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五山如何练就城市更新“内功”

作者: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4-09-19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内集聚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大院大所。

坐落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轻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行走在位于广州天河的环五山创新策源区(下称“环五山片区”),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圆心,集聚科研重器的“大院大所”徒步可达,孵化器、成果转化基地近在咫尺。

一栋栋老楼,折叠一段段光辉岁月,一个片区,勾勒出“藏龙卧虎”的环五山科创实力。如果把28平方公里的环五山片区看做一个武林,这里云集了高校、科研院所及科创企业等各路高手,各显神通。

而新的蝶变正在发生。近日,记者走读环五山片区,一场以科创要素驱动的城市更新正在加速展开。市区联动、多方发力,广州天河正在对标国内外“城市里的创新区”典型实践案例,探索打造广州城市更新发展的创新示范,以强引导、供载体、机制保障,指引环五山更新发展重点方向,打造“华南智芯”。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郭苏莹实习生李鸿哲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刘力勤

厂房园区悄然蝶变

延续城市文脉再述科研故事

绿荫掩映之间,多样化的办公空间在园区内分布……在东莞庄路上,中创盈科·赛宝科技园成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之一,自升级以来,已蝶变为创业者的筑梦乐园。而其所在的位置,正是中国赛宝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东莞庄所区旧址。

2021年,赛宝科技园与中创盈科集团历史性牵手,助力工信部电子五所老所区蝶变焕新。以创新服务体系为支撑,为入园企业提供品牌增值服务。目前累计引进培育企业超100家,总产值超过30亿元,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深信服科技、精点科技、欣农互联、暨大司法鉴定中心等一批龙头、上市企业。

中创盈科·赛宝科技园招商负责人刘泽武介绍,结合周边丰富的产业创新资源,园区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众创孵化服务。目前园区入驻企业主要集中在农牧、科技、设计等领域,园区正逐步蝶变为设计及信息类科技创新基地。未来二期投入使用后,园区可供租赁面积将超10万平方米。

步入位于龙口东路的凯科·榕合院,传统风貌建筑与现代化楼房和谐共生,从独立咖啡馆、社区篮球馆等商业配套到企业集聚区、生活配套区一应俱全。

这里曾是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所在地,承载着科研与生活的双重记忆。历经近两年的改造,园区于2022年12月开园。两栋古色古香的传统风貌建筑,与三栋现代风格的楼房及三栋温馨的平房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这片约11080平方米的独特文化空间。

在“延续城市文脉,再述科研故事”的改造理念指引下,改造方以精细如“绣花”般的工艺,对园区进行了全面的“换装”活化,既保留了老建筑的历史韵味与建筑特色,又通过新材料、新建筑手法与新功能布局,实现了底蕴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广州来福士设计学院市场推广负责人黄志虹表示:“园区的配套齐全,创意园风格与学校时尚、设计的风格更符合。新校区也是由园区内的传统风貌建筑改造而成。在保留原有工业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透明的玻璃间隔、T台等现代设计元素,空间感更大,环境更好了。”

园区负责人介绍,项目启动初期及改造期间,改造团队多次听取周边居民意见,开展多场社区交流和文创活动,让园区成为一个多元、开放的社区人文空间,一个有质感、有细节、有邻里味、有温度的社区升级亮点,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天河同创汇等旧楼宇将改造焕新,引入新的业态,为科创主体提供服务;五山路与广园路立交工程等项目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区域交通路网将逐步完善……记者获悉,目前,环五山片区的更新发展正加速推进。

大院大所间练就“内功”

产学研融通片区发展提速

日常使用的薄薄纸张,背后也深藏不少科研功夫。

坐落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轻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球造纸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一直稳居前三。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造纸国重副主任徐峻介绍,实验室以植物纤维分离、转化和利用为特色,为解决制约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化学化工基础、造纸工业关键装备研制及系统信息化、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制备等领域中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而不断探索,面向纸业大省广东的企业,深度推动科技成果应用。

国内首台太阳能热水器在此诞生,第一座沼气发电工程由此开创,第一个海岛MW级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第一座MW级波浪能发电平台……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展厅内,记录着40余年来,科创力量敢为人先、勇攀高峰,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斩获的多项“第一”。

大院大所间练就学术“内功”。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这里独揽粤港澳大湾区50%双一流大学、20%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近30%ESI全球顶尖学科。

“如今的五山如北京五道口,已经成为了广州市的科教文化地标。在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五山已经形成了连片浓厚的创新氛围,向粤港澳大湾区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环五山“天河科技创新动力之源”和“华南智芯·科创旗舰”的发展定位、聚焦三个科创核的更新实施,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将一方面从科创产业资源整合、政策措施补强、科创服务平台完善、科创品牌塑造和策源地形象展示等方面强化“软件”系统。

另一方面,加强要素保障和环境支撑,全力以赴推动具备条件的城中村改造、高校院所内部空间改造提升,为科创资源供给载体、营造更好的城市空间,积极推动“1+N”更新发展方案落地见效,逐步兑现环五山创新策源区“高水平创新、高成长产业、高品质生活”的蓝图愿景。

片区发展加速,产学研融通铸就转化效能最高片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所将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地方、民营科技企业参与院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企业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面向产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凝练科技问题,充分发挥研究所的领域和区位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创要素驱动更新改造

“创产城联动”迸发新能量

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环五山创新策源区与广州新中轴(海珠)、广州火车站、罗冲围一起纳入四大片区改造。与其他三个片区相比,环五山片区更新改造有着怎样的特点?其探索又将突破哪些难点?

“从交通的角度来说,高校在城市中有着封闭的围墙,对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知识和技术的中心,具有聚集效应,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辐射力。”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倪阳看来,环五山片区已然成为高校院所的集聚地,其更新改造关键在于破解交通瓶颈问题以及发挥好高校的辐射效应。

“环五山片区中,不少空间存在改造潜力,如长湴村、元岗天河客运站周边。通过高校能量的注入,可能会孵化新的成果。把高校的能量进行联通,让高校科研、技术、知识得到很好的孵化和利用,对社会区域发展形成创新支撑。同时,很多企业可以集聚,和高校一起建立联合实验室。从广州五山链接全球、全国的资源,形成一个跨区域、跨国家、跨行业的资源集聚,汇聚多元的力量,互相激发潜力。”倪阳表示。

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云看来,作为城央创新区的典型代表,环五山立足“策源区”的角色定位,是在广州城市更新四大重点片区中唯一强调以科创导向的更新片区。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科创要素驱动实施更新发展。

“在国际上有个通行的观点是,高校科研成果溢出转化不超过3公里,这一观点也揭示了一个现象规律,就是高校技术创新由自由探索为主的技术供给导向型向市场需求导向型为主转变。”骆建云表示,应用这一规律和趋势,将有助于环五山片区建设若干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环五山与周边珠江新城、金融城、智慧城等区域形成“创产城联动”的功能格局。随着环五山片区更新改造的推进,这里将迸发出足以牵动整个大湾区科创生态圈的巨大能量。

在他看来,环五山目前存在整体科创产业发展引导弱、院校周边缺乏低成本的科创载体、支持环五山的创新保障机制不足等情况。

“环五山可以充分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波士顿肯德尔广场这些典型的‘城央创新区’,聚焦核心区的更新建设,以核心区为据点着力推动‘创产城’的空间融合发展等。对标这些案例,环五山规划至2035年重点供给科创产业载体、增补产业和居住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逐步营造出更符合科创策源地的人才需求与城市形象的空间环境。”骆建云说。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