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李彦宏|人工智能|百度|清华

李彦宏说百万级智能体将涌现,张江芯片公司get到了吗?

作者:张通社发布时间:2024-07-28

在刚结束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相比炫目的机器人和大模型,作为背后技术支撑的芯片产品在大众媒体中并没有受到太高的关注。

张通社了解到,有一批集成电路代表企业带着最新技术和产品亮相本次大会,比如国科微电子、复旦微、弗摩电子、燧原科技、摩尔线程、天数智芯、算能、墨芯科技、航宇微、海飞科等,展示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潜力。

作为产业中人,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AI的发展,背后离不开芯片的驱动;同时,AI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反过来也会推动芯片产业不断向前。

作为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张江聚集了大量为人工智能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他们是本次大会热点产品背后的供应商。对于芯片公司来说,除了关心集成电路技术发展之外,掌握未来AI的应用场景、发展趋势,是芯片公司把握未来市场动向的关键。

为此,张通社特别整理出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不在聚光灯下但重要的偏B端的产业发展预判,以供集成电路公司参考。

01

百万量级“智能体”将涌现

新的庞大生态中缺不了芯片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百度李彦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他最看好的AI应用的发展方向:“随着基础模型的日益强大,开发应用也越来越简单了,最简单的就是智能体,这也是我们最看好的。”

智能体,据百度百科解释,英文名是Agent,指能自主活动的软件或者硬件实体,任何独立的能够思考并可以同环境交互的实体都可以抽象为智能体。

李彦宏认为,未来制作一个好的智能体通常并不需要编码,只要用人话把智能体的工作流说清楚,再配上专有的知识库,一般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智能体了。“这比互联网时代制作一个网页还要简单。”

李彦宏判断,进入门槛足够低,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具备开发产生超级应用的机会。“这个有点像90年代中期时候的互联网网站,你可以把它做得非常复杂,比如雅虎就是很厉害的网站。但是在学校读书的大学生,他也可以做一个自己的Home Page。由于做网站很简单,在90年代中后期,就诞生了数以百万计的网站。大浪淘沙之后,最终出来了一些非常优秀的网站,像Google、Facebook,这是若干年之后才出现。但早期看,这些网站都是乱糟糟的。一个大学生就能做一个网站出来,这有啥价值?但是你必须得在门槛足够低的时候,让更多人进来,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指不定哪条路跑通了,它就是一个Super APP。”

李彦宏表示,大模型对B端的改造将会超过互联网。“互联网对C端的改造,我们都是感同身受的,是非常彻底的,是颠覆性的。但是互联网对B端的改造,我觉得一般般。用的技术比较简单,产生的增益也没有那么明显。但大模型不一样,我们接触到的一些能源电力、生产制造等企业,都有类似的需求。”

“我觉得智能体正在爆发,只是说它现在基数还比较小,大家的体感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你要看业界大模型公司,都在做智能体。”李彦宏表示,智能体就是一个几乎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于大模型的应用,未来在医疗、金融、教育、制造、交通、农业等等领域,都会依据自己的场景,自己特有的经验、规则、数据等要素,做出各种各样的智能体。未来会有数以百万量级的智能体出现,形成庞大的智能体生态。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在《技术突破到应用变革—AI发展的新篇章》主题分享中透露,对比2023年和2024年,一年下来生成式AI创业领域有了诸多扩展,其中一个变化便是大模型带来了AI Agent巨大的能力提升,所以涌现了很多做2C和2B的Agent产品的企业。

而在智能体生态中,技术底座少不了芯片的支持,多位集成电路行业从业者在大会上如此表示。

02

工业大模型将全面融入生产

细分领域或出现大批“小精尖”行业大模型

李彦宏预判大模型会给B端带来明显改变,这一观点在本次人工智能大会上得到了多位嘉宾的认同。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在WAIC期间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工业大国,拥有庞大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故而应避免在通用基础大模型领域与美国等直接对抗竞争,而是要采取“基础大模型+行业小模型”“开源+闭源”的协同并进路线,充分发挥中国的完备产业链、丰富应用场景、庞大用户体量和私域数据等方面资源优势,实现“错位竞争”并在更多垂类行业领域打造“小精尖”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大模型。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也提到,工业场景交互环节多、行业差异大、复杂性高、容错率低。AI要从消费走向工业,就必须“深度结合工业场景,打通数字和机理的任督二脉,以安全、可靠、可信的工业级AI,实现生产力的飞跃”。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区,有一批新产品为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而生。

比如,中信集团以两座“灯塔工厂”展示其工业智能化核心技术;中兴通讯基于“用算力智造算力”理念,将5G、大模型等技术用于5G设备和服务器算力设备生产,实现了通信行业的“黑灯工厂”,有效助力企业智能化建设,加快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玉贲智能则是展示了专注于工厂安全智能管理的“YobiAI工业安全眼”,其能够实时监控和分析多个机械作业区,实现指定3D作业区域24小时主动安全防护,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

当前,有一批先锋企业正致力于深入探索大型模型在工业场景的创新应用。有专业机构预测,未来工业大模型将全面融入工业生产的每个阶段,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产品服务到工业安全,它将贯穿整个工业制造的全流程。

03

发挥硬件制造优势

中国具身智能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

在本次WAIC《超级模型、超级应用、超级机遇》论坛具身智能圆桌讨论环节,就国内发展具身智能是否具有独特优势这一问题,三位行业资深从业者、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清华大学助理教授、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认为,具身智能是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相较于国际市场,中国在硬件本体和供应链方面有自己特有的优势。他建议发挥好这一优势,并在数据积累基础上一步一步构建起具有优势的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穹彻智能创始人卢策吾表示认同陈建宇的看法,他认为国内具身智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优势,尤其在硬件上具有显著优势。“以穹彻科技为例,作为一家从硬件公司转型而来的企业,拥有强大的硬件整合能力,能够迅速实现软硬件的高效融合。”

与此同时,他认为虽然国内在人才基础方面有待加强,但随着新一代人才的涌现,中国有望在具身智能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大-银河通用联合实验室主任王鹤则表示,落地的机器人需要足够低的成本和足够高的耐用性,这些都是需要技术公司不断打磨硬件和供应链能力,国内的创业公司具有天然优势。“整个行业需要的是资本的持续支持,以及对人才的长期培养。”

相比去年WAIC会议尚无真人大小的机器人展示,今年国产人形机器人“十八金刚”一起亮相,足以说明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速度之快。

张通社观察到,在穹彻智能的展台上,一款双臂机器人在厨房操作台上熟练地拿起黄瓜进行削皮,并在操作完成后自动清理台面,展现了高度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展台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通过构建实体世界大模型和机器人行为大模型,实现了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视觉识别和力觉控制,从而能够自主决策和执行一系列动作。”

该工作人员分享说,未来这台机器人的使用场景将不仅局限在生活领域,还可进入食品、服装等轻工业制造相关工作。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预计在今年年底,人形机器人走入工厂的场景就会陆续出现。”另一家机器人公司乐聚相关工作人员同样表达了机器人会进入商用。

埃隆·马斯克虽然缺席了本次WAIC会议,但特斯拉具身机器人到了现场,他本人也曾表示,在将来某个时刻,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可能超过1:1,这将导致全球的生产效率提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到世界总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张通社了解到,参加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芯片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都进行了重点布局。比如弗摩电子在WAIC会议期间展示了在模拟仿真验证领域的最新成果;燧原科技则是为与会者带来了基于燧原算力的AIGC交互体验站;复旦微携自研FPAI芯片的一站式AI解决方案亮相,展示了在安检、工业、农业、物流等传统领域的成功案例……

显然,大家都认同商业世界已多次证明的这条发展规律,人工智能已成为万物互联数字世界发展的主旋律,挖矿的与卖铲子的,都有可能在市场中成为中坚力量。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