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4亿年前地球曾有“土星环” 或是赤道有大量陨石坑的原因

作者:北京日报发布时间:2024-09-25

叶倾城

最新研究指出,大约4.66亿年前,地球周围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环状结构,类似于现今观测到的土星环。后来,伴随着这个环状结构逐渐瓦解,残骸碎片坠落在地球表面,造成了大量陨石碰撞。科学家通过研究地球奥陶纪(4.85亿至4.43亿年前)的一段时期,得出了这个假设结论。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日前出版的《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上。

奥陶纪是地球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也是过去5亿年里最寒冷的时期之一,当时陨石撞击地球的频率急剧升高。为了研究其原因,科学家绘制了21个奥陶纪小行星撞击坑的位置图,结果表明所有的撞击都发生在地球赤道30度之内。由于地球70%的大陆地壳位于该区域之外,研究人员计算后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当于抛21次骰子获得相同的结果。

于是,科学家进行了大胆假设:奥陶纪时期地球可能存在一个环绕赤道运行的环状结构。这个环状结构可能是某颗小行星运行至地球罗氏极限距离时,被地球强大的潮汐引力分解,然后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它向地球赤道投下阴影,阻挡了太阳光线的照射。该研究报告作者、澳大利亚行星科学家安迪·汤姆金斯推测,数百万年来,这个环状结构上的物质逐渐坠落到地面上,造成地质记录中观察到的陨石碰撞高峰,“我们发现,该时期的沉积岩层中含有大量陨石碎片。”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还需要更多证据证明这一假设,但关于地球赤道存在大量撞击坑及那个时期地球寒冷的原因,“远古环”理论是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释。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