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Vista看天下【大胆开麦】栏目的第343个互动话题。
我知道你有很多话,憋了很久了。
但是在这里,不怕杠精的无理对线,反正也对不了线;
也不需要互联网发言的“求生欲”,你只管有理有据地说点实话。
本期话题:有人“精装”,有人关闭,你还玩朋友圈吗?
“26岁的第一天,决定关闭朋友圈了”。
前两天上了这样一条热搜,一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给自己的第一份生日礼物——为自己关上了朋友圈功能。
在朋友圈逐渐演变成一张新名片的时候,有人为了精装的朋友圈努力“预制”,也有人把关闭朋友圈当成自己的礼物。
翻看别人的朋友圈 ,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他的喜好,还能满足本能的、“窥探”他人私域空间的好奇心。
但渐渐地,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关闭朋友圈功能。
他们说,这样可以减少焦虑。
有的人在考研的时候,就关掉了朋友圈。大四的朋友圈,同学们都在奔赴各自的未来,留学、保研、工作的offer截图异彩纷呈。为了屏蔽一些“杂音”、多一些自我关注,有人关闭了朋友圈,一关就关了六年。
不少人觉得自从关了朋友圈,少了很多浮躁和内耗。
以前,在 哼哧哼哧干完活后的休息间隙,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大胆gap”。就 不禁开始复盘自己“如履薄冰”又看似“碌碌无为”的经历;
接着又在想别人的朋友圈是预制、精装?还是真实松弛的随手拍?为什么刚毕业的时候还差不多,现在差距这么大呢?
“做自己就好”,好像是解决此类“朋友圈焦虑”的万能答案。但当真的看到私域空间里的老熟人后,似乎也难避免对比、焦虑的心理状态。
也有人剥离开了朋友圈和生活,不会被红点吸引、也不会刻意关闭页面,无聊就随便刷刷、 打发时间。
自己想发,也不会把朋友圈得到的点赞评论量当作衡量自己生活和社交的好坏标准。
作为私域空间的分享平台,朋友圈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人的新名片。即使大家对朋友圈的定义各有不同,朋友圈也愈发朝着“名片化”、“展示化”的趋势发展。
于是, 有人精装预制,也有人关闭淡出。
那么,
你还在认真经营朋友圈吗?现在刷朋友圈的频率如何?
有没有想要关闭朋友圈的时候?
你最近一次在朋友圈认真地分享大段文字或九宫格图片是什么时候?发布了什么内容?
欢迎在评论区大胆开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