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创新热土上的追梦人

作者:河南日报发布时间:2024-09-25

核心提示

是谁在科研人员心中种下第一颗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是什么激励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在2024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本报记者走近我省年轻有为的科研工作者,听他们倾诉心声,讲述自己一步步走上科研道路的成长历程,感受我省在关心人才、培育人才方面的不懈努力。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学术副院长郝国梁:

“搞科研,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在好奇与责任中前行

从小,我心中就藏着对世界无尽的好奇。这份好奇,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我不断前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我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古城开封,人生第一位启蒙导师——我的爷爷,他是一位小学校长,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做实事、讲真话”的重要性。在爷爷的鼓励下,我踏上了科研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本硕毕业后,我选择了继续深造,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博士课程。在那里,我跟随导师开展心脏电生理研究。这是一个充满无穷奥秘的领域,在做心脏传导系统研究时,需要运用先进的软件和仪器来检测和分析心脏的电传导信号。我的学科交叉背景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我能够协助导师开发所需的软件和系统,这份能力让我在读博期间就收到了多个海外工作邀请。

获得博士学位后,我在牛津大学又进行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那段时光,不仅深化了我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对科研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2014年年底,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科研的热情,我回到开封,创办了河南省贝威科技有限公司。

举国创新的浓厚氛围,让我深感自己赶上了好时代。

在家乡,我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与帮助,公司从最初的一人一设备,发展到如今拥有4000平方米现代化实验室和一支由70多名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队伍。

2023年,河南省重建省医学科学院,我有幸被任命为学术副院长,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誉和信任。如今,我们省医科院电生理研究所的研发团队已壮大到40多人,研究方向涵盖与电生理相关的仪器、药物、心脏安全性评价以及神经、眼科电生理等多个领域。

回望来时路,是那份对未知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让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搞科研,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带领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勇攀高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 李晓敏 整理)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电子化学品开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陈辉:

“科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服务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找到自己坚定一生的方向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衣食住行到信息科技,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更是创造新物质的一门科学,每天都会有上百万种新物质在实验室中不断产生,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对我来说,化学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一个忠诚的伙伴,更指引我走上科研的道路,找到了自己要坚定一生的方向。

从小,我就是个不善言谈的孩子,总喜欢埋头干自己的事。唯有在数理化的世界中,我可以自由徜徉,尤其是初中接触化学后,更是被它的变幻莫测深深吸引。

凭着这份喜爱和钻研,我的化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参加了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高考填报的所有志愿都与化学专业有关。后来,我本硕博都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学院,一学就是10年;2014年博士毕业后,我来到省科学院化学所,这一干又是10年。

在跟化学“死磕”的这20年里,我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逐渐聚焦到了电子化学品的领域。

电子化学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包括电子信息、交通、照明、航空航天等。电子化学品制造业更是横跨信息电子与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品种多、技术门槛高、产业更新换代快、产业附加值高等特点。

就比如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采用OLED技术的显示屏正逐渐成为主流。我们的一项成果就是研发了其中的发光材料和功能有机磷催化剂,提高光电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稳定性和材料的合成效率。目前,由相关材料制成的产品已经流入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生产线。

科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服务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飞快的当下,市场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我们持续创新,攻克各种技术难题,为企业和市场创造更大价值。这种感觉就像是在迷宫里寻找一条最佳路线,既有挑战性又让我的人生充满价值感和成就感。

我们团队自1983年成立至今,已经传承了三代科研人。每一盏亮到深夜的灯,都是成员们始终秉持“做人做事,宁静致远”的最佳写照。未来,我们也会朝着自己的方向,始终坚定地走下去。(本报记者 师喆 整理)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宋允允:

“河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里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公平且友好的平台。”

为寻找一颗好种子努力

回想起与科研的缘分,似乎是在我博士求学的那个瞬间——在一个不断重复的实验中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结果,那份成就感到现在依然让我激动不已。

时间飞逝,2023年,我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研究所博士毕业,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做科研。但去哪儿搞科研,一直很犹豫。直到后来了解到河南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切感受到河南对于人才的重视,我和爱人便毫不犹豫选择一同来到他的家乡河南。那时,我来到河南农业大学,加入农学院玉米生物技术创新团队李浩川教授课题组,开始从事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及玉米遗传育种工作。

当时,河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里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公平且友好的平台,只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总会有回报。而且,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在粮食大省做育种,让我感到意义非凡。

这让我想起博士阶段的经历,那时我还在做基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如果理论不能应用到实际,所有研究都将是徒劳无功。

但育种研究不一样,一旦有了突破,找到一颗好种子,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确保粮食供应稳定,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的玉米品种,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寻找一颗好种子,我们一直在努力。课余时间,我都泡在实验室,希望通过研究单倍体自然加倍技术,找到自然加倍的关键基因,并应用到后续的生产中,实现自然加倍,从而节省人工耗费和经济物力。

虽然遗传育种研究过程漫长,但只要想到科研能结出的“未来硕果”,我便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来到河南农业大学一年多,那股子创新的氛围始终包裹着我,带着我一直往前冲。李教授对科研的执着和严谨,让我受益良多;教授们的创新观点,让我很受启发;团队里的老师和同事们分享的好经验,也总能给我新的思路;加上学校各项政策的支持、科研经费的保障,让我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科研之中。

未来的科研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自己会坚定地走下去,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好种子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大地,带去丰收和希望。(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樊雪婧 整理)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三所科研人员赵海雷:

“直到参与具体科研工作,特别是在隧道施工与掘进领域深耕后,我才深刻理解到‘科研为现场服务’的真谛。”

用科技力量解决隧道工程难题

回望我的科研之路,起点似乎定格在了初三的那节化学课。当老师第一次在讲台上点燃镁带,绚烂的火焰与奇妙的焰色反应瞬间吸引了我。从那一刻起,化学成了我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浓厚的兴趣让我的化学成绩总是在班里名列前茅。高中时期,袁隆平爷爷的事迹像一盏明灯,让我深刻理解到科研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造福社会的伟大事业。从那时起,我立志成为一名能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科学家。

进入大学及研究生阶段,我专注于材料科学的研究,那时的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却未曾深切体会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价值。直到参与具体科研工作,特别是在隧道施工与掘进领域深耕后,我才深刻理解到“科研为现场服务”的真谛。这个转变,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机会,力求用科技的力量解决施工中的难题。

在科研过程中,我有幸参与多项重要课题的攻关,从复杂地质条件下新型TBM的研制、长距离隧道施工物料运输智能调度系统的开发,再到黏性地层中盾构掘进泥饼防治技术的创新,每一项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特别是在研发智能调度系统的过程中,我和团队经常在幽暗湿滑的隧道里待上十几个小时,来回步行几十公里,只为获取最精准的定位数据。最终,当我们的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那份成就感与自豪感是任何言语都难以表达的。

一路走来,我的成长离不开政府与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导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很快完成了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政府的各项政策帮扶,不仅为我们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更在精神上给予巨大的激励。几年来,我获得了河南“最美职工”和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这些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

目前,做科研的我处于完全拉满的状态,感觉每天都大有可为。未来,我将把所学的材料知识和隧道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多种结合隧道施工好用的新型材料,为更多“急难险重”隧道工程的高效施工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尹江勇 整理)

记者手记

聚“人才之能” 解“现实之需”

□本报记者 尹江勇

不拘一格用人才,牛津大学博士后郝国梁现已成为省医学科学院学术副院长;争做新时代奋进者,省科学院陈辉研究员迅速成长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心怀科研报国志向,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赵海雷的成果不断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近一线科研人员,倾听他们的成长经历,感受河南创新发展的强劲脉搏。

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河南正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在这里,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每一个创新的火花都能被点燃并照亮未来。

从人才引、育、用、留一揽子政策措施,到顶尖人才突破、领军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倍增、潜力人才筑基等“八大行动”和“百万英才汇中原”,从实行“双线双跨双聘”协同创新,到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河南正全力打造让人才向往、融入、扎根、成长的一方沃土。

3年多来,全职在豫两院院士新增26人;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项目的高层次人才新增1033人次;累计引进博士及博士后1.6万人。河南通过政策引领、平台建设、招才引智、人才培养与激励以及人才服务与保障等多方面的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育人才,强科技,兴河南。这片土地上,“现实之需”与“人才之能”相互契合,中原大地,正在成为怀揣梦想、勇于探索的科研工作者们钟情的家、理想的城、创新的热土。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