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苏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第41年头。2月8日,苏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家咨询会召开,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苏州古城保护大计。
苏州古城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着苏州历史文脉,也是无法复制、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过去40年中,苏州市整体保护老城、有序开发新城,形成“老城和新城协调共生”的经验,成为我国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样板。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提升苏州古城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姑苏区产业发展水平,这仍是目前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绕不开的命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等与会专家普遍对这样一种观点表示认同:苏州古城保护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保下来”,把苏州整体的城市格局、形态、风貌留住;第二个阶段,城市配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环境“美起来”,居民“住下来”;目前,已进入第三阶段,提升活力,复兴城市多种功能,让古城“活起来”。
“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让苏州的古城保护空间同时也成为文化的发展空间、创意科技产业的发展、老百姓的怡人生活空间、世界来看中国人典雅生活方式的旅游目的地空间呢?”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住建厅厅长周岚认为,这实际上很难,在一个空间内实现那么多的价值,可能要比前一个40年的成功更难,也更具挑战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常青一针见血提出保护中极难解决的瓶颈问题,“苏州是一个古典风貌的样本,除了文物古迹,大量一般质量的木构老宅子和窄小街巷,很难再适应今天的生活。街区肌理保护要求其勉强存在,而活化再生又缺乏内外动力。”
面对如此难题,应该怎么做?“苏州古城的保护更新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发展,留住文化根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这样说。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希望,苏州古城能够恢复粉墙黛瓦、平缓开阔的城市景观特色,织补水陆双棋盘的道路街巷系统,再现原有肌理,同时,“苏州还有很多可讲的古城故事。”单霁翔说,“根据主人经济条件和文化追求的不同,每个园林各有讲究。”“千园千面”的文化资源很值得挖掘。南京大学博导、江苏省文旅厅原副厅长、南京博物院原院长龚良建议,重视地下苏州城的挖掘保护利用,探索更“立体的”古城保护模式。
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市场力量和市民力量在古城保护中的参与越来越受重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它不一定是在我们讲的狭义的文化产业里面才会产生,在其他产业里面也会产生文化,在百姓的生活当中也会产生文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由此建议,要更注重多元资源的引入。“我赞成社会资本的合理介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说,不过他也提到,“但需要把握分寸和投资回报的利润边界。”
关于社会资本的参与方式,具体来说,华贸中心创始人,华贸集团董事长房超建议,把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科技研发、文化创意、高端商业及旅游等相关产业升级为区域支柱产业。顶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乌镇旅游公司总裁陈向宏提出,“有不少历史街区千城一面,呈现出的都是‘老房子+灯笼’ ‘非遗展示+小吃’两种模板。”他认为,要注重整体业态和内容生态的打造,包括整体风貌打造、业态内容规划、市场化统一运营主体的确立等。
还有不少专家提到,要将科技方面的优势与文化创意融汇起来。“苏州出台的很多举措带来了一个元宇宙产业快速发展的窗口期,目前最前沿的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中的一个高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认为,这类技术在包括艺术、建筑、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助力打造整体苏州文脉IP。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杨洁表示,产业焕新的首要任务是激活传统存量文化的发展动力,重要领域之一便是通过数字引领做好“文化增量”,比如,利用山水、园林、古迹等多样实景载体,结合全息投影、三维立体声的光电、无人机技术、AR/VR、3D互动灯、高压水雾等科技元素,创新古城文旅场景的数字化,实现古城文旅场景的数字化。
面向历史,站在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保护好传承好古城宝贵遗产;立足当下,整体规划风貌提升,借助先进的科技力量,持续激发活力。苏州古城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