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清华|人工智能

开启“南北携手、校地合作”AI新篇章,清华无锡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AIR+IC)在无锡滨湖成立

作者:扬子晚报发布时间:2024-06-06

初夏时节,碧波荡漾的太湖之畔,一场“太湖对话:人工智能+”暨清华无锡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仪式在无锡市滨湖区举办,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产业领袖汇聚一堂,通过展望AI未来、对话AI前沿、发布最新成果,开启“南北携手、校地合作”的AI新篇章,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在滨湖跨越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经济典范区域。

重要嘉宾中,既有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美国国家发明院院士Curtis Carlson、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峰丶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 首席科学家马维英等顶尖专家,也有来自百度、联想、阿里云智能等企业的高管。

清华大学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先锋阵地”,拥有国内最顶尖的科研团队和创新实力。此次成立的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与无锡滨湖“精、美、特、新”的气质禀赋高度契合,旨在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智能底座”,打造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精准赋能的产业高地。

“通过新一轮的‘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滨湖一定能够为‘人工智能+’构建起一个更加完备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真正以‘太湖对话’叩问未来、点燃引擎、焕新发展。”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说。

滨湖开启AI+新篇章

一年前的今天,滨湖区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签订智能产业创新合作协议、共建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开展“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务求实效”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擎画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蓝图”。

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AIR无锡创新中心有AI、机器人、自动驾驶、先进制造等6个技术领域创新团队、约50余名成员,并仍在以每周2人的速度持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5000平方米的载体建设已建成投用,包含办公区域、实验室、功能区域、展厅等。创新项目方面,10个前沿探索类项目已启动,侧重“从0到1”的重大原始创新和“从1到10”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个应用转化项目已开展,涵盖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自动驾驶、隐私计算、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

作为滨湖区重点打造的创新平台,该中心由清华大学张亚勤院士团队领衔,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和智慧物联等研究方向的前沿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推动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等变革性技术和创新产品场景落地转化。

“雄厚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是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选择落地滨湖的关键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无锡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张亚勤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在人才与科研上的优势,背靠清华、扎根无锡、专注智能、面向产业,持续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孵化创新企业,助力无锡滨湖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人工智能经济示范高地。

“滨湖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举全区之力服务保障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支持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诚挚邀请各位院士、专家、企业家近距离感受无锡滨湖的创新创业氛围,为产业发展传经送宝,也期待能与更多合作伙伴,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开发等领域,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耦合融合、蝶变发展。

“全球首款”正式发布

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一个加号的差别,是人工智能从技术本身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革新。

当天由清华AIR联合百度Apollo发布的全球首款支持实车部署的开源开放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AIR ApolloFM,就是AIR无锡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的一次技术突破。据介绍,AIR ApolloFM填补了自动驾驶领域在开源端到端实车部署方案上的行业空白,旨在帮助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快速搭建一套完整的端到端实车系统。

此外,AIR ApolloFM框架具备高度的通用性,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等智能领域。未来,AIR ApolloFM将持续迭代,进一步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在高质量数据生成及高性能仿真领域,利用生成式AI填补corner case中场景仿真、模拟不足的问题,提升数据驱动智能,并通过云端车端协同部署,解决当前无人驾驶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升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能。

处于太湖湾科创带“C位”、拥有无锡最多科创资源,滨湖早早将开拓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主动布局,编制了《滨湖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山水城、蠡园开发区为重点区域,布局多层次人工智能企业集群,聚集了一批人工智能芯片、机器视觉、算力平台、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优质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深度融合发展。

2024年年初,滨湖还发布了十大特色园区,其中锡芯谷人工智能装备产业园、蠡湖未来城AI产业园将聚焦人工智能研发、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元宇宙等产业发展方向,为未来产业留足“生长空间”。

“抢位”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现在,“人工智能+”已在工业制造、医疗、影视、农业等滨湖各个行业领域落地生长。人工智能产业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02亿元,同比增长18.77%,集聚效应初显。

校地“深融”剑指未来

清华无锡研究院在滨湖深耕十余载,校地联动成果丰硕。2012年,市校共建的“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就设在滨湖的蠡园经济开发区。研究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建成了微纳电子与系统芯片、集成电路创新服务平台、能源物联网等37个研究中心,累计孵化引进了卓胜微、慧易芯、沐创、源清动力等高科技企业120多家。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也是校地合作的成果之一。“神威·太湖之光”曾连续四次荣获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第一。

除了清华无锡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滨湖不断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一批与国内“顶流”高校院所合作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密集落地,为“最强大脑”在滨湖筑家。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率先在滨湖区布局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香港城市大学无锡先进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旨在促进相关科创企业与城大技术深度融合。目前,滨湖境内国家级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总数已经达到了19个。

一次次牵手中,蕴含着滨湖向着校地深度合作、向着未来产业发力的“加速度”。清华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嵘希望,创新中心紧跟科技前沿、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千帆竞发,何以为“新”?本次“太湖对话:人工智能+”主论坛,院士们聚焦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演讲交流。

“未来五年内,自动驾驶将成为具身智能领域中最重要的应用”“大模型和生成式AI将在提升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泛化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张亚勤院士分享了自己对大模型发展及潜在风险治理的观点,呼吁必打造网络空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前CEO、艾美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发明院院士Curtis Carlson以“有影响力的创新”为核心议题,强调“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价值创造的模式。”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深度剖析了当前大模型发展的路径,并在展望未来时指出Auto-pilot将改变未来的人类组织构成和就业。

除主论坛外,本次活动还设有3场圆桌分论坛,人工智能领域的教授专家和业内领军人才围绕大模型的发展趋势、AI+产业应用、AI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丁波

校对 徐珩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