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WAFI前沿瞭望|崔振岭:从“科技小院”到多元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活力沃土

作者:爱思唯尔科研医学服务发布时间:2024-10-14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是以“创新农业 共享未来”为宗旨的世界农业盛会,被誉为世界三大农业盛会之一。2024年10月10日至12日,WAFI 2024在北京市平谷区拉开帷幕。值此大会召开之际,爱思唯尔携手WAFI组委会合作推出“WAFI前沿瞭望·对话高被引学者”系列栏目,聚焦促进全球农食系统转型的前沿创新,邀请多位高被引学者,共同探讨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视角、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AI技术的新应用,为农业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创新以及大学未来发展提供前沿洞见和价值参考。

上期我们对话了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领军英才”、2020-2023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崔振岭教授,他与我们分享了立足AI与学科交叉,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本期我们将继续与崔教授探讨,对于国家提出的强化高校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要求,他又是如何理解和实践的?且看崔教授以实际行动写就的育人答卷。

躬耕田野大地的育人答卷

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术团队、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一流的国际声誉,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素。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建设一流大学就缺乏根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培养兼具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既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农业教育面临的关键课题。

“人的变化、人的提升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崔振岭教授重视人才培养,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培养的博士生先后有3人拿到了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去年他的一个博士后更是获得整个农业领域唯一的一位以博士后身份“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其中2人当选为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在学校首次评选的2023年度十大优秀博士后中,崔教授一人独占两元,今年还有四个博士后拿到了青年基金。在人才培养上,崔教授有着独到的经验。

科技小院:

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

为了解决技术应用中的因地制宜问题,推动技术的有效推广,2009年中国农大提出了“科技小院”的模式。这是一个集技术推广、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从生产中来,再回到生产中去”,强调实践与创新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成长。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业生产一线,获取最真实数据和最及时的反馈,学生们往往被要求到农户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们初到田间地头时,面对复杂的农业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甚至因为害怕被农民提问而低头走路。然而,正是在这种挑战与压力下,他们开始主动查阅文献、开展研究、咨询老师,经过一个集成的创新模式解决了问题后,他们便满怀成就地愿意主动与农民分享,这就是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时,对“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这一体会给予了充分肯定。

有了前期大量的“科技小院”示范工作,崔教授及团队构建了区域技术体系及技术应用新模式,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而这种深入基层的体验,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培养了他们深厚的三农情怀。许多学生毕业后依然保持着与村里的联系,资助贫困孩子,与村民沟通交流,甚至亲自到村里看望老人,深厚的感情令人动容。

培养之道:

注重学科交叉和因材施教

学科交叉是推动科研创新的重要途径。崔振岭教授认为,提升学科交叉效率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与鼓励。“我刚毕业时从事田间研究时,一直想把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当时一位学生引入了数学模型,将田间数据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成果。随后,又有一位本科生通过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使技术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尽管崔教授最初对这些新技术并不熟悉,但他通过给学生们传达学科交叉的重要性,积极与学生讨论,并给予了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实现了较好的效果。

在构建科研团队方面,崔教授注重人才的多样性和个性发展。在招募人才过程中,他会放下身段认真挑选,甚至主动给感兴趣的学生打电话,而不是坐等学生上门。他深知,引进人才并非易事,定量指标往往不够准确,因此要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创新意识、创新欲望、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对于已经加入团队的人才,崔教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想法。无论是希望进入企业还是倾向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崔教授都会“因材施教”,与学生共同完成他们的想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育人理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成长的空间,也为整个团队带来了持续的创新动力。

寄语青年:

在事务工作与科研中成长

曾经,崔振岭教授既是学术带头人,也是学院院长,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需要评估学校所处的阶段,制定有益的、具有方向性的规划,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同时临时性的事务性工作也相对较多,一个文件的到来,一件急事的出现,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协调。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崔教授说到。从沉浸在个人学术世界的研究者,到如今需要统揽全局、参与全校科研工作谋篇布局的领导者,这份新职责意味着他要跳出原有的舒适区,不断适应和转化角色。

谈到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崔振岭教授有着清晰的定位和感受。在他看来,自己的创新能力或许已不如年轻人那般敏锐,但要始终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放在首位。他还希望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将科学方向更多地转向产品研发和生产一线的应用,把原始创新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对于青年人才,崔振岭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青年教师压力大,收入整体偏低,有许多不太擅长的事务性工作。他们要尽快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主题,将事务性工作与研究方向有机统一起来,变被动为主动,让事务性工作成为助力,而非阻碍。比如在共同完成项目时可以请教他人,完成企业所需的同类测试时可以综合数据得出一片区域的结论,或者从学术交流中获取的新思想盘活已积累的数据。”

结语

在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征程中,中国农业大学及崔振岭教授等杰出学者,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上不断探索前行,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学术影响力,同时积极拥抱学科交叉与人工智能,培养兼具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为新农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农业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充满了智慧与创新的“数字田园”。未来,在AI等前沿技术的滋养下,而那些怀揣梦想、勇于探索的青年人才,将在这片数字田园中种下最宝贵的种子,在创新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倾听、思辨、洞见

期待通过我们的镜头和文字,与您共话探农业科研领域发展的下一篇章!

学者介绍

崔振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原院长,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农业农村部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从事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施肥研究,在作物高产-水肥高效互作机制,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绿色增产增效大面积落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948项目、国际合作等项目国家重大农业攻关项目。曾获世界粮食奖—诺曼•博洛格安地研究与应用奖(2017),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奖(2018)等。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专家、指南编制专家。

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www.scopus.com)和SciVal科研分析平台(www.scival.com)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崔振岭教授共署名发表同行评议期刊论文161篇(其中31.7%国际合作完成),被11553篇论文引用17479次,h指数为59。篇均被引次数为108.6次,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力FWCI达2.26(1为全球平均水平);超过100次的学术论文共计27篇,最高引用次数达到2338。发表于领域一区期刊(基于CiteScore学科前25%)的达到114篇,占其发文总数的73.1%。2020年以来,崔振岭教授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