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腾讯音乐集团(TME)发布2023年一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TME总收入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一改之前5个季度收入连续下滑的趋势。
明面上看,在线音乐似乎正在走出寒冬。过去几年TME一直践行的降本增效策略,在这一季度,成果开始透出水面。
但营收增长是事实,音乐生意走到天花板也是事实。
财报显示,自2021年Q3以来,在线音乐服务的月活跃用户数就一直处在负增长状态,今年一季度才稍稍止住下滑趋势,有所回暖。另一方方面,虽然付费用户数还在持续增加,但增速已经从2022年Q1的31.69%下降到今年Q1的17.71%。
这不是TME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即便TME想靠免费听歌、臻品音质等多种姿势积极应对,但却是治标不治本,随着音乐流行趋势的变换,上个时代龙头老大的优势正在被逐渐削弱,如何在下个时代依然稳如磐石,TME还没找到宝座的位置。
从2023年一季报的整体数据来看,TME似乎终于扬眉吐气了。
总收入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止住了过去连续五个季度收入同比下滑的态势。同时,一季度TME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8%增长5.1个百分点,达到33.1%。实现经营利润1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4.4%。
在此之外,TME一直践行的降本增效效果持续显现。
具体来看,经营开支总额12.3亿元,同比下降8.4%,在总收入中的百分比也从2022年的20.2%下降到17.5%。同时,TME降低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一季度只有2.12亿元,同比下降35.8%。
但在华袍之下,财报刻意弱化的数据却显示了另一个TME。
首先是总收入增长见顶。虽然一季度同比增长5.4%,但其实是因为去年一季度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实际上TME总收入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今年一季度收入环比下降5.67%。
同时,TME净利润增长也陷入停滞,上一个季度,TME的净利润11.5亿,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仍然是11.5亿,保持得相当稳定。
整体上,如今TME的营收支撑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
一个是降本增效带来的成本降低。另一个则是在线音乐收入的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TME一季度在线音乐付费用户环比增长590万,达到9440万;在线音乐付费率15.9%,达到历史新高;在线音乐ARPPU连续四季度增长,达到9.2元,三者共同推动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30.4%,达到26亿元。
作为亮点,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董事长执行董事长彭迦信还专门在财报中提到:“在强调高质量增长的战略驱动下,我们的在线音乐收入增长强劲,并在本季度首次追平社交娱乐服务收入。”
但如果看数据我们会发现,在线音乐增长的同时,TME的社交娱乐服务收入也在持续下降。
和在线音付的费率、ARPPU值持续增长不同,TME社交娱乐月活跃用户、付费率、ARPPU值都已经连续多个季度持续下滑。在线音乐追平社交娱乐,主打的就是一个双向奔赴。
整体上,TME在用降本增效来提高毛利率和经营利润,并以此来掩盖增长乏力的事实。
但问题在于,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努力,TME降本增效带来的红利几乎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目前,TME的降本主要集中在减少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以及减少一般及行政开支两个方面。但作为音乐流媒体平台,TME更大的成本其实在另外两个方面,一个是版权采购和渠道分发的成本;另一个是社交娱乐业务与主播分成带来的分成成本。
TME在财报中也提到,今年一季度营业成本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娱乐服务收入下降导致的分成成本下降,但部分被版权内容成本和支付渠道成本的增加所抵消。而这其实也从侧面体现出,作为成本的大头,TME在这一块继续降本增效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除此之外,作为今年一季度拉动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TME在线音乐服务的增长也放缓。
事实上,自2021年Q3以来,在线音乐服务的月活跃用户数就一直处在负增长状态,今年一季度才稍稍止住下滑趋势,有所回暖。另一方方面,虽然付费用户数还在持续增加,但增速已经从2022年Q1的31.69%下降到今年Q1的17.71%。
因此,对于TME来说,降本增效作为最后一张牌已经打出来了之后,如果没有新的增长点,陷入困局几乎已经成为必然的事情。
TME终于走到了平台期。
面对困局,TME其实挺迷茫的。
迷茫在于,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从内部寻求突破上。
过去一年,TME的核心目标是降本增效,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在线音乐付费用户的占比上。除此之外,2022年初,QQ音乐开放免费听歌模式,成为寻求用户增长的另一个途径。
▲ QQ音乐免费模式截图
但免费听歌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
好的方面在于,免费模式可以促进用户增长,带动用户在社交娱乐方面的转化。同时,免费模式还能增加广告变现途径,改善毛利率,带来更多广告收入。而副作用在于,免费模式显然会影响ARPPU值,影响用户在在线音乐的付费意愿等等。
这对于在线音频平台来说,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在市场高速增长,抢占份额的时候,免费模式自然是一把利剑,但在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时候,以伤害付费会员基本盘为代价的增长,怎么看都有些饮鸩止渴的味道。
一个现象是,在海外,许多更早采用免费模式的音乐流媒体平台在纷纷取消免费模式。
比如五月初,字节跳动旗下的海外音乐服务平台Resso确认关闭免费套餐。除此之外,在过去的一年中,印度最大的本土流媒体平台Gaana、法国音乐流媒体巨头Deezer、Tidal等等都陆续取消了免费音乐服务。
取消的原因也很简单,进入成熟期之后,免费模式的转化率已经太低了。早期Spotify的转化率高达45%,但如今Resso在海外的转化率只有个位数。
同时,免费模式对收入的贡献也十分有限,目前免费模式只在Spotify的营收中占比10%。再加上最近两年大的经济环境下,广告行业遭受重创,相应的收入压力也在增加。
当然,这些问题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在TME身上出现。事实上,除了用户增长和转化并不尽如人意之外,免费模式在增加广告收入、提高毛利率等方面效果都明显。但随着增长见顶,这些显然也有可能在TME上复现。
所以对于TME来说,通过降本增效和免费模式虽然暂时走出了增长困境,止住了下滑趋势,但根本问题其实没有解决,在线音乐流媒体,需要新的增长点。
但这一点对于TME来说其实并不容易,毕竟在在线音乐服务上,TME已经是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了,增长空间有限。而可以作为增量的社交娱乐方面,又面临着短视频平台的冲击。
由于流量阵地的转移,越来越多网红歌曲从抖音火起来,音乐人和唱片更公司也开始将宣发预算更多向短视频平台倾斜。而在社交娱乐板块,无论是用户还是主播,也都越来越多开始转移阵地,向短视频平台靠拢,这也是为什么TME社交娱乐月活跃用户和ARPPU值持续下降的原因。
某种程度上,今天的在线音乐,已经从播放器之间的战争转变成了播放器和短视频之间的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作为播放器的TME,正处于长期的长期失血过程中。
问题TME自然也知道,而他们选择破局方式是AI。
在这次财报发布过程中,AI不是主题,但却出现在财报的各个环节。
在微信视频号,TME财报视频的背景音乐是由人类创作者和与音频大模型技术合作而成。
在财报电话会上,TME CEO 梁柱提到,他们在一季度探索了大语言模型在AIGC领域的落地多元化应用。
财报中,TME提到要通过AIGC技术提升内容制作效率,并提到TME推出的两款产品,“TME Studio音乐创作助手”与“音色制作人”,可以帮助音乐人在作词、作曲、音乐内容分析与剪辑制作等环节提升效率,还可以将用户原声与不同歌曲无缝融合,促进高质量内容创作。
事实上,自今年AI孙燕姿Cover周杰伦爆火之后,AI就在沉寂已久的在线音乐流媒体行业里搅动起了风云。
如今在B站搜索“AI孙燕姿”,相关视频已经超过1000个,最高播放量超过百万。
▲ B站截图
赵雷的《我记得》、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金玟岐的《岁月神偷》、郭顶的《水星记》....几乎没有什么歌是AI孙燕姿不能唱的。
甚至AI孙燕姿的制作也并不困难,它源于一个名叫Sovits SVC的开源人声克隆项目,通过相关软件输入人声样本、训练模型,然后指定模拟某人的声音,就能得到相应音色的歌曲。
一台电脑,一张显卡,在B站搜索一个教程,一个晚上就能拥有自己的AI孙燕姿。作为一种新的内容生产形式,AI为在线音乐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图:GitHub中关于SoftVC VITS的介绍
而正当人们在讨论歌手是否会被AI替代的时候,各大音乐平台也在纷纷布局AI内容制作工具,或者开放AI生态内容。
比如五月初,有媒体报道字节正在开发智能音乐创作和音频编辑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此之前,字节还曾推出过一款名为Mawf的音乐制作应用,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合成乐器的声音。
比如Wbe 3 音乐平台 Audius 也在五月初宣布允许用户上传根据歌手的音乐训练生成的AI曲目,但前提是相关音乐人同意。Audius认为,这些AI 歌曲有助于加强音乐人与粉丝之间的联系。
整体上,AI在音乐上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个是AI音乐生成工具,可以帮助音乐人提高音乐创作效率。一个是AI音乐算法,加强平台为用户推荐、匹配音乐的个性化和准确性;AI互动工具,包括AI生成的虚拟礼物,虚拟人等等。
在这次财报中,腾讯音乐提到了“TME Studio音乐创作助手”与“音色制作人”也大致覆盖这三个方向。
比如其中具体包含的技术,音乐分离会在训练AI音乐人时提取人声时用到;智能谱曲和辅助写词是在音乐人制作音乐的时候使用,MIR计算则是对数字音乐进行理解和分析,可以优化音乐推荐。
但关于具体的应用,TME目前披露的东西还并不多。
这便很难不让人推测,AIGC或许只是TME的一针兴奋剂,兴奋过后,市场仍然要看长期价值。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自象限”(ID:zixiangxian),作者:钱诚,编辑:程心,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