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大模型本无辜,但不是用作割韭菜的镰刀

作者:亿欧发布时间:2023-06-19

原标题:大模型本无辜,但不是用作割韭菜的镰刀

大模型本无辜,但不是用作割韭菜的镰刀

随着ChatGPT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火出圈,大模型也迅速从过去的遥不可及走到了我们身边。从今天开始,元碳院将开始解读大模型,依旧保持硬核且专业。今天是第八期,AI作为科技产品本无所谓对错,但用于投机取巧的谋利则让人不齿。

曾经我们期待的是AI改变时代,解放生产力,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流言蜚语、假新闻、标题党获得大量曝光量,现在更糟糕的是它们开始利用ChatGPT等AI工具,无意义,无营养内容的制作成本被迅速拉低,很快即充斥互联网各大内容平台,想获取真正可靠的消息的成本反倒直线上升,难如大浪淘沙。

一言以蔽之,天下互联网苦劣质内容久矣,优秀的创作者正在失去热情,劣币正在驱逐良币,迟早会造就更为严重的信息茧房。

无孔不入的ChatGPT

不论是否承认,ChatGPT的确是方便了很多人的很多工作。如果现在上网搜索“AI写文章赚钱”,会有无数课程教你用AI写文章,只需复制粘贴,月赚上千元,甚至这些课程里用的都是ChatGPT的套壳产品。方法也很简单:首先找爆款文章,把开头抄下来,然后上传到ChatGPT的对话框中,让它续写文章,之后上传到这样那样的信息平台上。之前还有用户利用ChatGPT编造新闻,目的或许只是觉得好玩,然而该有的制裁是躲不掉的。今年2月16日,杭州某小区微信业主群里,一位业主将发消息称“杭州于2023年3月1日取消限行”,群员又转发到外部群,让信息越传越远。然而“取消限行”是该业主利用ChatGPT写作的结果,最终杭州警方介入调查,涉事业主在微信群里正式道歉,最终止住了谣言。

这件事情发生时GPT-4尚未上线,但是魔鬼一旦逃离瓶子,再想关回去就很难了。去年11月ChatGPT首次上线时,在国内互联网上的影响堪称是地震级的。当时人们都期待AI可以辅助思考与表达,提高创作效率。但没想到的是,还不到半年的时间,人们面对的却是千篇一律的表达,被打乱重组的假新闻和没有意义的车轱辘话。以三微一端向外蔓延,知乎、小红书等各大内容平台无一幸免,全部沦陷。

举图中例子来说,问的是“中国古代有趣的或悬疑的真实故事”,答的是“南明大盗黄宗羲”,标志性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令人啼笑皆非。单看这个回答结构,先换汤不换药的重复问题,并独立成段。接下来全文履历式写作,关键的盗窃细节和情感起伏只字不提,最后又莫名其妙的总结升华,“这是中国历史上鲜为人知但令人着迷的悬疑案件之一”,提供这种回答的,不是ChatGPT还能是谁呢?

进入知乎的“等你来答”板块,就会发现许多有着AI味道的答案,或者按照一些媒体的说法,是“机里机气”。从游戏到现实,从历史到眼前,从智能音箱推荐到微观粒子是否有惯性,可以说被AI宠幸的问题,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AI的利用者甚至还嫌ChatGPT的效率不够快,又开始研究安装插件,在知乎问题页面就会增加“点击询问ChatGPT”按钮,一键生成答案,连复制粘贴的步骤都省掉了。广告语写的也很动人,“让知识触手可及,Zhi+ChatGPT助你风生水起。”

平台的窘境

2015年,国内互联网迎来空前的信息爆炸,各家互联网公司纷纷加注内容分发平台。头条号率先推出“千人万元”计划,用真金白银吸引创作者,一年后,又成立两亿元规模的内容创业投资基金。BAT等各家企业很快响应,企鹅号推出“芒种计划”拿出两亿补贴作者,UC加码拿出十亿,百家号更是财大气粗,宣称豪掷百亿扶持作者。

各家砸钱做内容的初衷都是好的,但真正培养起来的优质创造者却屈指可数,反倒是做号者不断滋生,密如韭菜。随便找到一段文字,发挥自己的想象随便扩写几句,之后再配上网上的图片,起个包含“震惊”、“震撼”等字眼的惊悚标题,一天可以如流水线似的生产几十篇。作品成型后即发往各大资讯平台,凭借算法的力量,轻松获得数万数十万的点击量,做号者骗取了平台补助,赚取了广告分成,成本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真正的一本万利。2018年,有媒体曾报道过《实地探访山东新媒体村,农妇做自媒体收入破万》,不了解的可能还以为是什么励志典范。还有媒体卧底做号群,发现做号群体内部运作都是机构化甚至企业化范式,有的已经发展到百人级的规模,每天能产出千篇文章。

仅靠烧钱不可能发展出高科技,同样不可能产生优质内容,反而是优秀创作者不断流失。而许多底层用户在夸张标题或封面的吸引下点击文章,虽然读下来后很快就能发现毫无内涵。但平台的算法却记住了用户一次次的点击,各家平台上充斥大量低质且同质化内容,最终又劝退用户,形成内外两道恶性循环。后来短视频平台兴起,同样的玩法又重演了一遍,而且因为短视频的门槛比文章创作更低,内容与平台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病毒式传播,只能说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大量无意义或低质量内容、假新闻在互联网上群魔乱舞,不仅增加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也降低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平台也无异于自毁招牌。

新时代的自救

随着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问世,创作门槛再次降低,效率也成倍飞升,毫无疑问的,垃圾内容的生成速度也将大大加快。面对AIGC大势已来,仅凭简单的遏制就想阻止垃圾信息的产生无疑有些异想天开,很多国家政府都已亮出各自的对策。四月,中国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很快欧盟也加快了AI相关的立法,不久前,欧盟力图树立AI行业的监管规范,起草了《人工智能法案》。五月,美国总统拜登曾召集多家AI科技公司代表,商讨AI技术存在的潜在风险。在会上拜登提出,面对政府,AI要提高透明度,在产品推出前也应进行完备的安全评估。

但在AI飞速狂飙的今天,仅仅依靠监管AI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AI目前没有分辨能力,不会分辨用户身份以及答案的真假,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提问方式,让AI继续生成需要的答案。因此,不仅AI企业自身与上级监管机构,平台和用户都有责任。

如同AI的名字所示,人工与智能本应是相伴相生的,彼此的博弈也还会持续多年。既然AI时代不可阻挡,那为什么不期待一个AI和我们良性循环,互惠互利的世界呢?昔日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有句名言:“枪械无罪,罪在扣动扳机的人。”在AI来势汹汹的眼下,这句话同样适用。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