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细胞功能实验那些事∣细胞坏死性凋亡

作者:小恒学术发布时间:2024-09-24

1.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

        本期小恒带大家了解细胞的另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坏死性凋亡,类似于细胞凋亡的受调控过程,但它表现出与坏死相似的形态学特征。坏死性凋亡最初发现是作为凋亡的一种替代形式出现的,它在细胞无法执行凋亡的情况下被激活。与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性凋亡表现为细胞膜的破坏和细胞内容物的释放,这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典型特征包括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细胞肿胀、细胞膜破裂以及细胞内容物的外泄。从形态学上来说,细胞坏死性凋亡的表现与经典的细胞坏死类似,但是在机制上,它受到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分子的调控。

2. 坏死性凋亡的主要机制      

图1 坏死性凋亡机制示意图[1]

(1)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被TNFα识别激活时,会启动一系列下游信号事件。如果凋亡途径被抑制,RIPK1就会被招募到一个包含FADD(Fas相关死亡结构域)、caspase-8和caspase-10的寡聚复合体中。在caspase-8不存在或活性被抑制时,则RIPK1会进一步招募并磷酸化RIPK3,形成死亡诱导复合体(ripoptosome)。接着,RIPK3会磷酸化MLKL,使得MLKL形成寡聚体并移位至富含磷脂酰肌醇磷酸(PIP)的质膜区域。MLKL寡聚体在细胞膜上形成大孔隙,导致细胞外离子流入、细胞肿胀、膜破裂以及不可控的细胞内容物释放,最终引发坏死性凋亡。

(2)坏死性凋亡还可通过多种途径被激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TNFα、Fas配体、Toll样受体3/4(TLR3/4)的激活。这些信号能够触发RIPK1-RIPK3-MLKL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的破损和细胞死亡。

(3)其他调控因子:除了上述的核心成分之外,还有其他分子参与调控坏死性凋亡的进程。例如,Z-DNA结合蛋白1(ZBP1)在一些情况下与坏死性凋亡相关,特别是在营养应激条件下,它可以通过识别细胞质中的线粒体DNA/RNA来激活RIPK3-MLKL轴,导致坏死性凋亡。

3. 坏死性凋亡的检测方法

(1)细胞形态变化:细胞死亡的形态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需要实时“监控”整个过程才能确认坏死性凋亡的发生。延时视频显微镜能够将单个细胞的形态变化与分子、亚细胞和生化事件相关联,从而检测坏死性凋亡(但此方法成本较高且比较耗费人力)。

(2)抑制和敲除:坏死性凋亡的抑制剂——RIPK1 抑制剂 Necrostatin-1 和 MLKL 抑制剂 Necrosulfonamide 来阻断坏死性凋亡,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反向验证坏死性凋亡的发生。但是抑制剂能在某些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在区分坏死性凋亡和凋亡方面不够特异。因此,需要通过敲除关键蛋白(如RIPK3或MLKL阻断坏死性凋亡),补充抑制实验的证据。

(3)关键蛋白质检测:用WB、IHC或流式细胞仪来检测坏死性凋亡途径中的关键蛋白质如RIPK3、RIPK1和MLKL的变化。磷酸化MLKL(Ser358和Thr357)是最常见的检测蛋白,可确认坏死性凋亡是通过RIPK3介导的MLKL激活。此外,RIPK1/ pro-caspase-8 的高比例也说明了环境有利于坏死性凋亡。

参考文献

[1] Yan J, Wan P, Choksi S, Liu ZG. Necroptosis and tumor progression. Trends Cancer. 2022 Jan;8(1):21-27. doi: 10.1016/j.trecan.2021.09.003.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