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丨南都·琶洲π记者 伊晓霞 实习生 石潇玥 李文迪
张崟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广东省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人工智能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工智能项目评审专家
“互联网时代之后必定是智能时代!”2016年,张崟将筹办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的设想付诸行动。“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同年10月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正式成立。五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重要工具。”
这期间,张崟看到很多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浮浮沉沉,也有很多人劝他放弃这一领域转到其他方向。有过彷徨的他,最终坚信了自己的判断,他要最先感受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种信念
提前筹备布局曾不被人看好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人工智能”再次被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19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第三次出现在总理的报告中,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动能。
“我们协会的筹备时间更早,在2016年。”正因为预判了这一行业的兴起,张崟决定提前布局并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为推动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成立,张崟四处奔波,但很多人却不看好他的提议,“我们也征求过很多人的意见,但大都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还是属于未来的技术和方向,离产业化落地还很远。”
经过了一年的筹备,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在2017年成立。“初期,整个广东省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非常有限,找到合适的参与者并不容易,最先加入我们的是科大讯飞。”
如今,作为广东省唯一的省级人工智能协会,该协会的成员已发展至近200家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同时还拥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多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除了科大讯飞,华为、北明软件、华大基因、因赛集团、谢诺投资、美的、广电运通、联通产业互联网、德赛西威、远光软件、金域医学、赛意信息等省内知名企业,都加入到协会当中。
“近年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投身协会工作后,张崟接触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企业,看到它们在行业汹涌向前的大潮中浮浮沉沉。有一些企业努力站在浪尖上,但也有一些沉入海底,还有更多人在观望。
从事协会工作以来,让张崟最深的感触就是,AI想要从技术转化为产业,这一过程十分漫长。“如果科技只能让一小部分人使用到,那它就不能产生划时代的作用。”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开始不断扩大。智能助手、智能家居、智能车辆等智能化产品正在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AI对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现,人工智能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尤其是ChatGPT的上线,更是成为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让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交互方面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也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
“人工智能不再是虚无的、高高在上的技术,ChatGPT开启了AI普惠化应用的新纪元,它让人工智能加速走进千家万户。”这也让张崟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乐观起来,“当AI变得有用时,大家就开始认同,人工智能将推动生产力飞速提升,而这种认同将逐步从一小部分从业人员扩展至人民群众。”
一个协会
服务政府、上下游企业和社会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成立时间并不长,但做的事情却不少。近年来,协会在广东省科技厅指导下,牵头编写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完成了“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征集与评审工作;在广东省人社厅指导下,牵头制定了《广东省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并开展职称评审相关工作,也举办了“广东省人工智能工程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在广东省工信厅指导下,深度参与《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完成了“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导航工程项目”。
协会还承办了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新一代电子信息类专项赛、智能装备类专项赛;承接了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的“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研究和评审”项目;设立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并在省奖励办进行了奖项备案,优秀获奖项目可直推参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据张崟介绍,在推动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协会作为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平台,将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痛点,通过政策宣推、项目评审、行业竞赛、行业会展、产业研究等服务于政府。同时,通过找方向、找人才、找市场、找资本等服务于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另外,也会通过科普活动、公益活动等服务于社会。
一个产业
琶洲有望成人工智能产业领先地区
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发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3》报告,其中广东排名第二。可以说,面对这一新兴产业领域,不少城市和地区都在发力。
“长期以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琶洲试验区)是广州的一张王牌,也是广州面对数字未来交出的一份答卷。”张崟表示,从2015年启动新一轮开发建设,2016年通过《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琶洲地区发展规划(2019-2035年)》等纲领性文件以来,一系列配套日渐完善。同时产业入驻也快马加鞭,目前已引入腾讯、阿里巴巴、国美、唯品会、小米、科大讯飞、TCL、树根互联等一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计划总投资超过700亿元。
据相关数据统计,琶洲试验区内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高新技术企业331家,专精特新企业35家。全区累计培育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企业22家,其中琶洲试验区的树根互联、致景科技、速道信息共3家入选2021全球独角兽榜,占全市上榜企业的30%。
此外,琶洲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经纪人试点。建设开放一批应用场景,发布首批10个智慧应用场景,开放自动驾驶便民巴士、车城网等新城建项目。琶洲试验区已纳入广东自贸区广州联动发展区,获评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广东省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平台称号,对外开放合作不断取得突破。
“琶洲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有望成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先地区之一。”目前,琶洲在聚焦“算法、算力、算量(数据)”人工智能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尝试和努力。其中,建设“琶洲算谷”,就是广州海珠区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发展有关规划的有力举措,希望将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打造成为全国算法高地。
谈起琶洲的发展定位,张崟表示,“算法、算力、算量(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重要支柱,它们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设施。因此,他认为,这三个领域都是琶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方向。“但是,如果要选择其中哪一个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的话,我认为应该是‘算法’。”他表示,算法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决定着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而算力和算量(数据)则是算法实现的基础设施,只有拥有足够的算力和算量(数据)支持,才能保证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琶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过程中,算法的创新和提升将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从“中国算谷”概念的提出到“琶洲算谷”项目加快落地,琶洲以最快动作抢占算法这一新蓝海,“相比于已经初成规模的算力和算量(数据)产业,琶洲在算法领域上下足了功夫。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琶洲正在大力引进算法领域的优秀人才和企业,并且举办各种招聘活动和比赛以吸引更多人前来。”对此,张崟也建议,可以从广州市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特别是针对那些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及如人工智能训练师等高技能人才,都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另外也要加强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创新合作,提高整个城市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也要重视港澳力量,未来可加强粤港澳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壮大。
IT之家 2024-12-23
IT之家 2024-12-23
IT之家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