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艺术|AI绘画|人工智能

丁绍光:科技、人文与艺术的时代密码

作者:非遗之美发布时间:2024-01-03

原标题:丁绍光:科技、人文与艺术的时代密码

【编者按】本文系著名画家丁绍光2023年9月30日在上海图书馆讲座的演讲稿全文。丁绍光,1939年生于陕西省城固县,祖籍山西省运城解县。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制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同年出版《丁绍光西双版纳白描写生集》。1995年,联合国在艺术与集邮项目总结报告中提名表彰了联合国成立五十年来二十九位当代艺术大师,丁绍光是其中唯一的亚洲艺术家。1995年,日本NHK出版社出版的《丁绍光作品集》获世界文化交流金奖。1996年,经中国文化部批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丁绍光奖美术大展》。丁绍光曾四次选为联合国代表画家,创作《人权宣言》《母性》《美丽的梦》等作品,以版画形式由联合国世界联合会向世界发行

欢迎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下面我看到很多很熟悉的面孔,有很多都是专家,这么大的题目,用几十分钟的时间我恐怕是讲不清楚,我想我还是从我个人的体会,从11岁开始学画,到今天已经70多年过去了,我就想用我这70多年的经历,加上我的恩师辈,再加上我后来的学生,从我的记忆当中,10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我想从这一点上来谈谈科技、人文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今天是在图书馆,那么就从图书馆开始谈,我在1957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考到工艺美术学院,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发生在图书馆,我那时候就记得到北京图书馆去看书,当时要看画册,因为英文我也不会其他外文也不会,但在卡片上会记录书的尺寸,我就挑尺寸大的,我想尺寸大的可能就是画册了,但是有的时候借出的是一本地图,我也得看两个钟头才敢还,不然人家说你不懂英文,你跑这来看什么英文书。

▲《非遗之美》总编姚泽民(左一)与丁绍光先生(右一)在其《艺术女神》原作前合影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借出了几本画册,其中有梵高,有毕加索,特别是毕加索有张画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在当时来讲,因为我从来没见过现代艺术,没有看到过西方的艺术发展到什么地步。这张画是一个女孩子,她在一个苹果树的底下,整个的人变形了,这个人的脸你看可以看到侧面,也可以看到正面,你感觉一个脸在晃动,另外他这个人的脸是个蓝颜色,他把苹果树画成了群青色,在这种对比当中又恢复到一种女孩子非常透明的皮肤白白的这种感觉。

我当时真是太震惊了,说老实话,我从来没看过这样的画,后来我就激动了,我开始在北京图书馆临摹梵高、塞尚、毕加索这些画,因为当时来讲我们基本都是学院派教育,学的都是素描很写实的这些东西。

这种换形变色的现代艺术,当时在教学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后来北京图书馆就把我告到学校了,说是你们学校有一个流氓学生,在我们图书馆看资本主义的腐朽的东西。当时我们的院长是张仃,我那时候上大学我是18岁,张仃是44岁,我记得很清楚,他也很年轻,他正好作为中国国家的美术代表团,在前两年正好见到了毕加索,他跟毕加索还拍照,而且他本身对毕加索的画非常欣赏,所以他就说,好,这个学生我亲自教育。就这样他就把我叫到家里来教育我了。

他就问我,你在北京图书馆看什么?我当时不敢讲真话,我知道这事就出在毕加索身上,不敢讲毕加索,我就讲古典的一些艺术家,我说我看到伦布朗、维拉斯贵兹、德拉克洛瓦,我讲一大串,他就讲你还看什么?后来没法了,我说我看毕加索,他说你喜欢,我说喜欢,当时他就问我你喜欢什么?你看懂了吗?我就把我的感觉说了一套,张仃就非常激动,他从心里特别的激动,从此可以说毕加索把我带到了对现代艺术的一种追求当中。当时是很少有学生这样做的,当时基本都是传统的学院派教育,我遇到一位思想开放的好老师,张仃他本身按照后来人对他的说法是城隍庙加毕加索,因为他的画,追求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和西方現代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张仃独特的风格,所以他本身来讲对毕加索非常有研究。

我觉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收获就是他的夫人,他夫人叫陈布文,我们大家有些人可能会知道,因为我们的老文化部长王蒙曾经在晚年写了一本书叫女神,纪念陈步文。她是一个很好的作家,人称她为小鲁迅,她14岁离家出走就开始靠写作,因为那时候她家庭给她定了亲,那种封建婚姻她不愿意就逃了。14岁开始就在报界写文章,后来她曾经做了周总理的机要秘书,是个非常有才华,而且思想非常深邃的文学家,我觉得她对我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经说过她就是我的真正的慈母,精神上的母亲,就是说我的母亲也没法代替她。她给我的教育当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她讲人生大概的意思,和一个很重要的西班牙作家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她讲的更清晰,我的感觉她讲人生不外乎就是几部话剧,第一部你从小孩子开始,然后到大学毕业,整个的过程你是向前人学习,向逝者学习,然后第二部话剧是和你同代人交流,那就是说站在今天看过去,把过去和今天的关系搞清楚,把所有的应该能继承的东西继承过来,落实的实质还是在今天。今天是个实体,过去和明天那都是一个过程,而真正的实体在今天,这是她谈的。第三条更重要了,那就是说你必须要不断解剖自己,我觉得这句话对我一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说一个人经常能够很冷静的考虑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你是谁?正好像托斯妥耶夫斯基这本书里所写的,经常要问你是谁,鲁迅讲这就是对灵魂的拷问。只有你认清了自己,你才可能一步一步往前走。

我觉得我在北京图书馆体会就是进入了现代艺术。另外我的老师,特别陈布文老师教给我怎么做人,这为我后来到美国,初闯美国的时候,我觉得有很大的一种启迪作用。我到了美国以后,整个的画壇已经到了当代,我简单的,看能不能用几分钟时间把美术史给概括一下。

大家晓得在1839年世界出现了一件什么事情,就是科技摄影术的发现,摄影出来以后,当时来讲对整个画壇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因为当时古典主义绘画在西方,记录同代人的生活,记录同代人的音容笑貌的唯一手段就是画家做的,画家通过绘画、通过雕塑可以把这记录下来,摄影出现以后,从某种意义上开始代替画家的功能。

那个时候发展非常的迅猛,很快就出现了电影从一个单独的一张摄影作品到动起来,然后从有声到无声,再加上音乐,再加上后来的文学等等综合艺术整个的介入,电影出现了非常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这个时候画家就开始找出路,两条路可走。有些画家就改行。世界有几个大导演当中,当时最出名的三大导演,两个是画画出身的,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只有一个卓别林不是画家。

另外还有一些画家就开始想,艺术怎么发展,我一定要画出你摄影创造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现代艺术从科技的影响对他们的启迪,当然不是单纯只是这一个原因来,包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包括哲学史的发展,思想史的发展,启迪了这些艺术家。当时他们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不要再画眼睛看到的世界,要画心灵感受的世界。

我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到了美国,在当时来讲,虽然1905年就开始了现代美术运动,我到美国已经是1980年,当代艺术已经开始,但是我了解了一下整个美国的画坛,大部分还停留在现代艺术的认可当中。你真正到画廊所看到的或者到博物馆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毕加索、马蒂斯、梵高这样一些作品,这些作品已经被历史肯定,而且能够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

而当代在当时还是处于一种争议状态。当然待会我总会要谈到当代的,所以在那个情况下,我觉得我打了一个什么样的基础,就是说我在中国,我曾经根据我的恩师庞熏琹,张光宇、张仃、祝大年多位老师的教导,接受了西方的现代美术运动这个部分,下了这部分的功夫,这一部分我觉得很重要的,我自己到了美国以后的观点就更清晰了。

实际上现代美术运动开始以后,东西方文化开始融合,而且我认为是西方开始向我们东方靠拢,你比方说,成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就讲不要再画眼睛看到的世界,要开始画心灵感受的世界,这已经是中国画论。我们中国画讲的外師造化,就是外拜师大自然,中得心源,而真正艺术的表现是从你心里出来的。

他们自从提出这样的观念以后,现代美术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每一个艺术家要找到自己,他已经从一种客观的真实,就是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走到一种主观的真实,我所认为的世界,我所认为的风格,我所认为的所有的绘画组成的所有因素,我有我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是高度繁荣。

从西方美术史上来讲,我觉得空前的繁荣就是20世纪初的现代美术运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画家都有他独立的风格,非常明显。你一看就毕加索、马蒂斯、梵高、夏格尔,每一个人清清楚楚清清楚楚。美学扩大的基础上,你的技法,你的结构、你的色彩,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每一个人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面貌,形成了一片繁荣,强调了个性的解放,强调了一个画家个人品质,个人精神的追求。

这个东西实际上我觉得我们中国艺术早就开始就是这样,历史对这个专业画家有记载的。中国的第一个画家是谁呢?叫颗首,她是舜帝的妹妹,但是没有留下作品。真正作为第一个专业画家,在历史上有记载、留下作品的是顾恺之。当时关于绘画他的理论非常清楚,他说画乃吾自画,什么意思呢?画画我就是画我的风格。

中国最早1000多年前清清楚楚这样讲,刚才我讲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论,还有一段话,为人处事不能有我,就是说你做人处事不能自私自利,你老想你自己,唯独作画要处处有我,我者何??独成一家耳,非常清楚。一直到了近代,你看齐白石和黄宾虹,就中国艺术从来围绕着一个似与不似,形似和神似,这两者作为一个艺术评论的标准,中国艺术从来把神似摆在第一位,六法里第一个的法,气韵生动,所以齐白石讲了一句什么话,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当然今天我来看,我觉得这句话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对抽象艺术并不了解,所以他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画太似与不似,他都认为不是好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画的像真的一样,非常写实,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黄宾虹就讲,太似与不似为下品,最下的下品,欺世盗名。我觉得所有中国艺术的理论里非常重要的一条,我们没有走一种纯写实的道路,我们走的是一种夸张的变形的。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觉得西方的现代艺术,我的看法是已经在向东方靠拢。

在这种情况下,我到了美国,我觉得当时大家知道我去的时候已经40岁了,而且我们到那里也不太像当年徐悲鸿那个时代,他们都当学生都有国家的助学金,我们到那里等于是讨生活,在画坛要争一席之地。打进美国画坛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还是用了6年做准备,这6年的准备当中我觉得很清楚的我看到了一个什么现象,你必须有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而这种个人风格是没有过的,那么我唯一的可能性从哪里与众不同,和美国人不同的,我一定要画出你美国人画不出来的画,我的根基肯定在中国,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找了洛杉矶的常青书局,就把中国当时出版的几乎所有的传统的绘画,包括中国美术全集这些都运到美国。

我在美国的环境里,研究中国画,研究中国美术,而且研究的方法我觉得不同过往,我是看着西方的博物馆,两种文化对比,在这对比当中,我觉得慢慢的你就会看清楚什么是东方,什么是西方,哪些东西是共同的,哪些东西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逐渐的摸索找到了个人的风格,做到一定的准备,画出了一批作品,这样我才开始进入了美国的画坛。

当然进去以后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准备,我觉得人生是这样,也会有一些机遇,所有的机遇你要看到的话,你必须理解,另外你得有准备,你不要轻易的去我觉得就像搞画展一样,你不要轻易的搞,你最好是有充分的准备。

所以在做好了这种准备以后,我参加了纽约的现代艺术博览会,但应该说一年就翻身了,一年就打响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了,我就是讲到东西方文化现代艺术这一部分,西方向东方靠拢,我们中国人要有自信,一定要有民族的自信,你才可能在国际画坛上有一席之地。

下面我接着讲,当时到了80年代,实际上到了当代,我对这件事也非常关注,因为我在中国我自己认为我年轻的时候属于前卫,我没有很保守的对待艺术,我能够对艺术用权威的观念来搞我的创作。那么到了美国它已经是当代了,是不是?如果我还是仅仅停留在现代,这部分是不是会是落后,我会不会被淘汰?我想每一个艺术家在这个情况下都会去考虑这个事情,今天我来讲,我也不能很好的给你们回答什么是当代,这个当代是很复杂的,我只想谈一些现象供大家参考。

在1945年以后,就是说整个的欧洲当时因为二次大战这种伤害,整个是一种很贫困的状态,那时候最有钱的就是美国,美国有个马歇尔的援欧计划,从当中拿出5%作为文化艺术基金,开始把美国的艺术推向欧洲,当时他们5%的是很多的钱,支持青年艺术家,凡是向美国艺术学习的就给他们奖学金。另外很多的流派,很多的画派的背后出钱的也是美国人。另外美国人开始也收买了很多的评论家,他用三个m做起,投资艺术市场market建新的博物馆,museum,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Mad'l动用这三个m进攻欧洲,非常迅速的取得了成果。

博物馆大家知道西方的很多博物馆有些分的也很清楚,有的都是古典的,只收藏某一个时期的或者某一个内容的,或者是某一个国家的等等,分得非常清楚,你现在的艺术很难进去,美国就开始在西方盖博物馆,我看到我们中国现在改革开放建筑就想起来,美国当初盖西方盖博物馆就这种速度,很快的各地普遍开花,把他们认为的艺术放进了新的博物馆。这个时候成立一个艺术团体的名字叫个人主义大会,旗帜鲜明。

对着苏联,当时等于是冷战,你苏联搞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搞什么为政治服务的艺术,我就强调个人主义。所以个人主义大会出来以后,整个画家在人类史上从来没有出现那么狂妄,我就看到很多的宣言,很多的画家都认为我在完成世界上最后一件作品,从此绘画消亡。比较典型几个例子,有的画家就开始研究我画的画谁也模仿不了,你看也看不明白,你也搞不清楚怎么画。

在白画布上他就用白颜色,他不用颜色了,他搞一个极端,我就用白画布画白颜色,黑画布画黑颜色,朦朦胧胧你也搞不清他画什么,画画叉叉乱画都可以,再往前走一步,有个画家就更机灵,他说我干脆不画,我就把白画布送到博物馆,他本来是一个著名画家,他的技术也很好,他就把白画布送到博物馆,那博物馆一看大家首先是莫名其妙是吧?连签名也没有,一看签名在背后,而且他不只送一张,他同时给不同的博物馆送。这里是方形的,那里是长形的,另外一个博物舘是一长一方。博物馆都给他展,因为他很有名,为什么给他展?因为他的想法也挺有意思,他说画家的艺术作品一张,你所看到尽管大家有不同的体会,但还是那一张画,我一张白画布挂在那里,每一个人到那都会想到一张画,1000人就1000张画,1亿人就一亿张画,我觉得这样也可以,有这么一个人这样干也可以。

再往前发展以后,艺术家到了什么程度,我跟你讲那真是不可想象的。到了行动艺术行为艺术的时候,我不能随便将行为艺术一概否定。行为艺术刚刚开始很重要的一个艺术家,他是搞环保,在树林里扫落叶,他把那种对植物不好的东西都给清除,它是一种保护环境的。但是后来形形色色的行为艺术就开始了。

我想到我们中国的很多的成语都用上了,类似什么搬石头砸自己脚。我所看到的一个就是自虐,激烈到什么程度都有记载的,都不是瞎编的,有的艺术家吃屎,真的吃屎,那脸上的表情也很痛苦,还有些自虐,用刀子割自己。

还有一个女的,很有名的画家,也很漂亮,她摆个桌子,桌子上把什么钳子,什么刀子,包括什么化妆用品,最后包括可口可乐摆了一桌子,最后有枪,然后她就跟大家讲,今天你们对我爱干嘛干嘛,她就站在那里不动,最后衣服也被剥光了,有一个人真拿着枪顶到她的头的时候,这时候有个保安才出来制止。

整个的艺术到了这个地步的时候,我也有点想不明白,这就是当代,你们知道现在西方的艺术是怎么评呢?他们把所有的古典主义叫经典艺术,经典艺术以后,现代艺术成为代表,开头是梵高、塞尚,真正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再往后到当代,他们提出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是?杜尚,杜尚的作品就是把一个小便池用过的旧的小便池送到博物馆,它起这个名字叫泉,源泉的泉。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说人类应该平等,他从人性的角度,他认为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不应该把艺术家和普通的百姓分开,不应该分精英和普通观众,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

我后来就想你这样说,说起来他好像是,不管你智慧高低或者你的学历高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这个出发点他的愿望也挺好。但是回头再一想的话,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也可以说没有艺术家,他就把一些成品,像后来的安迪瓦荷他们都是把一些成品,他认为这罐头盒、这杯水就是艺术,这样的话每一个東西都是艺术,最后是没有艺术了对不对?

当代都到这个地步了,但是后来我觉得很重要的科技的发展,刚才讲到照相再往前走一步发展到电影,开拓了人类视觉,人类艺术的新天地。大家知道的,我们中国短短的这几十年改革开放,我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很重要的阶段,非常迅速的经过了。农耕文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这一部分等一下再说。刚才我讲艺术,西方一些学者分的时代,我给你讲完,我再接着讲科技。

刚才讲古典主义是经典艺术,现代主义以毕加索为代表,当代艺术以杜尚为代表,今天他们提出一个叫图灵时代,杜尚时代之后图灵时代,图画的图,灵魂的灵,而图灵时代最得力的一个民族就是中国。为什么这样讲?除了中国以外,只有几个类似韩国、日本,他们的文字是和图和视觉分不开的,中国的文字你必须用眼睛去辨别,而不像西方很多的语言基本是靠声音靠拼音,所以说中国人对图的理解是最强的。

到了互联网时代,你想整个人类每天出现的图像有多少?每人一个手机,每天都拍,你想想看和摄影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太不一样了,已经到了一个图像高度繁荣,就是人类的交往,人类的交流,你思想的深度,你思想的表现,你的感情一切都寄托在这上头,每个人不停。

互联网以后,整个地球缩小了,真的你可以在一秒内就把你的图片发遍全世界,对不对?所以我觉得科技的发展,一个艺术家你一定要跟着,你不能说视而不见。当然现在人工智能发展了以后,大家知道 AI绘画也出现了,AI绘画出现以后,我们画家的很多功能真的被代替,你搞一张创作,可能要费很大的劲,你知道他们几秒钟就完成了,而且他可以把奥巴马搞到咱们中国苗族去结个婚,是吧?他可以把克林顿这些人弄到中国清朝去戴个清朝的帽子,逼真的很。所以这个东西我觉得这是整个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家好像是很大的危机。

但是我认为就像当年摄影出现以后,出现了现代美术运动带来的艺术的繁荣,所有的危机都可以成为一种契机,成为一种新的希望,它刺激你能够更好的去发展。所以我相信就是说现代科技人工智能的出现只会给艺术带来一个新的高峰,这一点我想是毫无疑问的。

而且我觉得已经出现了,一定要和现代的科技结合,我觉得真正最好的艺术家应该根据科技的发展,很好的利用科技,科技和人文和艺术,是一个整体,它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从这一点上来讲,如果说有很好的科技你不去利用,我觉得你是愚蠢的。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家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那个时代最高科技的一种表现,他利用了当时的科技可能性。最近我觉得有一件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就是中国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出现以后,的确是震惊了整个的世界。

在美国很多的评论家很多的画家看了都是很激动,他们激动的说,不是说中国美术史要重新写,世界美术学史也应该重新来写,因为在三星堆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几大古代文明的痕迹几乎都在了,我们看到的不单只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你可以看到玛雅,你可以看到两河文明,古埃及,甚至古希腊,它会带来一种很丰富的全世界全球全人类文化的特色。

而且大家如果看当时青铜器,而且那些组合在一起,高十几米的大型的铜雕,实在是人类艺术史上空前的高峰。有些考古学家不敢再研究下去,认为好像我们中华文明不属于原创文明,我觉得这是狭隘的看法。这正好说明了在历史上,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已经和全世界的文化融合,而且加入了中华民族的特色,用中国最高的技术,青铜铸造的这种技术把它再现,那应该是非常伟大的一个创举!

让我们想到一点,我觉得给我一个很好的启迪,就是说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它既是民族的,它也带有全人类含金量最高的,是最好的艺术综合体,既是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这不仅应该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我自己也想大家知道二次世界大战,几千万生灵涂炭才出现了联合国,而联合国要干什么?联合国我有幸也接触了两任的秘书长,虽然接触不多,但是我觉得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一个是加里,一个是安南,他们是站在一个人类的角度,站在人类的语境和全人类的高度上去思索问题。

联合国的力量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越来越弱,慢慢的我觉得刚刚二次大战以后,因为大家都受够了战争的罪,死掉了那么多的人,那个时候联合国很有威望。现在经过70年以后慢慢越来越淡,越来越淡,越来越淡,人类并不和平。大家都知道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有些部分是在加剧,在70年间没有打世界大战,但是战争并没有停,局部战争一直在打。

另外通过这三年疫情,我觉得大家更清楚看到人类是一个整体,人类是宇宙大自然的一部分,一定会受到它的制约。人类如果合一,大家团结友爱,人类可以生存发展。人类如果继续这样分离下去,人类将会消亡。而且我觉得所有科技的发展,所有的东西它都像双刃剑一样,都带有两面性,你如果控制得好,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控制的不好它就是人类的灾难。

核武器大家都很清楚,对吧?你知道艺术家杜尚为什么后来提出了这样的主张,第一次世大战死了那么多人,他发现这种武器在当初来讲,科学的进步使武器也进步了,杀死的人更多了,缩短了人类的寿命,所以要强调一种平等,这种平等他知道死掉的大部分都是贫苦的,或者是底层的人,没有权利,没有金钱,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人,所以就是搞平等,他就想我在艺术上搞平等,人人都是艺术家。

我后来发现他的很多的想法,从他哲学思想意义上,还是有他的积极性,以前不了解,我就拿他把小便池当艺术品,我老骂他,现在不太骂他,我觉得很多的事情还是要深入去了解人类,如果我们中国的艺术要走向世界,就应该站在全人类,一定站在全球的语境下,而且我觉得它应该是带有温度的,也是互相的,你不能强加于人的,特别是文化,你不能强加,强加是没有用的。他喜欢就喜欢,不喜欢,你强加是没有用的,是一种互相的感染,你感动他,他感动你,互相的感染,你应该尊重他的艺术,他也尊重你的,一种互相的感情交往当中带有温度的这样一个过程,它必然是这样的,否则的话我觉得是行不通的。

在历史上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做到了,大家知道在丝绸之路我们带去的是陶瓷,带去的是丝绸,带去的是茶叶,它不仅美,它也实用。中国大使我去了,除非表现一下我天国我了不起,除了这个有点毛病以外,别的没什么好说的,没去剥削,没有占领人家的土地,没有去武力消灭人家是吧?

郑和下西洋那时候,宣扬一下天国了不起,我们国家最伟大,然后回去。但是他带去的东西,人家是举双手欢迎,所以我觉得这个一定要带有一种全球的语境,全人类是一个整体,不要用太狭隘的民族性,或者用宗教的或者是一种仅仅站在个人或者某一个团体,某一个集团或者某一个团体小利,而应该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这种语境下,我想人类才一步一步会走向大同。

从美学的角度,这个很简单,就是各为其美,每一个民族有它的特色,也有它的美,各美其美,成人之美,美人之美,这个是很难做到的,你要有一种温度,甚至你帮助别人,把他的艺术也给它发扬起来,而不是用我大的民族把你吃掉,然后你美美与共才会天下大同,对吧?所以我觉得古人很多话早就讲清楚了,你不要以为你国家大,你就可以放肆。毋大而肆,毋富而骄。你不要因为你富有了,你就可以炫富,你这种炫富,如果说这些比你还富的人,人家看了以后就更可笑,比你穷的人看到你炫富,人家很讨厌。你不要因为你人多,就可以叫嚣,毋众而嚣,古人很多话早就讲在那里,真正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定会到来的,这点我觉得我充满了信心。世界的大同也会到来的,至于我能不能赶上,就说不清了,但是这是人类的总的大的方向。

我们任何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应该站在一个全球的角度,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考虑。我们讲叫命运共同体,有一个词现在我们不能用了,西方他们叫普世价值,我们就叫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大家诚恳的诚心诚意的真正以爱出发以善出发。从真开始,我自己做人有一点,我觉得首先要对自己真,如果你对自己不真,你不可能对别人真。

所谓真我觉得随时能够对自己做个解剖,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局限,你所有的进步是你对自己解剖否定以后再肯定的否定了,肯定在这个过程当中循环往前走,你对自己真,你才可能对别人真,你对别人真,你才可能有善,别人才能感到你的善,你才可能真正创造美,所以我觉得真是关键。

(转载请注明“非遗之美”)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