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智能制造业系列深度研究报告:2023年制造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发展报告,(报告出品方:德勤)
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率,并在2025年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共础层面,工业问题的复杂性要求人工智能具备极高的算力。未来几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将保持年均40%50%的增长。GPU与FPGA市场已被国外赛头占据,唯专用芯片ASIC尚未被头部企业垄断,成为各方布局的焦点
技术层面,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带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应用市场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计算机视觉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市场将达到55亿元人民币,机器学习的应用市场达44亿元人民币。
平台层面,人工智能云部署方式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0亿元人民币,占整体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43%,为制造企业提供开发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的机会。
应用层面,预测性维护或将成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杀手级应用。中国制造业预测性维护的应用市场将从2018年的2.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42.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49%。
柔性生产、协同制造等新的制造模式推动智能排产应用市场快速增长。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在生产计划排产的应用市场将从2018年的1.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29.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52%。
预计到2025年,电子通信/半导体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1亿元人民币,汽车制造行业紧随其后达37亿元人民币,能源电力行业25亿元人民币,制药行业17亿元,金属及机械制造行业13亿元,其他行业8亿元。
质量控制场景从缺陷检测环节向制成环节的工艺优化扩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为23.2亿元人民币,2018到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51%。
领先工业企业、初创企业、科技巨头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其中电子、汽车、能源电力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预备度较高,市场规模和增长领先于其他行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发展,全球制造业开始进入新一轮变革浪潮。
从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引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已经历机械化、电气自动化和数字化三个阶段,正进入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工业4.0发展阶段。
中国已发展成为制造大国,正向制造强国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已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全球产业链的深刻调整和变化,进一步凸显了中国把握本轮制造业网终化、智能化发展机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报告看点】
一、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背景和意义
1.1 传统制造业遇发展瓶颈
1.2 人工智能创造新机遇
1.3 “制造业+人工智能”的意义
二、“制造业+人工智能”产业综述
2.1 基础层:不可或缺的软硬件资源
2.2 技术平台层:问题导向而非数据导向
2.3 应用层:让人工智能去做擅长的事情
三、“制造业+人工智能”重点市场分析
3.1 上游市场
3.2 中游技术平台
3.3 下游应用
3.4 中国人工智能区域市场
四、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挑战
4.1 芯片核心技术有待攻克,专用芯片开发技术门槛参差不齐
4.2 工业数据资源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不匹配,数据价值尚待挖掘
4.3 技术能力和算法特质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工业场景落地难
4.4 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无法直击核心痛点,复制性较差
4.5 制造业企业自身意识和能力不足,认知理念、管理方式、人才计划亟待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