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对AI污染须尽快拿出有效治理方法

作者:北青网发布时间:2024-10-23

王桂霞

有MCN机构利用人工智能程序日产上千篇虚假新闻,导致大量不实信息在网上病毒式传播;某小说平台账号依靠AI“创作”,每日更新十几本电子书,行文却逻辑不通、辞藻空洞……一段时间以来,AI生成、伪造或篡改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现象愈发普遍,大量粗制滥造、真假难辨的“信息垃圾”,引发了舆论关于“AI污染”的讨论。(10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以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生成能力,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一年来,经济与企业类AI谣言量增速达99.91%。

美国一家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生成虚假文章的网站数量自2023年5月以来激增1000%以上,涉及15种语言。业内专家认为,AI制造的“信息垃圾”产量庞大,且辨别、筛选成本较高,治理难度较大。

“AI污染”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污染了信息环境,降低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还加剧了信息过载和选择困难的问题。

在海量且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面前,人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蒙骗,还会产生焦虑和恐慌情绪,甚至被虚假信息“绑架”,沦为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工具。

此外,“AI污染”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导他们走向错误的信息消费和创作道路。

事实上,自AI生成技术诞生以来,就不断出现使用AI生成虚假新闻、篡改内容的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如有人利用AI技术提供所谓“一键去衣”服务,将受害者的日常照片篡改为淫秽图像并进行贩卖;有人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名人、明星的视频,甚至提供换脸定制服务;国外有人利用AI技术伪造政要人物演讲视频,意图制造各种舆论效应。

如今,身处海量信息时代,“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真”,声音、视频、图像等多模态AI深度伪造的内容,制造出形形色色的虚假信息迷雾。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显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激增30倍。

面对“AI污染”这一数字时代的新挑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AI在内容创作和传播中的法律地位、责任边界,对利用AI进行虚假信息传播和欺诈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监管部门应尽快完善AI创作标准,明确使用AI生成技术创作的内容,必须在显著位置予以标注,并采取区块链等可追溯技术,一旦发现虚假内容、违规行为,必依法予以严惩。

同时,应坚持“用技术对抗技术,用魔法打败魔法”,加快探索应用AI新技术应对AI造假,实现高效识别、预防拦截、追根溯源等,让AI虚假信息无处躲藏。

应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和辨别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受众有效识别AI生成的内容,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还要鼓励和支持高质量的AI内容创作和应用,推动AI技术与人类智慧的深度融合,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信息生态环境。

(北京青年报)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