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GPT-4|ChatGPT|MOSS|人工智能

GPT-4又来了?北航吴文峻老师,为你详解ChatGPT!

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时间:2023-03-16

原标题:GPT-4又来了?北航吴文峻老师,为你详解ChatGPT!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ChatGPT又“火”了

#GPT4做一个网站只要十秒#

登上热搜

使得ChatGPT再一次

引发了强烈讨论与高度关注

相信大家对它已经有所耳闻

小萱的这篇推送

就是由GPT4撰写的

有网友打趣道:

“GPT-4再发展下去

就已经不只是能通过图灵测试的水平了

它简直快成了图灵本人”

什么是ChatGPT?

它又将带我们走向何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吴文峻教授

做客北京广播电视台

《科普中国·改变世界的30分钟》

讲述他的答案

点击下图观看↓

和小萱一起去了解一下

吴老师的精彩科普

ChatGPT为什么那么“火”?

近些年,人工智能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像智能手机的语音助手Siri,许多人家中的智能音箱......它们跟ChatGPT有着类似的功能,但我们生活中跟它们交流的过程中,始终能感受出来它们依旧是机器,甚至有很多时候无法理解我们说的是什么。然而ChatGPT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它在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交互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它的轰动效果甚至远远超过了2016年Alpha Go的出现,其实Alpha Go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16年,Alpha Go以4:1的绝对优势大胜围棋冠军李世石的时候,很多人都惊呼不可思议,但Alpha Go只是人工智能在围棋这一个领域的应用,下棋很厉害,却并不能做其它事情。而今天我们看到 ChatGPT已经是具备应对各个领域的全方位语言能力的通用人机对话模型

从单一领域过渡到全领域是ChatGPT所作出的突破,从此开启了由专用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浪潮。那么,ChatGPT为什么可以这么流利地表达,甚至有很多时候让我们有一种错觉,感觉我们不是在跟机器对话?为什么它能有这样像人一样的流利表达呢?其实,ChatGPT采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这种架构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的能力,它的工作(计算)方式很接近人脑(在语言智能的行为方式)

目前这些大模型的规模,从简单的类比上说,已经达到了人类的自然神经元的规模,比起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才使得它在智能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是它优于以往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的一个核心技术。

我们如何使人工智能表达更正确?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ChatGPT有时候是“万能钥匙”,有的时候又容易把我们“带进沟里”,它擅长假装自己无所不知,却会生成一些错误的信息。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它语料库的问题,因为语料库中大量信息来源于网络,这其中的真实性仍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需要人来教,必须让它了解我们的规则,并且有逻辑的表达,这就需要反复去训练它,如果训练得不好、或它学习得还不够,就很容易生成错误文本。那么,我们如何让人工智能表达更正确?

第一点,要教它处理问题。我们要通过例子来教给它一些特别的分析方法,把各种典型的例子发送给ChatGPT的大模型,这样大模型很快就领悟到了这种任务所需要的前后的情境,然后通过这样的情境学习,它就能够完成后面的任务。

第二点,对它进行价值观引导我们发现这些模型如果没有人的引导,有时它会乱说话,甚至会说一些冒犯人的话,所以怎么让它能够符合人类对话时候的伦理规范要求、对话习惯和对话礼貌等,就需要引入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机制

其实强化学习很早就有了,比如我们熟悉的AlphaGo。AlphaGo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强化学习,但AlphaGo本身的强化学习更多的是自我对弈,就是自己跟自己下棋,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而ChatGPT的强化学习是需要人把对话的价值观不断地告诉它,相当于有老师教它。

ChatGPT真的具备心智吗?

正是由于对ChatGPT的不断引导、不断强化,使得它拥有了近乎于人类的流利表达,这就让我们想起了最近热映的《流浪地球2》,当影片结尾,人们发现原来是人工智能MOSS在捣乱、在主宰一切的时候,人们对人工智能不寒而栗。那么 电影中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真的有一天会照进现实吗?

这就需要提到 心智理论,它是指人理解自己和周围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感受喜怒哀乐,理解彼此语言的意思,正是因为有心智,人才有别于其它动物,人才可以称之为人。

我们可以认为ChatGPT在实际的自然对话训练当中,已经掌握了类似9岁孩子心智的对话能力,有这个判断能力, 但是并不能说它真的像人一样具有心智或者自我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是具有很强的自我目标、自我意识、以及价值驱动的,然而ChatGPT是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欲望、同时它也没有自我的价值驱动,它能运行都是靠后面大量的工程师,以及数据强化培训人员,它才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所以准确的说它本质上是一种模拟,不是真的在机理上具备了人的心智或者是意识。

人工智能会抢我们的“饭碗”吗?

有很多人担心,随着ChatGPT模型的不断训练,它未来心智水平肯定还会提高,那如果提高到可以替代人类怎么办?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大规模发展,会让哪些职业面临失业?

其实很简单,如果一个领域,只要输入规则便可以无限循环往复发展,那么确实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 人工智能会取代一些具有重复性、机械性和标准化的工作。

想要在未来不被人工智能替代, 你要去掌握最核心的工作、或者具有创造力的工作。这时人工智能则会成为人类的助手和工具,帮助人类更好地执行他们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比如最近大家都发现了ChatGPT还能编程,未来你可以不用很懂编程,只要你有创意、有想法,那么基础的一些编程工作可能就不需要耗费你太多的精力,大家可以集中把精力放在创造性方面的工作上。

尽管人工智能可能会对一些工作和行业造成影响,但是它也可能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领域,需要更多的人类参与。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中国会在这波浪潮中被落下吗?

目前,鉴于对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看好,世界上各个科技企业也都在积极争夺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像类似ChatGPT的产品,谷歌有自己的Bard,微软有New Bing,各家公司都在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使其获得竞争力。

从2018年,谷歌提出自己的Bard还有OpenAI公司构造GPT系列以来,我们国家在大模型领域方面也有很多的产品,比如说百度的文心,还有北京智源研究院的悟道,还有华为和鹏城实验室的盘古,包括像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紫东太初等等,我们各式各样的大模型大概都是在2020年、2021年左右宣布和提出的。

错位竞争,打造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我们也是有着自己的竞争优势的,ChatGPT的优势是英文语料,而我们国家有自己的中文语料资源,是独特的,更符合我们语言习惯的,我们中文博大精深,有时候ChatGPT是无法理解的。相信基于中文语料做出的产品一定更符合我们用户需要,我们的大模型一定会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用的大模型。

吴 文 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教授

1994年师从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李未院士,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从2002年到2010年,分别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阿岗国家实验室留学和工作,2011年受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在美期间专注于“先进科学计算和协同网络平台”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计算社会和行为科学网格、开放生命科学网格、下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网格、果蝇基因调控网络计算环境和多媒体交互协同环境等等。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服务适配)、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大规模协同学习理论)、省部级和企业合作等20多项课题,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15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群体软件工程和智能软件的中英文专著两部。

在吴文峻教授这次科普演讲后不久,OpenAI又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主要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飞跃提升:强大的识图能力;文字输入限制提升至2.5万字;回答准确性显著提高;能够生成歌词、创意文本,实现风格变化。尽管GPT4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但它仍与早期GPT模型有着相似的局限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仍然不完全可靠

今天(3月16日)下午,百度公司也将发布其生成式AI产品、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它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亮眼表现呢?

人工智能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

重要驱动力量

抓住机遇,突破攻关

我们持续探索

一同拥抱未来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

编辑 | 董效维

那么,问题来了

在留言区里

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畅想吧!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