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别紧张,ChatGPT离统治人类还早得很

作者:首席商业评论发布时间:2023-02-10

意义重大。2023年开年,互联网上最火的词是什么?——ChatGPT。

这款由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的突然爆火,不仅引发了人们对其应用范围的大讨论,也炒热了ChatGPT概念。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关于ChatGPT的热议,ChatGPT相关概念股更一度猛涨。

在经历了2016年由AlphGo击败李世石而掀起的AI浪潮后,ChatGPT的出现让AI这个行业再度以如此高光的姿态回到公众视野。只是,与上一波AI浪潮不同,这次的主角从谷歌的AlphGo,变为微软的OpenAI。

凭实力震惊四座

公开资料显示,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发布的一款生成式AI对话大模型。ChatGPT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ChatGPT在2022年11月一经推出,就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不到一周,用户数就突破100万人,月访问量达2100万人次。上线一个多月,ChatGPT就把OpenAI的估值从200亿美元推高到290亿美元。推出仅两个月后,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在ChatGPT聊天界面中,用户只要输一段文字,ChatGPT就能够通过其AI语言模型,在短短几秒内给出回复,并且能实现上下文连续对话,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在各个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随着ChatGPT火遍全球,关于它的报道和“测评”也铺天盖地。

据悉,ChatGPT可以总结研究论文、回答问题、生成可用的计算机代码,甚至快速通过美国医学执照考试、沃顿商学院的MBA期末考试、司法考试。写作业、写论文、写演讲稿……ChatGPT的身影出现在了诸多领域。

一些医学论文预印本和已发表的文章甚至正式赋予了ChatGPT作者身份。据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新闻部报道,截至目前,ChatGPT已经作为合著作者,出现在至少四篇已发表的论文或预印本中。

在强大的“网红带货”基础上,基于ChatGPT的应用也陆续出现。有人用ChatGPT做了一个“会议秘书”程序,可以在视频会议中实时形成会议纪要,最后连任务建议全都一并总结了。

用户追捧,投资界关注,企业竞相追逐,这款凭借出色的聊天能力、惊人的理解能力,成功摆脱“人工智障”的聊天机器人成为最近网友争相“测试”的聊天对象。“厉害”“强大”“可怕”成为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口中反馈的高频词。

OpenAI最初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写道:“这是一个新世界。再见作业!”

“超能力”隐患

ChatGPT的利用价值被人类挖掘,其引发的技术、安全、教育等问题也引起重视。有声音称其“有望干翻教育、金融、新闻媒体”,但ChatGPT的“超能力”除了让行业感到兴奋,也一并带来了隐忧。

事实上,从2015年人工智能话题起风以来,关于“人类工作被AI取代”的讨论就不绝如缕。有人调侃称,“每当有AI新闻出现,很多行业人士就要‘被失业’一次。”

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目前,纽约教育系统全面“封杀”了ChatGPT。

由于ChatGPT在论文上的使用,多家知名学术期刊也正在更新编辑规则。多家期刊、出版机构如《科学》《自然》等,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

对于学术研究领域而言,如果无法区分人工编写内容和AI模型生成内容,任由AI发布错误的研究结论,人类很可能会被AI严重误导。到那时,电影中AI蒙骗人类、酿成大祸的情节,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还有一些学术会议在公开反对ChatGPT成为作者时提到了“责任归属争议”。比如,机器学习会议ICML就表示过:“ChatGPT接受公共数据的训练,这些数据通常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收集的,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责任归属问题。”

除此之外,ChatGPT可能引起的"学术剽窃"风险。有学者认为,如果ChatGPT在回答用户过程中提供了他人创作的文字、摄影、试听等作品或软件代码,只要超出合理使用限度,就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而且ChatGPT的检索效率、精准度比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更高,客观上为学术剽窃等不端行为提供了很大便利,被学术机构禁用在情理之中。

搜索巨头混战

伴随着ChatGPT的霸屏,其广阔的商业前景已引起关注。

总的来看,ChatGPT是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一个分支,你可以让它写一首诗赞美李白,帮你写简单的代码,甚至可以问它“如何3句话让女人为我花30万?”在某种程度上,由于省去了用户浏览多条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的时间,ChatGPT甚至比搜索引擎更加方便。

在应对ChatGPT向人工智能领域发起的挑战中,搜索三巨头再次陷入激战。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谷歌对标ChatGPT推出对话式人工智能服务Bard。当日下午两点,百度官宣大模型新项目文心一言。次日凌晨两点,微软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Bing版本。

谷歌推出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Bard直接与ChatGPT竞争,但谷歌的反攻却遭遇了不利开局。2月8日,Bard在一条演示视频中犯了一个事实性错误,它在官方演示视频中提问的“关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我可以告诉我9岁的孩子它有哪些新发现?”Bard给出了一个回复为“JWST拍摄了太阳系外行星的第一张照片”的错误答案。

上述错误被发现后,引发市场对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答案准确性的担忧,谷歌股价也一度暴跌近9%。市值一夜蒸发千亿美元。

而面对ChatGPT的全面爆红,微软决定将OpenAI的技术整合到Bing搜索引擎中,引发搜索市场巨震,外界认为谷歌在搜索市场的霸主地位或将受到威胁。

国内搜索巨头百度也不甘示弱。百度表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服务项目“文心一言”目前在做上线前的冲刺,预计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

除了传统三巨头之外,其他企业也纷纷入局争相“分一杯羹”。同样拥有搜索业务的三六零公司也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阿里、网易、京东灯一众公司也集体对外宣布要推出类ChatGPT新产品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在“谁能代表下一代搜索和浏览器”的问题上,科技巨头们还将继续针锋相对。

ChatGPT的商业局限

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ChatGPT之所以能够让人如此疯狂,更多是因为它可能提供的丰富的消费互联网应用场景,由此带来的“钱景”使整个AI产业看到了一丝曙光

从2020年开始,业界认为AI产业已经进入泡沫破裂的“死亡之谷”。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AI产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B端(企业用户)和G端(政府用户),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限制了AI产品的市场扩张。

而ChatGPT的市场表现,也让外界开始提出疑问:AIGC会不会取代搜索引擎成为下一代商业模式。

搜索引擎的价值在于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ChatGPT则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自动生成相关的回复,核心是创造信息。即使搅动了整个搜索行业,ChatGPT的短板也很明显:常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ChatGPT受制于模型训练方式,其数据无法实现实时更新。而人工智能机器的神通可以广大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背后的计算机工程师“喂养”了它多少数据。数据存在空白区、缺乏准确性,导致目前的ChatGPT仍然处于“一本正经地闲聊”阶段,尤其是很多知识类的内容经不起推敲。因此,使用类似ChatGPT 的对话式人工智能进行检索,可能会带来不准确、偏见和抄袭,而搜索引擎则能够给出各种解法和例题。

目前ChatGPT知识储备仅截至2021年,还不能实时调取互联网信息。从工业应用的角度来看,一个模型需要把所有知识都记录下来,而现在的模型规模无法达到。

因此,AIGC和搜索引擎尽管部分功能相同,最好的走向应该是互补而非取代。

每一次新的AI技术出现,市场都是喜忧参半,把时间拉到整个历史进程来看,ChatGPT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和市场认可度,依然对人工智能浪潮意义重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首席商业评论”(ID:CHReview),作者:穆清,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