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神十九乘组中有两位“90后”

作者:北京日报发布时间:2024-10-30

本报记者 刘苏雅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昨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30日04时27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船箭飞行产品质量受控,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地面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稳定,空间站组合体状态正常。

神十九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和王浩泽组成,其中,宋令东和王浩泽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两人都是“90后”。王浩泽是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也是我国第三位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女性。

我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亮相

此次航天员乘组由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组成。其中,航天员蔡旭哲执行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宋令东和王浩泽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宋令东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浩泽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

更多航天员已经在“路”上。今年5月,我国第四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完成,10名预备航天员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林西强介绍,今年8月,他们入队参加训练。两个月来,相关单位已重点开展了载人航天工程基础理论学习和针对性体质训练,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座谈交流、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他们快速进入新角色、新状态。后续,还将有序开展8大类、200多个科目的训练任务。

“第四批航天员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还要执行载人登月任务。”林西强透露,在训练内容设置上,注重失重状态下生活、工作与健康维护等基本技能,以及掌握出舱活动、设备维护维修、空间科学实(试)验等专项技能的培训。面向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还将进一步培塑航天员从操控飞行器到驾驶月球车、从天体辨识到地质科考、从太空失重漂浮到月面负重行走的能力。

第四批预备航天员中的载荷专家来自港澳地区。林西强说,两名载荷专家已全面融入团队,训练热情饱满,身心状态俱佳,未来肯定会看到他们执行飞行任务的身影。

神十八乘组计划11月4日“回家”

神十九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33次飞行任务。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按计划,神十九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在轨驻留期间,神十九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明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十八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任务后,计划于11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载人航天工程开展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是国家空间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西强表示,神十九乘组飞行期间,将重点围绕《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提到的“太空格物”主题,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研究领域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预计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学成果。

林西强透露,空间站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将向社会公开发布,介绍空间站入轨以来开展科学与应用任务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目前,天舟八号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正稳步推进。总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策,对天舟八号任务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将于11月中旬择机发射。林西强表示,目前空间站在轨物资充足,满足任务要求。

蔡旭哲同志简历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硕士学位。1976年5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2年6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年3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宋令东同志简历

宋令东,男,汉族,籍贯山东曹县,学士学位。 1990年8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中队中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王浩泽同志简历

王浩泽,女,满族,籍贯河北滦平,硕士学位。1990年3月出生,2021年1月入伍,200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中校军衔。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

见面会现场

不到两年重返太空

昨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蔡旭哲、宋令东和王浩泽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时隔不到两年就重返太空的蔡旭哲,是乘组里的“定海神针”。他自豪地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我很幸运生逢一个伟大的祖国,也很骄傲赶上一个伟大的时代。”

“此时此刻,太空忙碌、充实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蔡旭哲说,入选新的乘组并担任指令长,他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本次任务中将有多次出舱活动,乘组在地面做了充分训练,尽力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周全,并梳理历次出舱任务的有益经验。“地面准备越扎实,天上操作越从容。相信有扎实的备战训练,坚实的地面支持,我们一定能直面挑战,安全、顺利、稳妥完成各项既定任务。”蔡旭哲坚定地说。

一定会展示好“90后”形象

乘组中2位新人宋令东和王浩泽都是“90后”。宋令东说:“21年前,13岁的我和同学们坐在一起,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飞天梦想的种子就此萌发。”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离太空最近的天空——成为一名飞行员。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时,他的飞天梦再次被点燃。

“如今,‘神舟家族’的飞天接力棒,从‘60后’‘70后’‘80后’前辈的手中,传承到我们‘90后’一代。”宋令东表示,一定会展示好“90后”形象,将祖国荣耀再次写满太空。

从造火箭到坐火箭

作为该乘组惟一的女航天员,王浩泽备受关注。她笑着说:“我和大家一样,做梦都想去天上的空间站看一看。我想在咱们的‘太空豪宅’里飞来飞去,体会失重的快乐。”

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王浩泽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承担发动机总体设计任务。从火箭发动机设计师到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说,自己的身份在变,但航天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不变。

“从造火箭到坐火箭,从托举飞天到自己飞天,我要深深感谢所有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她说。

本次任务中,她将和队友一起承担空间科学实验和站务管理任务。“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天地一心的默契配合下,我们一定会顺利圆满地完成任务。”

本报记者 刘苏雅

载人月球车方案二效果图。

相关新闻

载人登月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载人月球车面向社会征名

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实施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和天舟九号3次飞行任务,工程将继续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年度飞行标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说,载人登月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全面推进,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将启动。

目前,我国载人月球车方案征集经过了两轮择优。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团队,在创新型和先进性上各具特色,都获得了月球车初样研制合同,并行开展研制;后续,将在初样研制结束时开展比测,最终决定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月球车研制团队。

昨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启动载人月球车征名活动,将持续至11月30日24时。

公告提出,相关命名应在积极正面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载人航天核心价值与相关元素,彰显“中国智造”的良好形象。命名应紧密围绕活动主题,注重单个名称的内涵,考虑其作为我国首个载人月球车的独创性。命名还应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既有中国特色和鲜明的科技与探索寓意,也能代表载人月球车的特征和应用价值。中文名称应简洁凝练,便于识别、记忆和推广,原则上不多于4个汉字且不采纳繁体字、生僻字。

“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林西强说,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等产品,正按计划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相关地面试验。载人前的飞行试验、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科学研究目标和配套载荷总体方案已基本确定,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系统正按计划有序开展研制建设。

“虽然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工作推进比较顺利,但后续研制试验任务艰巨、技术复杂、进度紧张、挑战巨大。”林西强说。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