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NICEHCK 原道 Small 平头塞体验 - TDS REVIEW

作者:TDS音频体验发布时间:2024-10-09

NICEHCK YDSmall Inner-Ear Earbuds - TDS REVIEW

ナイスエイチシーケー YDSmall インナーイヤー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NICEHCK YDSmall: IV (Recommend)

NICEHCK YDSmall USB-C: V (Excellent)


这是 NICEHCK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三个产品(本文也提及原道酱和原道可欣,如果计入那就是第四个、第五个)。

其实在早先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内容企划,即购买多条不同版本的原道来对比一下听感和佩戴表现。在买回来以后内容排期有些问题,于是陆续都在与群友的二手交易中赠送出去或是抽奖了。在刚刚结束的 SIAS 深圳展,NICEHCK 带来了新的平头产品,除了两种版本工程机的新原道王 EBX25,还有这次我们要讲的原道系列的新产品——原道 Small。其中黑白配色的模拟接口版本来源于展会抽奖,结合新原道王给我留下的不错印象,还是来介绍一下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针对模拟接口 3.5mm 插头的基本版和内置 DAC 与 ADC 的 USB-C 数字接口版本结合地评价。同样,也会告诉你它与原先作为新基础款的原道酱和可换线的原道可欣之间的差别。


包装与配件 | Package & Accessories

原道 Small 的包装相当小巧,甚至压根不用担心抽到奖之后上登机包里塞不下。首发活动还会赠送钥匙链。内部配件比较简单,无论是 3.5mm 版本还是 USB-C 数字版本,都是附带一份贴纸和两对海绵套。原道可欣的包装内则会额外再送一张塑料的卡牌和仿皮收纳袋,当时首发还有吧唧赠送。


设计、佩戴表现与声学结构 | Design, Fit & Acoustic Structure

原道 Small 目前提供了五种配色,本次展示的是熊猫色和茄紫色,其余还有蔚蓝色(与我之前那条可欣同色)、桃粉色和黑曜色。五种颜色全部为纯色,除蔚蓝色以外均没有腔体透明度,不同颜色的表面处理方式也有不同。熊猫色和黑曜色为磨砂质感,其余则是光面。所谓茄紫色其实是紫色绿色的拼接,都有着较高的饱和度,想必能让一些 ACG 爱好者想到什么到处联名的大 IP,但这个显然是没有联动的。做工细节上,比原道无迹、原道酱时期的合模线明显程度有所下降。

原道 Small 跟原道可欣的模具应该没什么区别,这使得它与传统认知中的 MX500 模具比起来要明显小一圈。跟手上的原道酱比起来,原道酱的前腔体直径约为 16.8mm,而 Small 和可欣要更加紧凑,来到 16mm。虽然仅仅是 0.8mm,但会让不少之前只能习惯 PK1 模具的玩家佩戴原道时感受不那么憋胀。

作为平头塞佩戴“天生圣体”,似乎没有什么平头塞是我真正戴不好的,所以我也不太好把自己的经验强加于每个人。所以找了一些不同耳廓大小和耳甲腔造型的人来试戴。至少,对于小耳廓人群来说,多人反馈原道 Small 的耳甲腔佩戴压力普遍感觉是要比原道酱轻一些的。大耳廓人群则没有太明显的佩戴区别,耳甲腔偏浅的依然可能会有脱落问题。这是这个模具造型的问题了。

总之,现在原道 Small 和原道可欣理论上对于小耳廓人群的佩戴会更加友好,但是对于平头塞易滑落人群来说,它的变化不明显。虽然我个人还是不建议这种类似 MX500 公模造型的塞子搭配海绵套佩戴,但是由于原道 Small 缩小了单元体积,进而原先加装海绵套之后勉强能戴好原道酱的那批用户,现在可以试试加装海绵套之后的原道 Small,大抵稳定性有所提高。

原道 Small 沿用了稍早前发布的原道可欣的腔体结构。如果你对于 MX500 公模的造型熟悉的话,那么肯定会对于腔体背部的独立导音腔印象深刻,那也是那套模具最为突出的声学设计元素。原道 Small 和可欣则选择把背部进行了削平,去除了这个结构。而单元背部的开孔,原道 Small 和原道酱的基本一致。平头塞嘛,自然就是没有入耳那种程度的接触固定结构的,它也不会有什么被动隔音和气压平衡问题需要处理。


线材、扬声器配置与功率需求 | Cable, Driver & Power Demand

既然单元外壳直径相较于原道酱缩小了,自然单元的选用也是不同的。原道 Small 搭载的是直径为 14.8mm 的 PEI 材质振膜动圈单元,而原道可欣是直径相同的 PET 振膜动圈,原道酱为 15.4mm 的复合振膜动圈。

原道无迹、原道酱、原道 Small 均无法换线,不过有丰富的线控及插头选项可以挑。原道可欣则是这个系列里唯一的可换线产品,可换线系统基于 0.78mm 2pin 平座结构,母座稍有凸起,相对地,原线的插针也会有略微的凹针结构用来包裹母座外壳。在购买原道可欣的时候,还可以选配标准 2pin 插针的升级线。之前我购入的时候曾经搭配过,那条线会进一步加强可欣的线条突出程度,但是总体依然是原道全系声音最厚、最暖的。

原道过去有型号设计了 USB-C 数字接口版本,原道 Small 自然也有。我手上这条茄紫色的原道 Small 就是数字版本,线上有单键式线控麦克风,按键手感还算扎实。USB-C 数字接口意味着它也搭载了一套完整的数字音频电路,原道 Small 搭载的是科胜讯 CX31993 方案,支持到 384kHz / 32bit 的 Wave PCM 解码,还支持单声道 96kHz / 24bit 的 ADC 音频输入,只是这个麦克风的收益能力有点跟不上芯片的能力了。USB-C 的原道 Small 相较于过去原道无迹 USB-C 版本采用的 ALC 方案会更进一步。一直以来 CX31993 这个等级的方案常被用于各类百元级、百元内小尾巴中,在一条 USB-C 版本售价不到50元的塞子里用上这套方案,至少也是不亏。

针对于原道 Small 的 USB-C 版本,我们也进行了简单的设备兼容性测试,均连接提及设备的 USB-C 口,iPhone 14 则通过 Audirect 和 Astell&Kern 的转接头进行转接。录音码率支持测试基于 Shure Motiv app 可选项。

如果你预算充足,没有真的单纯想把原道 Small 当作券后9块9的玩具,而是真的可能会用它当作听音工具,那么选择 USB-C 版本还是值得的。

阻抗 32Ω,灵敏度 119dB/mW。原道 Small 显然不是一个非常难推的塞子,电脑直推、手机自带小尾巴直推、廉价 MP3 直推……这些都可以轻松满足它的功率所需。另一个角度来说,你也没必要非学某些烧友整一套原道插金砖的操作。虽然我认为它比原道无迹的单元是潜力大一些,但大功率下表现提升也没有一些初烧想像中那么大。

下面的声音描述,我们基于原道 Small USB-C 版本的声音进行,且全程不加装任何耳套。USB-C 全链路数字音频,不涉及推力问题。


声音主观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低频量感不算多,厚度和饱满度也不算充足,弹性不算突出,下潜要比原道酱明显更好。收放速度稍快,残响保留得不多。氛围烘托有轻微的晕染感,没什么浓郁感。原道 Small 的低频显然是偏少、偏薄的,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搭配海绵套是合理的。不过它的低频层次和速度是要比基本款的两代原道要有可闻改进的,它低频还是不多,但是糊的程度要不那么强了。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没有前倾问题,也没有太多存在感。

中频,人声有一定的距离,不会过于贴脸,口型大小比标准稍大。尽管厚度不高,但是原道 Small 在表现人声时还是会更加注重质感表现而非线条刻画,人声线条是偏弱、偏软的。它对于男女声的适应性是相当的,普遍对于非常尖细的声线不太适合。人声频段的顺滑程度中规中矩,同时颗粒感也不算明显。音色渲染是存在的,只是不会让音色过于扭曲罢了。喉音比标准状态稍高一点,气声比例比过去所有我听过的原道都要多一点,听上去层次感会好不少。人声的齿音不算突出,通透程度还不错。

乐器方面,原道 Small 也是更加偏重质感的表现。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都是比较弥散的质感,拉拨弦的细节比原道酱多一些,突出程度也稍高。大提琴的形体感显然是有所弱化的。铜管类的气势感不太够,需要亮感的小号等则有着还不错的基音亮度。木管类的扎实程度稍有进步,空气感并不算缺乏,不是那种精干的类型。乐器的泛音比过去要显得充沛了一些,但是会有点加强过的痕迹。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不高,Snare 收得稍快但是并不是完全干净。镲片类的亮度足够,不会过于刺激。

高频的亮度适中,有一些尖峰存在来增加悦耳度和突出“解析感”,不会有那种“金属感”的溢出。极高频的延伸能力不算出色,滚降略快,但是比原道酱甚至原道可欣都要晚一点。

声场比较开阔,边缘不会有所强调。横向有着不错的距离,纵向也不像过去那么拥挤,但是声音的“高度感”还有所不足,听上去或多或少有点平面化。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中规中矩,在这个价位是没什么。解析能力符合几十块平头的应有水平,但是由于“解析感”有所突出,乍一听你会觉得它是没那么糊了。动态不强,瞬态比原道酱好很多。


总结评价与玩法建议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这个部分主要是对于原道这个产品系列的一点看法,想必原道的受众不太需要我来给出多么具体的购买建议。

原道这个东西吧……其实一直以来我觉得挺尴尬的。首先,这是音频产品少有的成梗的产品,以及它确实实在是太便宜了(基本型号)。另一个方面,不止单一信源以及我长期以来购买的经验也告诉我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一致性是难以达到稍高价位的主流水平的。最成梗的9块9版本原道实际听上去也并不是多么好听的声音。这意味着要给它评分是很难的。如果给它高分,它实在不算好听,但肯定会有读者说那个价钱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如果给它低分,它也确实价格低得可怕,也实现了很多试图极低价解决基本听音需求消费者的设想。KT MARK 长期以来评分是基于对于同一个时间段内、同一个价位段的同品类产品来进行的,非得评的话,9块9的最基本原道在我们体系中是属于0~100元价位段的,这时给原道高分,就意味着对于接近于100元的优秀耳机来说,相当不公平;给它低分,对于原道本身来说也不公平。有很多读者会抱有这样的看法:你再怎么评价,它的价格放在这里,那就都不是缺点…… 那这个论调其实可以套在很多东西身上,比如说某高价手机的性能不符合定位水准的时候会有人指出“这可是第一个全国产高端 SoC 啊”(不算恰当的举例)。这样的讨论会把很多基于同一标准下的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严重削弱。价格低或者具备特殊意义,并不是产品本身不能被客观讨论的理由。

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我陆续用过的不同版本甚至不同厂商的“原道”有十几条,但始终没有写完整文章。

从原道酱这一代开始,原道逐渐成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产品。原道可欣的声音说实话我不喜欢,但是产品本身也是更加完整的。到了原道 Small 这一代,我觉得虽然它的基本款售价也无非就是券后19.9元,但可以作为完整产品来讨论了。即使放到百元内的偏高价位,原道 Small 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既然如此,此时来讨论以下,是合适的,这便是我的观点。讨论了,就把原道酱和可欣一并带上。

对于百元内的这些平头来说,其实没有什么自己换线寻求提升的必要,就单纯选择基本款或者数字版来对应自己需求即可,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原道可欣的换线有点鸡肋。在持有原道可欣期间,我真的尝试过“大力出奇迹”或者是换根很贵的、在其他耳塞上表现优秀的线材,但是由于单元本身和腔体的改变,它的潜力真的就那样,始终没有将其搭配出一个能够达到哪怕是 B70 水平的声音出来。

前不久 TESTV 有一期盲听对比的娱乐性质节目,当时有聊过线材的对比,我把自己在评论区当时对于线材的看法复制过来:“单元和声学结构决定素质上限,线材什么的,是决定了能不能尽可能接近于单元和这套声学设计能够呈现的上限的因素之一。再好的升级线也只能尽可能达到那个100%,而不是突破100%。很多时候线材引入的变化很微小,或者未必可以称之为升级。” 进而,基于实践,给原道可欣换升级线以期实现多么明显的跨级提升,我不认同这个实现的可能性会很高。

产品的定位上,原道 Small 不一样了,虽然从表面上看它的腔体还是像可欣那样背后去除了导气管腔,使得开放程度不会像原道酱那么高,但是它本身也没有那个鼓励你换线去找提升的设计。它的几种 SKU 都是合理的,基本的不带麦版本你买来可以当睡觉塞,带麦版本当个会议耳机或者游戏耳机插电脑,USB-C 版本的音频方案也比较合理,真正对于麦克风 ADC 部分的提升可闻,各种设备即插即用。它符合一个几十块钱耳机应有的易用姿态,且确实还挺好听的。

所以如果你真想19.9元买一条随便听丢了也不心疼的平头塞,原道 Small 没问题;百元内找一条 USB-C 随便插随意用还有一定水平的随身平头塞,原道 Small USB-C 版也没问题。这就是我的建议了。



KingTsui, TDS Studio.

Oct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