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类意识上传到服务器中成为更高级的存在,这类题材的电影屡见不鲜,而在看到OpenAI继ChatGPT后推出的Sora能出色完成包含大量细节的视频生成时,我脑补了人类意识服务器中Sora完全能胜任“世界模拟器”的场景。那么,问题来了:人类意识传输的信息量能达到与AI“平等”沟通交流的程度吗?下面我们一起看下脑机接口发展的近况。
脑机接口技术入选《Nature》杂志发布的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科研圈传闻|如果能重来,你还会错过吗?),提到脑机接口就一定要说到Neuralink这家由埃隆·马斯克创立的公司。没错,就是创办特斯拉电车、可回收火箭公司的马斯克。近日,第一位植入Neuralink脑机接口的人类患者已经可以通过思考移动计算机鼠标,这是脑机接口在医学应用、技术层面重要的里程碑。此前,Neuralink发布的视频也描述了这一场景。
近日,关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Nature》发表一篇题名为“Mind-reading devices are revealing the brain’s secrets”的报道,这篇报道主要讲述的是植入物与解码神经活动技术可以恢复人们的移动和语言能力,并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移动假肢、控制一个会说话的头像、快速打字,这些都是瘫痪患者使用脑机接口(BCI)做的事情,脑机接口是仅由思想驱动的植入式设备。这些设备使用嵌入在大脑中的数十到数百个电极来捕获神经活动。解码器系统分析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命令。虽然这项工作背后的主要动力是帮助瘫痪者恢复功能,但该技术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探索人脑组织,并且比其它大多数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例如,研究结果推翻了一些关于大脑解剖学的假设,以及帮助研究人员弄清楚脑机接口本身如何影响大脑。
回顾历史,100年前,人脑电活动可以被记录下来的想法首次得到了实践。德国精神病学家Hans Berger将电极连接到一名17岁男孩的头皮上,该男孩由于脑瘤手术在他的头骨上留下了一个开口,当记录到这个开口上方时,Hans Berger首次观察到了信号波动,并给测量结果起了一个名字:脑电图(EEG)。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研究人员开始使用从动物大脑内部记录的信号来控制外部机器,从而产生了第一个植入式脑机接口。
到目前为止,大约有 50 人植入了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解码工具和硬件的进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商业活动也在增加,今年1月,由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创立的Neuralink首次将脑机接口植入人体,与其他脑机接口一样,植入物可以记录单个神经元活动,但与其他设备不同的是,它可以与计算机进行无线连接。
在脑机接口的应用上,虽然仍有大量工作和技术难题需要攻克,但是,当我们联想到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对人类进化的想象时,这些技术突破不正是值得期待的吗。
沃林团队目前主要提供临床相关课题设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以及科研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帮助老师们用更高效的方式推进科研项目,借鉴多组学的优势完善课题的丰富度,采纳优秀的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经验助力高分SCI冲刺!公众号【沃林研究院】,欢迎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