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电网仿真、预测、调度决策中的AI应用实践

作者:AIoT智慧城市知识库发布时间:2024-09-12

关键词:人工智能 新能源 电网 仿真计算 负荷预测 调度运行 智能决策 电力系统 超算 知识图谱 强化学习 大模型 机器学习 气象预测 功率预测 时序预测 辅助决策


峰会概述



讲义导图


核心内容


01 电网与人工智能:融合与发展



  • 2023年我国电网总装机达29.2亿千瓦。

  • 新能源装机超过10亿千瓦,发展迅速。

  • 国网经营区2023年新增装机2.4亿千瓦。

  • 新增装机量接近美国新能源总装机(2.5亿千瓦)。

  • 新能源发展带来电网安全等巨大挑战。


  • 电力系统运行技术已形成高度可靠基于物理模型的机理分析模式。

  • 国网公司建立基于超算的电力系统仿真体系,指导生产运行。

  • 新能源快速发展导致电网面临新问题。

  • 应对新形势变化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开展电网运行特性和运行控制相关工作以适应新能源挑战。


  • 人工智能技术具备知识发现和处理的优势。

  • 大模型增强了人工智能的知识理解和推理能力。

  • 人工智能技术因黑盒特性而缺乏可解释性。

  • 泛化能力和不确定性是人工智能的局限。

  • 探索将人工智能与具有物理机理的电网结合的可能性。


  • 电网仿真计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 新能源及负荷预测:应用人工智能提高预测精度,支持电网运营。

  • 调度运行辅助决策: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决策流程,增强决策效能。

  • AI赋能仿真分析:开发结合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减少人力需求。

  • 海量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应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挑战。


02 AI赋能电力系统仿真分析



传统电网仿真分析面临巨大学习压力,计算规模已达8万节点以上。

每年需进行四次大规模仿真计算,耗时长、参与者众多。

仿真分析对专家经验依赖性强,限制了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时性需求提高,电网运行方式复杂,增加仿真分析难度。

离线和现有潮流调整结果分析手段无法满足更短周期的需求。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电网潮流调整,提高仿真工作效率。

开发智能算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

应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电网稳定性的智能判别和断面限额计算。

探索AI技术在新能源预测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气象预测方面的改进。

目标是使AI辅助科学计算,最终可能取代传统仿真计算方法,但现阶段重点在于提升现有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03 新能源预测误差及其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数值天气预报准确性存在缺陷。

极端天气下,新能源(光伏和风电)预测偏差大。

寒潮过程中的负荷增长和风光资源减少形成“剪刀差”。

夏季高温时,风电较小导致剪刀差现象。

提升新能源预测潜力方向在于气象预测大模型的应用。


04 气象大模型与新能源预测:精度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华为的盘古、浦江实验室的风乌、复旦大学的伏羲等气象大模型已应用于中央气象台。

气象大模型基于历史气象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进行大规模参数估计。


新型气象大模型计算速度快,可大幅缩短预报发布时间。

使用专用气象大模型能提前十几小时更新初始场,提高预报精度。

  • 盘古气象大模型在某些气象要素预报精度上超越传统数智化模型。

  • 通过多模型融合和关键特征提取,新能源预测精度有提升空间。


复合预测目前显示出平均准确率可达95%以上,但提升空间有限。

  • 精度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以适应保供和新能源消纳的需要。

  • 即便只有1%的预测偏差,在省级或区域内也可能造成百万级别的影响。

  • 传统方法如统计学、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在负荷预测方面仍有改进余地。

  • 时序预测大模型,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大模型应用于时序预测,如交通流量预测。

  • 百度发布预测持续预测大模型,成功优化北京亦庄城区交通灯控制,平均通过时间缩短28%,提升约30%。

  • 时序预测大模型适合且未充分利用于电力负荷预测。

05 AI赋能智能决策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规模扩大导致运行控制需求复杂化。

调度员需熟悉并掌握大量操作规定,但难以完全记住。

华北华中联网长南线事故处理包含19项运行要求。


在大语言模型的基础上研究RAG技术,以调度知识。

将知识向量化,利用内容检索技术减少大模型的不确定性。

限定大模型搜索范围,确保搜索不出错,只可能提供无效信息。

结合提示词工程,通过大模型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当前大模型专业性不足,归纳总结能力有待提高。


  • 未来辅助角色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

  • 大模型能自动识别电网运行变化。

  • 在线仿真分析包括传统机电展示和电子展示。

笔记备忘气象大模型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可将预报时效提高0.6天,精度超越传统方法。

Why: 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What: 大规模参数神经网络模型。

How: 利用历史气象数据进行深度学习。

How Good: 提升预测精度,支持更精准的电力调度。


END


本文内容来自公开网络,文章内标注的“原创”仅指为原创编撰加工之标记,不意味着本平台拥有其版权。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

篇幅原因,仅作部分展示

如需获取完整讲义PDF参考学习,请前往知识星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