,科技向内容已经从茶余饭后的谈资升级成了不少人真的在有意识接触和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之前大家流行跟风嘲几句各大厂商PPT造车,最近年末饭局上每个人都能就各厂各车型的配置性能、研发思路、智能生态唠几句。

而在打网约车去餐厅的路上,司机师傅在11分钟的车程里挤进一通针对小米汽车发布会技术细节盘点的主题演讲;

到了目的地还意犹未尽,语速变成1.5倍速分析蔚来ET9的定价策略。

总是自嘲学术蝗虫的硕博生们,在学术研讨会茶歇间隙不仅狂炫小蛋糕和果切,还凑一块分享好用的信息检索、整合和文段润色的AI工具。

前段时间我潜入某热门综艺的粉丝群,打着发展八卦人脉的算盘。

结果发现全是干货,群里每天都在热烈讨论哪家的大模型离辅助生成二创视频更进一步、能模仿明星音色和气息的语音AI怎么调试。

即使不身处科技行业,大家也十分有意愿主动接触科技相关的专业知识,给生活创造些能学到“硬核”东西的机会

01

科技风从概念、噱头刮向大众

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元年

2023既是科技巨头们搅动风云的一年,也是大众对科技展现出前所未有探索欲和求知欲的一年

今冬寒潮来势汹汹,不少北方城市的路面积雪很是“扎实”。

新能源车的续航、制动问题,成了车主、买车观望人士和纯围观群众激活脑力的练习题。

网友们持续关注行业大V和汽车垂直平台的测评,誓要搞清楚每款车在低温工况下对应的续航里程。

还研究哪些驾驶行为会产生高能耗,把长时间高速行驶、急加速、过度使用暖风对耗电的影响都摸透了。

甚至有求真派化学课代表附身,对比分析磷酸铁、氢镍、三元锂三种电池在寒冷环境中充电、放电上的表现。

这届网友看车不是看热闹,是真看出了门道,天天网上冲浪,专业讯息可是一点没落下。

不管电车是出了新车还是闹了新事故,大家在各种业内分析长文中疯狂吸收信息,对事情全貌和隐藏细节展开地毯式搜索。

从辅助驾驶精准度到座椅方向盘加热效果,从手机APP远程控制便捷性到开门预警、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可靠性,新车一出就得经受全网360°的审视。

围绕着起火爆炸、自动紧急制动失效、测试车失控等新闻热点的讨论里,有一堆专业术语和技术流剖析,积淀颇深的人分享观点,兴趣驱动的人积极学习。

而面对今年“百模大战”的局面,大家更是被勾起了对专业知识和高质量信息的原始渴望。

网友们对OpenAI、谷歌、meta、BAT等国内外各厂推出的大模型及迭代版本如数家珍。

每逢新功能发布、解锁了新应用场景,涌起的多巴胺像是跟crush互道了晚安。

分享跟生成式chatbox互动的帖子,已经自成一派,开创了具有人工智能底蕴的“捡手机文学”。

有说一不二发送指令让大模型沦为乙方的,文稿、图片返修次数动辄两位数;有深夜拉着大模型探讨情感问题的,情绪价值给足,疗愈效果拉满。

就像是知乎科技博主吴翼说的,AI一顿爆改之后,化身私人助理、知心闺蜜、心灵导师,也可以打造为每个人的虚拟分身。

不少人不仅作为用户亲身体验产品,还在尝试着深入了解大模型行业侧的趋势和技术侧的知识。

网友们学习的势头梦回高三,规整的笔记写得密密麻麻,信息密度高到爆炸。

从当下评测大模型能力高低的维度方法,到通用智能体的演化目标,都在涉猎范围内。

大模型赛道上的厂商抢时间、拼效率、卷投入、挖人才,教AI工具教程的博主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打工人、学生则把对AI信息的获取和消化加入到了日常流程之中。

大家对待科技的态度正在发生肉眼可见的转变,由单纯地观看新闻热点深化为主动探索相关知识,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和赋能

02

燃起对专业的渴望

用确定的信息抵抗不确定性

在不确定性如影随形的环境中,人们尤其需要通过专业知识来锚定自己的坐标、增加确定性。

大家不只关心科技领域,还把敏锐的触角延展向社会中的各个面向,既洞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也叩问人类的未来。

作为工业文明时代诞生的叙事方式,科幻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神话

编剧、导演张小北表示,《三体》已经超越于畅销这一层级,成为一个文化事件。中国科幻迷的数量足以支撑一个足够大的可以自我造血和自我生长的类型消费市场。

他们追踪明年十余部待映科幻影视作品能否带来市场的再一次井喷,是否可以定格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产品。

既广泛涉猎影视工业化的行业新进展,也喜欢阅读硬科幻里的量子物理科普,品评网友们对软科幻里所囊括社会议题的拆解。

在知乎,围绕着科幻话题有427万讨论,超60亿浏览量,千万网友对科幻世界进行着认知升级,聆听专业声音。

面对复杂的社会心理和难以辨认的现实,我们逐渐学会了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加以定义、剖析和寻找解决之道。

当发疯演化为一种集体情绪,大家一边感受自己的存在,一边尝试着抽离开来,用专业观察员的视角提供解读

我们用高能量的心理富足感、自我效能感来表示想达成的精神状态,用冒名顶替综合征、习得性无助、职业倦怠来帮助阐释想要摆脱的处境。

社会规训、社会时钟、社会期待这些术语进入日常讨论的范畴,越多越人意识到外在的价值排序内化为了对自我的监控式审视和刻度式要求。

也就逐渐明晰了知乎大V、复旦大学副教授熊浩所说的不同价值观的拉扯和发生在自我间的缠绕。

关于如何抵御把宽广无垠生命过成单行道,他在知乎洞见对谈上分享了自己的“处方”——

可以刻意创造那种逆反式的闲暇,在周而复始的可能会将人灼伤的白日生活之外,保留明显不一样的逃逸、偏离,甚至是批判,并守护、享受自己的这份专属“月光”

对不少人来说,在体育世界里漫游就是他们暂时远离日光凝视的“月光”时刻。

不是体育生也完全不耽误体育精神的自我培养,下班后沉浸式学习足球排兵布阵的策略,看体育博主们详细梳理比赛中场上的换人考量和即时的战术调整。

网友们扎堆讨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托举、反哺关系,宏观上感受体育土壤和体育氛围;

微观上聚焦一个运动员在爆发力耐力技巧性灵活性、阅读比赛能力上的成长和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蜕变。

左:挨踢小编 右:JekyllHyde

资深媒体人颜强的呼吁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他认为中国体育新一年应该进入返璞归真的时期。

璞,就是参与,将体育视为日常的一部分,乃至延展为生活方式

而真,意味着要尊重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专注、深入、勤奋、坚持依然是竞技路上不变的要素。

大家一边关注着村超、村BA的火爆,透过热度思考周期性、区域性、有梯度的全民比赛体系该如何酝酿;

一边在知乎搜索体育人才的选拔和进阶培养模式,关切青训现状,想要搞清楚今年三大球纷纷折戟的背后原因。

从附近到远方、小话题到大格局,所有的专业度都值得记录、与我有关。

mRNA疫苗的研究成果全网报道,知乎用户还在关心疫苗的普惠、可负担性和公平性问题。

今年极端气候频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洪水过境,网友围观地质科研工作者从地质年代表出发做出的回答——

人类活动作为新的地质营力已经登上了地质历史的舞台,深刻改变了地球各圈层,使得地球偏离正常波动范围,进入人类世。

应对人类世期间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整合所有的知识体系,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这都是知乎年度洞见在持续关注的议题,人们在一问一答中关照社会现实,保持跟自我、人群和世界的连接,也充实了内心、感受到智识提升的满足感和获得感。

在海量信息侵袭、讨论空间收窄的当下,人们更加渴望通过有价值、有专业度的信息来支撑起生活,在接触、获知、转化吸收专业讯息的过程中抵挡不确定性

也更加需要有公共属性和价值追求的平台承托住大家对专业信息的需求、把用户们集聚起来,一起构建起知识的网。

03

知识流动、尊重专业的讨论空间

是一片共同缔造的自留地

大家在过去这一年对专业信息的获取吸收和思考讨论,构成了这一年的踏实足迹。

很多人既是对快讯、评述、科普、个人体验分享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有着真切需求的内容消费者,又是严谨求证大胆发言、阐述己见的内容创作者

在“如何看待李佳琦79眉笔事件”的问题下,知乎用户们能看到大家对国货美妆风口的犀利观察、对成本构成和营销手段的深挖;

也能看到万字长文详细剖析头部主播、消费者、MCN网红孵化机构、品牌方之间的关系链条,还有对普通人被背刺境遇的关怀。

大家既可以跟前面提到的一样,在知乎上搜索竞技体育相关的专业解答,也能找到普通人健身减脂、户外运动的经验分享和耐心指导。

运动给很多人带来了外观上脱胎换骨的改变,也塑造了更稳定的精神内核。

在友好多元、尊重专业的讨论氛围里,大家就这“运动给予了哪些力量”这个提问互相鼓励、赞美、支招。

知乎#我在乎的2023#“年度在乎问题”、“年度在乎讨论”、“年度在乎想法”系列盘点,由用户真正关心的社会切面构成,蕴含新知和独到见解,更充满用来指导人生的智慧。

千万人次对C919商业首飞、苹果VR头显、室温超导相关的问答有着浓厚的兴趣;

历史上李白与高适的关系跟《长安三万里》有何出入、《中国奇谭》里《鹅鹅鹅》的背后隐喻、《狂飙》细思极恐的细节...

大家给出的回答逻辑严密、资料翔实,有种看历史传记片、上影视鉴赏课般知识入脑的满足感。

像“职场上除了躺与卷是否有第三种选择存在”这种回答下方,总有务实、务虚的各种解法,过来人教大家做好课题分离,摸索工作和人生的关系。

不少人受到过各路答主的启发,开始探索心流体验,重新握住人生的方向盘,在与高质量信息的交互中增加面对一切未知的底气。

大量专业和相信专业的“新职人”聚集在知乎,有着强大的专业度和圈层影响力。

他们中有着社会科学、法律、医学健康等专业领域的专家,拥有丰富的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行业内的技术大佬,以最前沿的科技视角,开阔着知友们的视野;

还有大消费领域的生活经验家、嗅觉敏锐的互联网文化观察家、感性理性并重的情感分析家,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供专业的想法和有价值的指引。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分享者,更是社区价值的践行者,洋溢着思辨的生命力,用实际行动引领着更多人终身学习、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和认知界限。

与此同时,广大网友在知乎这一固守专业本色的平台上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参与讨论,即使不会给工作带来显性增益,却能带来实打实的智识提升的获得感。

亿万用户共同构筑知乎社区多元专业讨论的内容生态,用确定的信息、专业的知识承载起生活中那些下坠的时刻。

知乎与用户在对专业性的守护、对知识的尊重上达成了坚定的一致,结成了价值与记忆的共同体。

当变化成为常态,我们以知识抵抗不确定,充实关于明天的想象。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用专业声音抵御入耳的喧嚣↓↓↓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