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WAFI前沿瞭望|崔振岭:立足AI与学科交叉,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爱思唯尔科研医学服务发布时间:2024-10-14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是以“创新农业 共享未来”为宗旨的世界农业盛会,被誉为世界三大农业盛会之一。2024年10月10日至12日,WAFI 2024将在北京市平谷区拉开帷幕。值此大会召开之际,爱思唯尔携手WAFI组委会合作推出“WAFI前沿瞭望·对话高被引学者”系列栏目,聚焦促进全球农食系统转型的前沿创新,邀请多位高被引学者,共同探讨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视角、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AI技术的新应用,为农业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创新以及大学未来发展提供前沿洞见和价值参考。

本期对话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领军英才”、2020-2023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崔振岭教授。作为农业领域的杰出学者,他对建设具有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怎样的见解?他如何看待农业与学科交叉及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今天,让我们走进对话,聆听崔教授的观点。

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农大经验

随着全球局势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国家明确指出,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双一流”高校,中国农业大学正置身于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如何更有效地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不仅是中国农大自身发展的关键命题,也是所有高等学府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流大学:

以引领发展为时代使命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关键技术研发的生力军、国际合作的先锋队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同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共同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不同时代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其共性,都在于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与引领发展的时代使命。

崔振岭教授认为,无论是教育质量的提升,还是基础研究的深化,都是构建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世界一流大学在技术创新方面必须具有突出作用和引领效果。“首先要在基础研究,特别是从0到1、从1到10的关键性突破上发挥引领作用,如果这方面没有做到,就很难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其次,在从1到10或从10到100的关键技术方面,一流大学也应成为主要贡献力量。”

作为中国顶尖的农业大学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在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巴西圣保罗大学四所高水平学府成立了“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A5)”。根据U.S. News公布 2024-202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数据,在农业科学领域,中国农业大学以其一流的学术实力和科研实践成果位居全球首位,基本实现了国家提出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标准。

崔教授指出,未来不仅要在理论基础与科研成果上不断积累、实现突破,更要学会如何影响并带领全球同行共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这应当是一流大学所追求的目标。

应对挑战:国际合作与影响力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对于中国农业大学来说,未来如何进一步向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在崔振岭教授看来,真正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需要有一定的全球影响力,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上,更在于国际科学计划中的参与度与引领度,即在农业领域牵头发起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计划和行动,既服务于中国的农业发展,也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018年,我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吸引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关注,彼时基金会在非洲的许多技术推广项目落地程度并不理想。我们与基金会分享了农大经验,后来通过世界银行资助,启动了中非科技班项目,招收非洲学生来华学习1至2年,然后回国工作1至2年,最终获得农大硕士或博士学位。此外,农大还有其他团队如李小云教授的团队,在非洲推广种植豆类和饮用豆浆的方法,促进技术传播和人才培养,逐渐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崔教授分享道。然而,崔教授也坦言,尽管农大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一些大的国际组织、科学计划中影响力仍有待加强。

这不仅是农大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中国研究机构共同面临的挑战。在WAFI 2024上,即将由WAFI组委会联合爱思唯尔共同发布的《全球高校与科研机构农业与生物科技创新贡献报告》指出,相较于欧洲研究机构,中国研究机构在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率仍有提升的空间。从FWCI(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领域权重引用影响力)这一指标来看,仅通过国内合作和引用的文献,其FWCI值较国际合作文献低1.1到1.7倍,差距达到了约60%。这表明,若要提升学术影响力,加强国际合作将发挥重要作用。

究其原因,崔教授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在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和环保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在农业科研上投入了大量力量。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科研更多关注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而欧洲很多研究则更倾向于探讨科学问题。加之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种种差异导致中国更倾向于内部合作解决问题,而欧洲则需跨国界协作应对挑战。

崔教授强调,要正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我们既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环境法律监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也需要将自身的成熟经验特别是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传播惠及到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农业领域,各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与机遇,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携手推动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

拥抱交叉学科和人工智能

得益于国家科技的进步,中国农业大学在种植业、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等传统农业方面取得了长远发展。展望未来,崔振岭教授认为,一方面,中国农业大学要在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工程等学科上继续深耕,保持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积极扩展,特别是要做一些能够带动新兴产业、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工作。

当前,中国农大正积极推进农业与大健康、绿色发展的融合。例如,在涿州主导建设的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为人类疾病治疗、医药研发、异种器官移植、动物育种等领域提供重要支持;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探索一系列新的原理和技术。“农业领域的学科交叉相对滞后,但随着传统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交叉将逐渐渗透到农业中去。”崔教授表示。

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在崔教授看来,未来农业科技的两大重要领域:一是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二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将推动产业从传统化学品投入为主,转向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甚至以有机物为主的生产方式,从而生产出更高效、更环保的物质。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则为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要真正应用于农业,还需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共同努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基于场景的解决方案

面对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复杂性,特别是大田农业中的管理难题,崔教授指出,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都无法真正实现全过程模拟作物生长以及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涉及大量的运算。要应对其中的挑战,一方面,要将场景融入计算中,将气候、土壤、环境、栽培管理习惯等传统经验进一步转化为基于AI系统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智能装备和机械,实现全过程的智能管理。

“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如果你早拥抱它,你就在推动‘AI+农业’的结合中发挥作用,走在时代前列;如果你不拥抱它,可能最终也会走向它。”崔振岭教授建议,农业科研工作者应尽可能地应用人工智能的思想,通过与AI技术结合,帮助我们实现更高产、资源利用更高效、环境更绿色等一系列目标。

学者介绍

崔振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原院长,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农业农村部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从事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施肥研究,在作物高产-水肥高效互作机制,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绿色增产增效大面积落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948项目、国际合作等项目国家重大农业攻关项目。曾获世界粮食奖—诺曼•博洛格安地研究与应用奖(2017),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奖(2018)等。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专家、指南编制专家。

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www.scopus.com)和SciVal科研分析平台(www.scival.com)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崔振岭教授共署名发表同行评议期刊论文161篇(其中31.7%国际合作完成),被11553篇论文引用17479次,h指数为59。篇均被引次数为108.6次,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力FWCI达2.26(1为全球平均水平);超过100次的学术论文共计27篇,最高引用次数达到2338。发表于领域一区期刊(基于CiteScore学科前25%)的达到114篇,占其发文总数的73.1%。2020年以来,崔振岭教授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