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

中山眼科:人工智能有望打破传统眼病诊疗曲线

作者:健康报发布时间:2024-03-30

原标题:中山眼科:人工智能有望打破传统眼病诊疗曲线

“眼科界有一句话,除了丧失生命,没有比丧失光明更加可怕、更加恐怖的事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林浩添告诉记者。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由老龄化引起的“长寿病”和由用眼过度引起的“现代病”是现当代常见的两大类眼科问题。“某种意义上而言,只要够长寿,每个人一辈子至少会得一种眼病。”林浩添说,“实际上,近视也是一种眼病,而80岁以上人群则有很大概率会患白内障。”

幸运的是,随着眼科医学的发展,除了传统诊疗手段之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正在为致盲眼病的大规模早期筛查和精准诊疗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可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即是“探路人”之一。

林浩添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

数百万人的光明希望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期。视觉损伤不仅严重影响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当时,我的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眼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只剩一点光感。” 因为视力丧失,80多岁的黄爷爷大部分时候只能独自枯坐,或偶尔在护工搀扶下步行小段距离。怀揣着最后一线希望,黄爷爷来到中山眼科中心,请求医生给予积极治疗,作为接诊医生的林浩添教授亦决定为实现患者心愿放手一搏,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详细的手术方案设计,黄爷爷终于在术后再一次看清了这个世界的轮廓。

然而,并非所有眼病患者都如黄爷爷一般幸运。白内障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视力损害原因,也是可以通过手术显著提高视力的眼病。据统计,2020年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量已超过3000,对比30年前,尽管这一比例上涨了近38倍,但作为人口大国,在全国不少偏远贫困地区,由于家庭经济、医疗条件或是认识不足等原因,仍有相当比例的白内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构建筛查—诊断—治疗—随访连续型诊疗服务体系。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量达到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规划》特别强调了建设眼科医学高地的重要意义,提出要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中心技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强调,要逐步建立完善“国家区域县”五级眼科医疗服务体系,推动眼科相关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下沉。

事实上,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属委管唯一的眼科专科医院,近年来中山眼科中心的发展与布局,也在朝着《规划》中强调的两个方向前进,即以科技攻关推动眼病防治技术创新,以新兴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下沉。

智能眼科领跑国际

事实上,“领跑”已成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持续扮演多年的角色。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国内庞大的患者基数为眼科医学积累下海量数据,依托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被孵化成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与技术。2017年,林浩添带领团队研发了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诊疗决策平台“CC-Cruiser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平台”, 标志着中国智能眼科开始迈入新的阶段。据悉,该技术可用于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风险评估,并提供治疗建议。

2017年2月,《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并用硕大的英文点题“前途远大的机器学习”,成为当期精选新闻。随后,该项研究又被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旗舰出版物《科技纵览》杂志评为“影响全球医学界的11大AI事件”。

2019年,林浩添团队研发出超广域眼底照相人工智能系统,并率先开设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眼科门诊,与全国5家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眼科门诊合作完成了CC-Cruiser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验证了CC-Cruiser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21年,林浩添团队与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等18家机构联合完成了全球首个眼科多病种人工智能真实世界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这些创新成果转化不仅标志着中国智能眼科技术在医疗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更佐证了智能眼科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更多智能眼科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转化提供了成功范例。

2023年,林浩添团队使用晶状体照片开发LensAge指数作为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年龄,用于自我监测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和死亡风险,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业内专家如此评价:中国智能眼科技术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展现了强大的发展势头,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智能眼科技术逐渐融入眼科临床实践,尤其是为基层医院眼科和人群筛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为分级诊疗提供土壤

为什么要做人工智能门诊?

事实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早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布局。

“传统的就诊流程中,患者需要先挂医生的号,由医生去开检查项目,有检查结果之后再返回头去找医生看检查结果,斟酌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不仅过程繁琐,更受限于医生的个人专业水平与实践经历。但人工智能门诊可以打破人力瓶颈,只要患者能够到达设备所在之处,检查拍照后就可以得到人工智能系统的辅助判断,无需等到医生下一次出门诊,或耗费大半天的精力排队等候。”林浩添直言。

这无疑为医疗资源下沉提供了土壤。

在大城市大医院不断虹吸人才的当下,拥有科技加持的标准化设备大大缩小了城乡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也降低了医师的操作难度。换言之,上述成熟技术在特异度、敏感度、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专家的平均水平,可以为早期大规模筛查致盲眼病和精准诊断疑难眼病提供更多便利。

“实际上,大概有七八成比例的人群眼健康问题,可以通过智能技术和简便设备做出初步判断,少数有问题的患者可以通过转诊获得治疗,这部分人群中,只有10%左右的疑难病患者可能需要专业团队进一步跟进。”林浩添指出,依托人工智能系统等科技手段与现有的筛查诊断技术,在基层实现均质化医疗指日可待。

眼睛是位于体表的器官,通过表征即可判断病情的特性,让眼科成为受益于科技成果最多的医学学科之一。在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中,眼科几乎是进展最好、最快的学科,医疗器械领域亦是如此。

筛查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解决问题。例如,对需要注药治疗的眼底疾病而言,我们团队最新研发的眼科手术和辅助平台可以帮助医生将药更精准地打到视网膜病灶的位置。放在以前,即便是手再稳、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也不可能操作得如此完美,毕竟肉眼是无法像影像技术一样精准跟踪定位的。”林浩添指出。

同时,林浩添亦和记者分享了眼科未来的治疗场景。“这几年我们推出了一款智能巡检车,把现有的智能化设备集成到一辆汽车上。有了这辆车,患者在单位楼下、小区楼下就可以做检查,对于大部分不太严重的疾病,当场就可以给出治疗建议和用药建议,并通过快递将药品寄送到患者手上。”

在患者激增的当下,更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培养更多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充分依托技术力量,让新质生产力打破传统曲线,扩容医疗服务能力。

林浩添确信,未来,眼科治疗必将迎来更加革命性的变化。

文:王依依

辑:杨金伟

审核:孙梦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