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为什么苹果宁愿在寸土寸金的手机里塞磁铁也不愿意加个屏下指纹?

作者:前数码玩家发布时间:2024-09-25

逛知乎时看到的提问。

仅针对标题的话,大概因为屏下指纹对应的应用和技术有更好的替代品,也就是Face ID。而扬声器及外放音质表现、麦克风的录音质量,以及磁吸式无线充电技术这些只能靠增加磁铁来提升体验了,暂时没有替代品。

这么说起来命题还挺大的,不准备写那么多,只聊一下前者,也就是为何苹果坚定的选择了Face ID作为长期演进方向,而非指纹识别路线后续迭代出来的屏下指纹技术。


Face ID从2017年首次在iPhone X上亮相已经过去了7年了,iPhone X作为当时苹果定义为“面向下一个十年”的产品,也是当年发布会上的One More Thing。

它搭载了超视网膜显示屏(首次引入柔性OLED屏幕打造了真全面屏体验)、原深感摄像头系统、面容 ID(即Face ID)和集成了神经网络引擎(NPU)的 A11 仿生处理器,这几项技术后续的每一代iPhone数字系列都坚定地延续了下来。

iPhone X,发布于2017年

说起来,在Face ID发布之前,苹果是用过指纹解锁的。

虽然安卓阵营最早是摩托罗拉在2011年发布的MOTO Atrix 4G(MB860)支持了侧边指纹解锁,但也仅仅只是用于解锁,而不支持移动支付。毕竟当时主流的海外电子支付技术还是不被苹果看好的NFC路线,作为参考信息,2011年9月20日,谷歌联合VISA等正式推出了移动支付服务谷歌钱包(Google Wallet),用户可通过NFC(近场通信技术)功能绑定信用卡直接刷手机消费。

直到2013年苹果发布的iPhone 5s第一次将指纹解锁与Home键相结合,并在芯片层面应用了ARM的TrustZone架构后,支持硬件加密的指纹支付及其他移动支付方式才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应用层面,作为我们熟悉的电子支付手段,2011年支付宝首次推出二维码支付,并在2013年伴随着“支付宝钱包”App独立上线,“支付宝钱包”增加了卡券功能,并于2013年年中上线了余额宝及保险等功能,2014年才借鉴微信支付的做法将支付密码改为6位密码,并上线了“口碑”的原型功能,提供各种消费场景。

而微信支付发布于2013年8月5日。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电子支付,大概在2013-2014年才开始进行推广,且初期都跟指纹没关系,而是靠支付密码,毕竟当时安卓阵营还没那么多支持指纹的手机,能将指纹用于电子支付的机型就更少了。

但有一个事实是,初期手机上的搭载的指纹都是2D指纹识别技术,简单说就是对手指的指纹拍张照,存下来,需要检测对比的时候再拍张照,对比一下图片上的点位信息。可想而知这种2D指纹识别并不安全。

指纹识别也经历了早期的光学指纹识别(2D指纹)、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RF(射频)指纹识别技术的技术迭代,苹果iPhone 5s当时用的是第三代,也就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性,所以才敢于将指纹识别技术用于移动支付领域,而不单单是指纹解锁。

安卓领域,后来也逐步提升了安全性,直到2016年10月中兴天机7 MAX首次搭载了汇顶科技的活体指纹识别技术,才成为全球首款支持活体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

活体指纹识别实现移动支付安全再升级! - 全球首款活体指纹手机中兴天机7MAX震撼发布

https://www.goodix.com/zh/about_goodix/newsroom/company_news/detail/1170

(来自汇顶官网的报道)

中兴天机7 MAX

安全性的问题解决了,后面就面临着手机的进一步进化,也就是持续提升屏占比,直到“全面屏”概念的出现。

上图中的中兴天机7 MAX,额头和下巴都挺大的,这也是当时的手机普遍所能做到的屏占比。

到2018年,屏下光学指纹技术成熟了,可以商用了,vivo X21是首款搭载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2019年,小米率先在CC9系列上商用超薄屏下光学指纹技术。到2020年,三星率先在S10系列上商用了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而在初期为了弥补屏下指纹解锁在速度等方面体验的不足之处,或者说是为了照顾用户的使用习惯,安卓手机普遍还搭配了2D人脸识别技术,只是这种2D人脸识别技术由于安全性不足,普遍无法用于移动支付。

vivo X21,首款搭载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

但与此同时,部分安卓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在2018年前后也开始追随苹果在iPhone X上首次引入的3D人脸识别概念了,华为Mate 20 Pro、华为nova3、OPPO Find X、小米8透明探索版、vivo NEX双屏版等等。

很可惜的是,安卓阵营由于高昂的成本原因、技术成熟度等原因,终究没有继续坚持下去,并由于前面提到的屏下指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转而纷纷采用屏下指纹技术,极少有继续坚持3D人脸识别路线的。

除开成本和技术成熟度之外,在我看来,这种路线的差异,终究是因为各厂家对人机交互的长期演进方向的判断不一样导致的。


iPhone X是当时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产品,它的几大关键技术持续迭代并坚持了下来,最终演化出了Vision Pro这样的产品。

1、交互方面,我想苹果大概依然追求无感化、自动化的“智能”方向

从交互层面,3D人脸识别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无感识别、自动识别,配合抬手亮屏手势,体验非常丝滑。

而屏下指纹识别,普遍需要抬手亮屏、显露固定的指纹区域、对准指纹区域按下手指进行识别,这期间还需要注意手上不要沾水、不要沾脏东西、指纹没有被磨损等等,想做到无感还是比较难的,尽管有一些广域屏下指纹识别的探索,但还是由于成本等原因,没有推广开来。

这种无感交互还有一个典型的场景,应用加密。

譬如你给一款私密应用设置了密码锁,如果用指纹解锁加密的话,每次需要使用私密应用时,都得进对应的“保险箱”或“私密空间”,指纹解锁后再打开应用进行查看,之后再退出这个空间,甚至还需要记住要用特定的指纹才能解开。交互整体上比较复杂,层级也较深。

而以人脸识别做应用加密的话,就可以做到“千人千面”,在非机主面前自动隐藏应用或内容,外表看不出来,整个系统里也找不到。而一旦以机主的人脸进行解锁,则自动展示隐藏的应用和内容,从而做到系统层面的无感内容切换,以很自然的方式展示不同的界面、应用、内容,从而展示出“两副面孔”。并且这种人脸识别的检测可以随时在后台以低功耗方式默默进行,外界不太容易感知到(除非系统给出明显提示)。这也是一种交互上的天然优势。

2、3D人脸识别技术在iPhone上的长期发展,对苹果后来做出Vision Pro这样的“空间交互设备”做了不少的技术积累。

比如眼动追踪技术,可能我们平时用不到,也未曾在意,但每一次人脸被扫描和识别的过程,已经为目前iOS18上开始采用的眼动追踪等功能默默打下了技术迭代的深厚基础,也最终促成了Vision Pro的发布,它依赖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眼动追踪技术。

当然在此前,苹果其实就已经做了Animoji、Memoji这样的“拟我表情”应用,或者可以称之为未来会用到的“Eyesight”(暂无官方翻译,姑且称之为“虚拟视力”吧)以及"Persona(自影像)"技术的demo产品,吸引用户因趣味而尝鲜,从而继续为技术演进做积累。

3、从“解锁”这一用户体验或者说“软件应用”层面来说,3D人脸解锁可以依赖于A系列处理器中的NPU而不断根据人脸的面部生物特征变化(胡须、妆容、眼镜、耳环等等变化)持续学习和迭代本地识别算法,从而持续提升识别准确率,而指纹解锁就不具备这样的优势了。


综合这些因素看,苹果确实没有必要重新去转战屏下指纹技术了,最关键的可能不是安全性的因素,而是旗下所有产品在“空间化”方面长期技术演进的需要(空间音频、空间视觉等等),以及在人机交互层面的“空间化”演进(例如Vision Pro中用到的手势操作、iPhone上自iOS18 之后引入的眼动追踪等),导致它最终坚持走3D人脸识别路线。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