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哲学自学】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

作者:学润班Official发布时间:2024-09-23

      感性确定性

                                                              据先刚本正文第一章

一、见到全貌,仍然无法置评

有些人认为,我们可以 “直面真相,通览全貌”,会觉得,直接的作为对象的内容,其深度和广度都是无限的,事情可以全须全影的展现在自己的面前。但是,这里的真理仅仅是“存在”:我存在着,在看这个事情;事情存在着,我在看。有这么一回事,而这个事情之所以存在,仅仅因为它存在。

也就是说,只有“存在”能够为这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担保,说什么“亲身经历,眼见为实”。它存在——这对感性知识说来,就是本质的东西,而这个纯粹的存在或者这个单纯的直接性,便构成感性确定性的真理。那么,确信也只是一种直接的确信:

一个纯粹的“我”看到了“这一个”。

这是完全不够的。

这一个我之所以确知这一个事情,并不是因为

①作为意识的我在确知这事情中发展了我自己,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开动脑筋去思索这事情。

②也并不是因为我所确知的这件事情,由于它具有诸多不同的质,本身具有丰富的自身关联,或者对别的事物有着多方面的关系。

所以

感性确定性的真理和这两种情况都不相干,自我和事情在这里都没有多方面的中介性的意义:

①自我没有看到多方面的表象,或作多方面的思考。

事情并不意味着的多样性。


二、条分缕析,层次逐渐深入。

一个现实的感性确定性不仅是一个纯粹直接性,而且是纯粹直接性的一个例子。

这里涌有许多差别可以把握,而在这些差别中,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到一种最为关键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从感性确定性的纯粹存在可以立即得出两种所谓的"这一个";

我作为“这一个”我,

对象作为“这一个”东西。

而这两者互相确定,两者都是中介活动的产物:

无论我还是对象都不是仅仅直接地出现在感性确定性之内,而是同时都经历了一个中介活动:

通过一个他者,亦即事情获得了确定性。

同样地,事情也是通过一个他者,亦即我,成为一个确定的东西。

这里的对立很明确。

感性确定性:

① 对象

这一方,被设定为一个单纯的、直接的存在者或本质。

对象存在着,它是真相和本质。

对象存在着,不管有没有被认识到。

② 

我,或者一种知识,被设定为一个无关本质的而且经历了中介活动的东西,这东西并非自在地存在着,而是借助于一个他者才存在着。 

  也就是:

即使对象没有被认识到,也仍然存在着,但是如果对象不存在,那么知识也不存在。

vs

知识只有当认识对象存在着,才会认知对象,所以它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三、考察这个“对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感性确定性里的对象,是怎么一回事?

对象在这里的概念是:

作为本质而存在的东西(而知识只是对于这个本质的认识。知识是表,对象是里。知识是标,对象为本。)

那么,我们对感性确定性发问:你说的那个对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么这个对象,马上可以被把握为“此时此地”。那么,我们说出来的“此时此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会发现,这个“此时此地”我们没法直接把握,而它想要成立,只能通过“这里不是其他地方”和“这个时候不是其他时候”而成立。

所以什么是共相?

共相就是这样一种单纯的、通过否定而存在着的东西,它既不是"这一个"也不是"那一个",而是"并非这一个",就此而言,它既可以是"这一个"也可以是"那一个"。就此而言,共相实际上才是感性确定性的真相。

   我们会同时发现,我们虽然说的是一个共相,但我们根本没有打算说这个共相,我们说出来的根本不是我们想表达的内容,我们用语言亲自反对了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所以,对象和知识的关系,反过来了。

四、倒转的关系,知识和对象的颠倒

本来,我们觉得,“此时此地”就是最本质的东西,而现在我们发现,“此时此地”并不是本质,否定和中介活动才是本质:

通过否定和中介,我们知道“这里”不其他地方,“这时”不是其他时候。而就连“这时”和“这里”,也无法道出真相,我们一说“这时”和“这里”,就意味着否定了。

所以,这里的对象就无关本质了,而“我”想表达的那个意思(意谓),才关乎本质。

之前,“我”所说出来的是真相,而现在,“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真相。

但“我”在此时此刻可以看到这个东西,也可以在彼时彼刻看到那个东西,但两者是对立的。虽然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真相,但这些真相彼此之间也是对立的。

也就是说,现在,只有“我”能够为一切做担保。

但是,我同样也说不出“我”想表达的。


五、我?“我”?

我明明想说的是“我”在“此时此刻”看到的,但这个“我”是一个此时此刻的“我”,而不是那个普遍的“我”。这也就导致,我用普遍的话语道出了“我”的特殊内容,这两者是不相符合的。

如果有人要求科学推衍出、建构起、先天地发现所谓的这一个物或这一个人,并把这当作科学的试金石,那么这是科学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公平的做法应该是,让提出这个要求的人说,他所意谓的是怎样的这一个物或怎样的这一个我。然而要把这个说出来却是不可能的。

(同理,当一个人说,我代表真理的时候,就应该发问:你是谁?你代表谁的真理?你代表什么真理?)


六、感性确定性的整体

现在,“我”无关紧要,“对象”也无关紧要,而感性确定性的整体是最关键的。

也就是说,现在,应该强调的是,“我”去“亲自观察”、“亲自见证”,这个动作本身是关键的。 但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运动,在这个运动里面,“这里”、“这时”都意味着一种否定他者并且折返到自身之内的运动。

因此,“这时”和“这里”的规定性都展开了,它是经过层层的否定才得以确立的:

这时"作为单纯的一天在自身内包含着许多"这时",亦即时辰,而时辰的"这时"在自身内同样包含着许多"这时",亦即分钟,如此以至无穷。

——就此而言,指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运动,它表明真正的"这时"是一个结果,或者说是众多"这时"的一集合。指明"这时"就是经验到"这时"是一个共相。

同样,我所坚持的那个指明出来的"这里",也是这一个"这里",它实际上不是这一个"这里",而是前和后、高和低、右和左等等。同样,"上"本身就是众多位于上方的他者存在,"下"也是如此。那个本应指明出来的"这里"消失在其他"这里"之中,而这些"这里"同样也会消失。指明出来的、被坚持着的、保留下来的东西是否定意义上的这一个,它存在着,但仅仅是因为那些"这里"在被接纳的过程中扬弃了自身。

因此它是许多"这里"的一个单纯复合体。意谓中的"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点,但是这个点并未存在着。当这个点被指明为存在着,指明活动就表明自己不是一种直接的知识,而是一个运动,也就是说,从意谓中的"这里"出发,经过许多"这里",进入到一个普遍的"这里"。正如一天是众多"这时"的一种单纯的多样性,同样,普遍的"这里"也是众多"这里"的一种单纯的多样性。


七、两种批评

当人们诉求于一种普遍的经验时,如果是出于实践方面的考虑,那么这是允许的。按照这个考虑,如果有些人主张实实在在的感性对象具有真理和确定性,那么我们会对他们说,你们应当被遣返回幼儿园。

所以,那些号称不可言说的东西,无非是某种不真实的、违背理性的、单纯意谓中的东西。——如果人们对于某个东西只能说"这是一个现实事物"或"这是一个外部对象",那么他们只不过说出了最最普遍的东西,就此而言,他们说出来的不是这个东西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差别,而是它与它们之间的共性。当我说"一个个别事物",那么我依然是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共相而说出来,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个别事物。

同样,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说是这一个物。即使我以更确切的方式说"这一张纸",但全部纸和每一张纸都仍然是这一张纸,而我说出的始终只是一个共相。言谈具有一个神灵般的本性,也就是说,它把意谓中的东西直接颠倒过来,使之成为另外的东西,从而使之根本不能溢于言表。但是,如果我企图用指明这一张纸的办法来弥补言谈的不足,那么我就从经验中得知感性确定性的真理实际上是什么东西:

我指明,这是一个"这里",它是众多"这里"之一,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众多"这里"的一个单纯集合,亦即一个共相我把它当作一个真相予以接纳,我不再是认知一个直接事物,而是接纳真相,亦即进行着知觉活动。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