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OpenAI

彭一杰: ChatGPT是敌是友?如何享受AI红利?

作者:PASE爬山虎学术发布时间:2023-12-29

原标题:彭一杰: ChatGPT是敌是友?如何享受AI红利?

近期,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开发的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爆火出圈。编辑文本、编写代码、写论文、做行业研报分析……ChatGPT在各个领域不断展现着超乎想象的神奇能力。上线仅仅两个月,其月活用户就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

ChatGPT是否会替代人类的行业和岗位?要如何享受AI红利?北大光华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彭一杰认为,AI发展毫无疑问会对很多行业产生冲击,大量的初级岗位和基础性工作容易被取代。中国AI产业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布局,力争在很多特定的场景和领域成就世界领先,而资本和科技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布局,无需一味跟风追赶潮流。

以下内容根据采访实录整理:

Q1:ChatGPT和其他的人工智能产品有何区别,其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彭一杰:现阶段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有两个领域,一类是计算机视觉(CV),另一类是自然语言处理(NLP)。ChatGPT就是NLP领域目前最成功的人工智能产品之一。

GPT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迭代的NLP大模型系列。此前的GPT3已经足够让人眼前一亮,如今ChatGPT问世,业界专家将其评价为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ChatGPT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文本和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在专业问题上,它能够准确识别人的意图,并且像人一样给出准确且专业的回答。

Q2:ChatGPT去年11月面世后在国内没有很大水花,但最近突然爆火,您怎么看其中的原因?

彭一杰:ChatGPT刚问世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产品的革命性,专业领域会更早地看到它。在过去三年里,我给光华管理学院的本科、MBA、博士研究生讲授人工智能课程,一直都有讲授GPT模型,包括它的骨架Transformer等。

由于ChatGPT需要用国外手机号注册,很多人没有机会亲身体验,所以对ChatGPT的能力认识并不充分。近期国内的很多团队做了桥接的程序,让更多人能够比较直接地试用。

此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本。微软最近又追加了100亿美元的投资,将在其产品中全面集成ChatGPT,包括Office,Bing,Azure,甚至Windows操作系统。其他头部科技企业也要做同样的事情,此时就不是简单的学术科研,或者一个应用程序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商业生态的转变,未来会在科技产业掀起巨浪。

Q3:ChatGPT未来的应用场景如何?您怎么看ChatGPT当前展现出来的水平?

彭一杰:ChatGPT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并且对未来影响很大,比如可以写新闻、写金融研报等等。近期还有新闻报道称,在沃顿商学院商业管理课程的考试中,ChatGPT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对ChatGPT而言,写文字是最在行的,现在更让人吃惊的是,它的编程能力也相当强,只要严谨地定义编程任务,它的水平甚至可能超过普通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还有报道称,在优化领域,ChatGPT能够完成数据清洗、建模、编程、可视化等一系列工作,从前端做到后端,这样的能力是非常让人吃惊的。作为一个长期跟踪它发展变化的研究者,我认为它发展的速度和程度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

Q4:ChatGPT有哪些风险点和局限性?它真的像传言所说的那样“万能”吗,现在人们的追捧是不是神化了它?

彭一杰:我个人觉得任何新技术的推出都会有风险。ChatGPT的训练方式是为了解决更广泛、更有意义的场景应用问题,是作为工具为人类提供服务的。ChatGPT的训练数据源于互联网,但这些数据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对这个产品认识不足,问一些不可能有答案或者不易回答的问题,ChatGPT很有可能给出有误导性的答案。如果人们无法辨别,就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至于局限性,我们可以将现在的人工智能理解为一个超级大百科全书,把人类的知识高度浓缩在程序里,找出重点并有效地组织和输出。这显然不是真正的智能,不可能做出创造性的知识成果,也无法突破现有的知识边界。

对于ChatGPT的认识,目前我了解到的声音还都是比较理性的。尽管它的能力确实大大超出了此前预期,目前人们对它的追捧还并没有刻意神化。

Q5:从资本市场来看,在过去几个月里ChatGPT正在推动中国 AI 相关公司股票增长,您认为利好是长线的么?对其核心增长动力怎么看?

彭一杰:我认为利好一定是长期的。整个AI行业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即使把现在所有成功的产品加起来,也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未来的应用场景太多了,必定会创造大量的需求,需求是最大的拉动力。另外,技术本身也会不断突破瓶颈,攻克核心难题,这也是其核心增长动力之一。

Q6:AI大规模商用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彭一杰:应该说现在就是AI大规模商用开始的原点。目前为止从产品形态来看,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有三个里程碑:一个是Alpha Go,它把AI的概念和技术推向风口浪尖,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得到资本的青睐;接下来是Alpha Fold,它第一次解决了一个对人类发展进步有意义的问题,推出了AI for Science的概念;然后到现在的ChatGPT,它将是AI大规模商业化的正式开始。

AI应用的范围与领域远远不止CV与NLP,大规模商业化开始后,未来AI应用的领域会更广。ChatGPT或许可以被视为GPT3.5,我猜测Open AI很可能会在今年或明年会推出GPT4等后续产品,它们的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

当前,以CV为代表的感知智能和以NLP为代表的认知智能已取得飞跃性的进步,而决策智能的商业化目前还基本没有开始。Alpha Go可以视为决策智能的一个成功小案例,当前在机器人领域,决策智能也有很多让人兴奋的进展,可以预期未来决策智能将成为可以改变各行业各领域的AI技术。近期,Deepmind就推出了面向多个场景的通用型决策智能强化学习的大模型。

ChatGPT的进步速度超出很多人预期,但自动驾驶的应用却低于很多人预期,所以对于未来AI的商业化落地,我认为不会太远,但具体时间也不好判断。

Q7:ChatGPT是否会对一些行业产生冲击?它究竟是敌是友?会不会在某些岗位上取代人类?

彭一杰:一定会的。ChatGPT毫无疑问会对很多行业产生冲击,但不会把整个行业领域消灭掉,因为它不会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不会创新性地做出回答。

我相信行业顶端的科研人员、工作人员或技术专家不会被替代,反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产品让工作更有趣更轻松,甚至收入会更高。而大量的初级岗位和基础性工作容易被取代,这是ChatGPT完全能做到的,而且能够做得更好、更便宜。

我的课题组在改论文、编程序时也可以使用ChatGPT,当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能直接依赖ChatGPT,可以把它当成工具,比如用来查错或者润色。

现在教育界或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我认为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方面,学生肯定需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另一方面,教育应当如何传授知识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大家对ChatGPT熟悉了,知道怎么去跟他互动了,可以在课堂上交叉着用起来,它对教学或者科研产生价值了,大家也就会慢慢接受它。

Q8:与国外相比,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现状如何?如何享受AI红利?

彭一杰:我认为AI产业更像“生态”,而不是产业链,因为它不像传统制造业里“链”的结构。从研究角度讲,国内的AI领域在基础理论、算法研究以及人才方面都相对落后;从商业模式来看,国内缺乏比较清晰完整的生态与商业布局。比如说现在ChatGPT出来了,国内马上就会有很多公司或者科研机构一拥而上,跟风推出类似产品。然而魔鬼就在细节里,技术路径的复制难度往往很大,很多类似产品最后也没有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因此,要享受AI红利,就要有战略眼光,要有长远布局。美国的虚拟经济非常发达,而中国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如果能在生产、制造、管理的智能化上实现突破,对服务我国产业会更有意义。我们在这个赛道上的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这些领域需要的是在决策智能上实现突破,也许这就是下一个风口,如能成功将会掀起AI商业化更大的浪潮。结合中国本身的特点,在很多特定的场景和领域,我们可以尝试走到前端去。对于国外企业技术已成熟的产品、已布局好的商业模式,国内的资本和企业不需要刻意去追赶潮流。

彭一杰,于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获理学学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取得管理学博士,在马里兰大学商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员,在乔治梅森大学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做助理教授。研究兴趣包括仿真建模与优化、金融工程与风险控制、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在运筹与管理、系统控制领域顶级期刊Operations Research,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曾获INFORMS Outstanding Simulation Publication Award。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等科研项目。

声明: 本文资料和图片来自于政府/园区管委会官网、官方公众号、材料相关媒体及其他公开资料,如信息有误或有遗漏,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及时处理;我们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