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长春新区:人才赋能“工业母机之眼”

作者:央广网发布时间:2024-10-11

普通人的头发直径约为60-90微米,蚕丝的直径约为10微米,而蛛丝可以细到0.6微米。

人眼的最高分辨直径约为1微米。这意味着,在多数情况下,蛛丝很难被察觉。

36岁的高级工程师杨尚和同事们研制的“机器眼睛”最高分辨率可达2.5纳米,纤毫间的变化也能显露无疑。

绝对式光栅尺主要应用于高端数控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之眼”。其主要原理是使用光栅进行位移检测,让机器能够“看见”位置的变化,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从而帮助设备作出“决策”。

杨尚所在的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衡光学”)是长春新区光电产业链中的一环,国内光栅传感器行业龙头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禹衡光学最早历史可追溯到始建于1965年的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是我国最早规模化生产光栅编码器的制造商。

“想买人家不卖。”杨尚说,早前,国内的光栅尺和编码器长期依赖进口,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际巨头长期占据主要市场。为改变“卡脖子”状态,禹衡光学对此进行了专项攻关。

光栅编码器是一个集光、机、电、算于一身的综合系统,从研发积累、生产环境、零部件精度,以及下游零部件精度的配合,各个环节都必须紧密配合。

对于年轻的杨尚来说,他不仅要攻克技术上的难关,还要能忍受住研发工作的寂寞。

“板凳要坐十年冷。”2012年从“中国光学英才摇篮”长春理工大学硕士毕业,杨尚到深圳打拼,后来还是回到家乡加入禹衡光学。

老校长王大珩开创中国光学事业的奋斗故事时常激励着他。在主流光栅尺精度3微米的基础上,杨尚团队突破禁区,将精度提升到1微米。

“我们在此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杨尚说,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瓶颈的突破,将使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化早日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现在,禹衡光学研制的绝对式光栅尺、绝对式角度编码器、金属光栅角度编码器、高精度反射式光栅尺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工业母机和半导体设备配套上“卡脖子”问题,实现在航天、半导体等领域的自主可控。

“核心技术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必须安全可靠。”在绝对式光栅尺取得突破之后,杨尚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立我国光栅传感器领域自主通信协议。这是“头部企业”才有资格去做的事,无论是技术实现,还是用户接受层面都面临重重挑战。

“长春光学研究的积淀和禹衡光学的自主研发给了我们底气,而行业的迫切需求则是动力。”杨尚说,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科德数控等14家中国机床数控系统行业的领军企业和行业上下游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在众多同行的支持下,《用于数控系统的光栅传感器通信协议(NCEC)规范》在去年4月正式发布。这为产业链之间的协同打下基础,开辟了国内数控系统和光栅传感器互联通信协议的先河。

“协议就是标准,大家要遵循相同的标准才能正常交流。”杨尚说,我国自主协议对于建立技术防火墙和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12年,杨尚在禹衡光学从技术员起步,历经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现为公司主管研发副总经理。

作为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显装置分会(SAC/TC132/SC3)委员兼秘书长、吉林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光电编码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编码器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杨尚也获评为吉林省高层次D级人才。

“人才政策的隐性激励作用要远远大于显性待遇。”杨尚说,省、市、长春新区各级人才政策也促进大批新鲜力量加入。

禹衡光学的主导产品光栅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在高端机床领域,其产品与国际巨头实现平起平坐,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其产品行销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作为一名研发工程师,总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杨尚说,当前我国正处在智能制造转型关键期,在与工业强国竞赛的跑道上,没有退路,只有前进。(长春新区新闻中心供稿)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