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楚天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李远兵:给高温行业穿上隔热“羽绒服”

作者:极目新闻发布时间:2024-09-06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推开门,一个圆柱形陶瓷坩埚、一块隔热耐火砖、两袋隔热棉,扑入眼帘,这些耐火材料制品,常年摆在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李远兵教授办公室的显眼处,因为“起身就可以拿到,方便随时研究”。

日前,武汉科技大学二级教授李远兵入选“楚天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他带领团队研制的国内首款超高温隔热耐火砖,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800℃,为高温行业穿上了多功能“羽绒服”。

李远兵

一块浮在水面的砖,把我吸引到“材料”上了

“做科研,首先要有兴趣。”李远兵用一个词概括自己从事耐火材料研究的初衷。

1988年,李远兵高考。原本对医学感兴趣的他,却因一件非常偶然的小事,对“材料”产生了好奇,并决定要“研究”一下是怎么回事。

“我有一个堂哥,当时在老家的工业局上班,那个暑假,我因为填志愿的事儿苦恼。有一天遇见他,他跟我说,‘你可以试一下工业方面的专业’。”李远兵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得一些细节,“堂哥拿出半块红颜色的砖,丢到水池里,砖居然漂起来了,浮在水面上。我以前见过的砖,丢水里,马上就沉底了。那是我第一次见漂浮的砖,就特别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堂哥告诉他,这就是工业材料的区别,而且还给他支招:“如果你想学,武汉就有一个大学,研究‘材料’很专业,你可以试试。”

于是,原本对“材料学”一无所知的李远兵,一开始只想弄清楚“砖头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就填报了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专业,并被录取。

进入大学以后,李远兵很快就弄清楚了暑假困扰他的“一块漂起来的砖”的问题,但他也因此对材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毕业后,李远兵考取本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硕士,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材料学博士,博士毕业留校从事耐火材料研究,直到现在。

“遇到什么问题,我就想弄清楚怎么回事,虽然从事材料学学习和研究是偶然,但随后对它的兴趣,决定了我在这一领域一直走下来。”李远兵说,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一开始是兴趣,最后要靠坚持和创新。

李远兵和学生交流

耐1800℃高温,相当于给高炉穿“羽绒服”

李远兵留校任教后,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和实验室研究工作,第一次把实验室成果变成产品,也很偶然。

“2007年,我们学院一个老师跟我说,河南有一家矿业企业,有一批尾矿需要处理,但企业技术有限,于是找到武汉科技大学寻求帮助,那个老师那段时间比较忙,问我有没有兴趣试一下。”李远兵说,“我一口答应,立即启程去现场,经过试验发现那批尾矿可以提炼隔热棉,于是企业立即行动,当年就生产了30吨隔热棉,让企业起死回生。”

此后,李远兵就把科研的目光投向市场,不断寻找科研成果的应用场景。2023年7月,李远兵团队研制的国内首款超高温隔热耐火砖,在宜兴摩根热陶瓷有限公司批量投产,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800℃,达到国内最高水平。

在我国,多数工业炉的炉壁由保温层、隔热层和工作层组成。每一层根据功能不同,需用耐火砖、隔热砖等不同类型的耐火材料构建。“层层叠加,导致炉壁增厚、蓄热增加,可利用空间减小,能耗大幅上升。”李远兵解释,“就像人在冬天,为了保暖御寒,给自己穿上保暖衣、毛衣、棉袄,虽然暖和,却臃肿不便。”

有鉴于此,李远兵团队花费十年时间,研制了这种能适应工业窑炉超高温的多功能轻质隔热耐火材料,集耐高温、隔热保温、高强度、高抗蚀等功能于一体,构造的炉壁厚度、重量只有原来的80%左右。

“这就好比给高炉穿了一件又轻薄又隔热的羽绒服。”李远兵介绍,这一款产品与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相比,其隔热效果提升25%以上,强度提升20%以上,最高使用温度突破了传统轻质耐火材料瓶颈,达到1800摄氏度,是国内首款超高温隔热耐火砖。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车间

科技工作者要多和一线工人打交道

李远兵拿起地上一块隔热耐火砖,放在办公桌上,饶有兴致地说:“我因为一块水里漂浮的砖学了材料,又因为一处尾矿处理将实验室成果带到生产一线,直到全国首款超高温隔热耐火砖投产,我坚信科技报国和产业报国是分不开的,实验室成果如果找不到应用场景,科技报国也无法实现。”

因此,李远兵让他的博士生经常到工厂“学习”,和一线工人、企业管理者打交道,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然后回到实验室寻找解决方案,再把方案拿到工厂,根据生产情况不断调整,直到达到量产标准,才算“成绩合格”。

“我认为,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教室、实验室、工厂,占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的比例,应该是各占三分之一。”李远兵说,“我以前上过当,有企业提出需求,我们在实验室做出完美的样品,但拿到工厂去,根本没办法变成产品,给双方都造成很大困扰。只有不断到一线‘打磨’,才能把科研成果变成产业输出。”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角

李远兵又拿起地上的一个陶瓷坩埚,这是他们曾经搁置了十年的科研项目,如今已打破国际封锁,实现完全国产替代。

“这是一个冶炼发动机叶片的耐火材料,简单说就是,制作发动机叶片,需要一个容器来装金属熔体,这个容器既要耐高温,又要不和高温金属熔体起反应。”李远兵介绍,早在2009年,团队就在攻关这项技术,但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团队的科研成果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场景。

“直到2019年,我国被国外‘卡脖子’,国内企业出现供应紧张情况,我们立即重启研究,并在一家企业找到应用场景,很快又实现量产。”李远兵抚摸着这个陶瓷坩埚,自豪地说,“现在,我们这款产品,已经实现国产化替代。”

尽管如此,李远兵仍然保持着一个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冷静和严谨。他说,耐火材料本质上仍属于传统行业,主要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核能、航空航天等行业。李远兵寄语有志从事该领域的研究的年轻人,不离开本色和初心,不盲目追“热”,要主动隔“热”,像耐火材料一样做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保暖衣”。

(来源:极目新闻)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