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生成式AI

弘玑高煜光:生成式AI加持,中企有望超越欧美IT巨头|融中对话

作者:融中财经发布时间:2023-10-15

弘玑高煜光:生成式AI加持,中企有望超越欧美IT巨头|融中对话

THECAPITAL

以RPA为代表的AI企业级应用在中国市场仍处于认知期。

本文3644字,约5.2分钟

作者 | 曹天鹏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RPA市场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但真正蓬勃发展主要是由于2016年AI的颠覆性价值开始展现。RPA作为AI落地的实施载体,可为AI技术找到丰富的落地场景,并为不同行业快速搭建服务模型。

ChatGPT的推出和广受欢迎,彻底激发了RPA超自动化领域对LLM(大语言模型)的热情,全球的RPA厂商都在积极探索与GPT的集成应用。随着中国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国内RPA供应商正在迅速崛起,其中弘玑就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弘玑本身是AI企业级应用服务商,一直想通过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变革力量,推动企业数字化落地。同时,弘玑也是生成式自动化(AIGA)开创者,拥有完整的超自动化产品布局。

事实上,RPA流程自动化主要针对规则性的工作,主要处理大量重复、规则化、结构化的数据。所以说RPA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对那些没有规则性的工作流程,无法实现自动化。

围绕业务流程自动化需求,在RPA基础上,有机融入AI、流程挖掘、集成平台(iPaaS)、低代码开发等技术产品,恰好就升级成了超自动化平台。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以LLM作为大脑驱动复杂任务完成的AI智能体(Agent)将成为最具商业前景的落地场景之一。

尽管目前Agent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着复杂任务规划、可控执行、路径反思优化等诸多难题,但弘玑凭借其在RPA、CoE、流程挖掘等领域多年的产品能力和实践经验,与LLM相结合,为企业带来具有高度组织能力、超强执行能力和自我迭代能力的进化。

作为弘玑的新一代企业级产品,AIGA产品的研发将从解决单一简单工作场景的自动化问题,上升到实现企业整体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弘玑创始人&CEO高煜光向本刊表示,我们现在可以非常自信地说,就RPA产品本身而言,我们可以做到更好的国产替代,甚至在中国本土的企业环境中,我们能有更优的表现。

在他看来,随着生成式AI和超自动化浪潮的形成,中国企业正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有望在新一轮数字企业架构建设的竞争中超越欧美IT巨头,实现“换道超车”。

以下为本刊采访内容,以飨读者:

本刊:弘玑在企业级RPA领域的市场定位是什么?有哪些竞争优势?

高煜光:在RPA赛道,弘玑是中国领先的RPA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涵盖RPA、低代码开发平台、流程挖掘、AI等多种创新技术合集)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先进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连续两年登上全球权威评测机构Gartner RPA魔力象限报告,并同时被Gartner魔力象限和Forrester Wave报告认可为中国RPA厂商产品能力第一。2023年,弘玑成为唯一登上Everest 流程挖掘报告的首个中国厂商,位列“核心玩家(Major Contenders )”象限。此外,因为较早布局API和UI集成并实现更多落地,弘玑还成为首个进入Gartner《2023年全球RPA魔力象限(Gartner RPA MQ)》报告“挑战者”象限的中国厂商,位列全球前6。

弘玑拥有业内最完整、最具前瞻性的超自动产品布局,为全行业提供端到端的软件自动化平台、云原生平台及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贯穿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跨行业、跨组织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本刊:照我们现状,处于行业哪一梯队,靠什么衡量的?目前取得的成绩,是否达到了预期?

高煜光:根据Gartner报告数据,2020年、2021年弘玑Cyclone(包括海外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尽管中国RPA市场与市级市场相比仍然较小,但弘玑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为1.13%、2.02%,大幅领先中国其他公司。弘玑2021年率先在行业突破软件营收1亿元,2022年仍然保持超过30%的增长,并实现了单一客户数字机器人部署过万的里程碑,处于国内RPA厂商领导者梯队。从集团收入数据来看,同样远远领先国内其他厂商,稳居行业首位。

目前的成绩既有时代红利的因素,也是团队通力合作,持续耕耘的必然结果,以RPA为代表的AI企业级应用在中国市场仍处于认知期,我们愿意继续做行业的布道者、建设者和引领者,在AI浪潮下,结合大模型能力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落地。

本刊:有今天的成就,您觉得咱们公司抓住了哪些机会?要在这一赛道胜出,应具备哪些素质?咱们是否都拥有这些素质?

高煜光:中国数字化建设的时代机遇:随着生成式AI和超自动化浪潮的形成,中国企业正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有望在新一轮数字企业架构建设的竞争中超越欧美IT巨头,实现“换道超车”。中国拥有总体劳动力数量和大型企业劳动力规模领先的优势,因此通过提升生产率带来的总效益更大,数字劳动力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中国政府对数字化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大,推动执行力强,共同推动着数字化生产力的快速落地。

本刊:发展至今,有哪些重要节点?经历了哪些重大调整?

高煜光:重要节点可参考融资历程。重大调整:2021年,弘玑由RPA供应商升级为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涵盖RPA、低代码开发平台、流程挖掘、AI等多种创新技术合集)行业的领导者,2023年,弘玑首次提出AIGA产品战略,以大模型等先进AI技术赋能RPA(数字员工)+CoE(数字员工管理平台)+Process Intelligence(流程挖掘),实现AIGC在企业内部的快速落地。

本刊:商业化进度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推进过程中都有哪些问题需要克服?

高煜光:整个RPA市场一边在快速走向成熟,一边也因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演进,市场的边界进一步打开,因之,我们的商业化也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达到了相当的体量,在全球角度都已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商业化推进过程中,特别是我们以超大KA作为核心客户,这个客群自然会对我们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商业能力产生显著更高的要求。

例如,如何在超大KA中,从落地第一个RPA机器人,到两三年之中与客户一道,把RPA机器人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部署到公司的角角落落,真正成为各级别企业员工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如何在企业内部已经部署上万个机器人的情况下,第一保证机器人持续的稳定运行,第二通过产品力让企业有能力将上万个机器人在内部运营起来,让这些机器人能够充分发挥最高效能。这些都离不开长期以来我们与客户一道对市场的培育和共建,以及长期以来我们对技术和产品的高要求投入。

本刊:如何保持创新力,跟AIGA如何结合?研发投入情况如何,产品有哪些竞争壁垒?

高煜光:弘玑借助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根据企业级客户的真实需求,持续巩固并迭代超级自动化的产品矩阵,与500强等大中型企业合作打磨出以AI赋能的RPA(数字员工)+CoE(数字员工管理平台)+Process Intelligence(流程挖掘)的行业领先解决方案。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以LLM作为大脑驱动复杂任务完成的AI智能体(Agent)将成为最具商业前景的落地场景之一。然而目前Agent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着复杂任务规划、可控执行、路径反思优化等诸多难题。弘玑凭借多年在RPA(可控执行)、CoE(任务规划与调度)、流程挖掘(路径优化)领域的强大产品能力和丰富落地经验,将与LLM结合,为企业打造具备高度组织能力、超强执行能力、不断自我迭代的AI智能体,并即将在大型客户真实业务场景中规模化落地。

未来的RPA将成为可以被大模型生成、驱动和优化的新型智能体,为2C和2B场景带来不同的智能助手和数字员工。作为AI智能体在企业落地应用的新范式,弘玑AIGA将大模型与RPA深度融合,已经取得了可行的成果,为客户提供了全行业最全面的智能产品线,从需求发现到流程设计、执行、管理,实现了跨组织、跨系统的业务自动化闭环。AIGA的推出将带来更深层次的变革,更智能的RPA不仅能自动执行人类指定的任务,还能通过识别和理解用户的语言输入实现自主编程,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AIGA作为弘玑的新一代企业级产品,打造了一套平台型产品矩阵,能够适应超自动化转型中不同成熟度客户的需求。通过不断加深数字生产力在企业内部的渗透,弘玑旨在提升企业的能力和规模,进而实现单客户价值的提升。AIGA产品的研发将从解决单一简单工作场景的自动化问题,上升到实现企业整体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本刊:有没有长期目标,计划如何分阶段实现这个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高煜光: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都是打造一家立足于中国的世界级软件企业,我们相信我们的产品将会改变数字化时代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模式,对未来企业的数字化架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能够在企业中释放出更多的生产力去从事创造性工作。这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技术攻坚和产品打磨的长期事业。

特别是去年以来大模型技术的突破,让我们十分振奋,这完美地解决了当前软件自动化技术的很多问题。因此我们也迅速推出了我们的AIGA战略,我们相信新的技术将快速推动我们向最终目标走出极大的一步,真正让我们的产品从自动化软件走向具备交互与决策能力的智能体,这影响将是颠覆性的。

本刊: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还有不少的差距,距离真正的国产替代,还要补足哪些短板?

高煜光:我们认为,过去的中国市场习惯在一定程度确实对软件企业并不算友善,这也很大程度上从资金和业务上限制了软件企业在产品与技术侧的投入,也因而拉开了与国际厂商的差距。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教育,我们已经看到环境在好转,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所以自从我们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保持着产研团队的人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几年磨一剑,让我们的产品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这种投入在业内都是非常罕见的,需要管理团队下很大的决心。所以我们现在可以非常自信地说,就RPA产品本身而言,我们可以做到更好的国产替代,甚至在中国本土的企业环境中,我们能有更优的表现。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