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车企的流量焦虑,靠“贩卖性感”解决不了

作者:36氪的朋友们发布时间:2024-10-11

2024年就剩三个月,车市混战白热化,十一黄金周前,股市和房地产的回暖,似乎也带动了汽车市场的热度回升 。 如果这一现象能够持续, 2024年最后一季度车市的销量也能让人期待。

不过,尽管汽车市场向好,车企未来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其急速增长的态势也带来了一些反噬。如9月份奇瑞车展上演的车模大尺度动作事件,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车企营销团队的流量焦虑。

图源|微博

车企卷性感营销久矣,包括今年5月的汽车直播间多次展示女主播裙底事件,其实都体现了“香车+美女”的营销模式根深蒂固,人们对卖车也还停留在打“美女牌”的认知。然而车企的擦边营销,是否还符合当代消费者潮流,解决企业的核心问题?

早在2015年干露露事件就引发上海、北京先后提出禁令,当时的露肉尺度远比今天离谱,但其影响力远没有像如今一样,引发大众对“性感营销”的反感浪潮。

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消费价值观演变和社会审美升级迭代的结果。从2000年私人购车进入狂飙时代开始,汽车消费群体从精英迈向大众,且趋向年轻化,而大众消费价值观也从过去的崇尚身份感到崇尚个性、并出现寻求精神价值观共鸣的特征。与此同时,社会审美在互动性极高的网络世界里不断碰撞,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审美,性别平等、社会责任等消费议题也被更大程度关注。

消费价值观演变:从崇尚身份感到个性、追求精神共鸣

先来看 下汽车行业的受众群体画像。比如 奇瑞 ICAR系列 定义 为 “年轻人的车”,定价也相对亲民,像新品iCAR 03就在10-15万之间。

图源|易车

据公开信息,“为年轻人造车”是植入奇瑞iCAR团队的DNA的口号,可见,品牌要瞄准的消费群体是年轻一代。

抓住年轻消费群体无疑是有潜力的。2023年汽车之家消费调研最新数据显示,意向购车用户中,35岁以下年轻消费者占比已超四成,其中,26-30岁年轻消费者同比增长最为显著,为8.3%;而36-40岁意向用户占比下降较为明显,同比下滑3.9%。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购车意向客户年龄结构年轻化,3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正是众多车企的未来。

购车意向用户年龄结构变化

但这部分年轻消费群体为什么不买账?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35岁以下的这批用户,正是成长于互联网、信息发达的一代人,其消费价值观截然不同。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物质资源丰富、家庭资源独享、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因此在消费上悦己、尝鲜、个性化等特征尤为明显。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提出的四个消费社会阶段引发共鸣:从重视家庭的第一消费,到追求奢侈品的第二消费,以及崇尚个性的第三消费,再到重视环保、乐于共享、追求内心充实的第四消费时代。

消费社会历史进程的脚步是相似的,参考日本社会和欧美国家的消费社会阶段划分,目前中国消费社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演变共性:如第三消费时代崇尚个性,并出现了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

早在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就指出,当代中国消费文化显现出个性化倾向,社会生活不断增长的个人自由和空间,使消费行为更为个性化,生活方式的异质性也随之增长。

个性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买这台车,是自我标签。

过去人们买车,有身份感层面的考虑,香车+美女之所以营销得通,是因为其消费群体对“买了它就能成为拥有她的人”的营销信号是接受的。但现在的购车群体,其消费心理却是“成为他/她”,是自我标签。

回顾汽车百年消费市场,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心理转变。

在生产社会中,汽车最开始只能是贵族阶层享有,直到迈入消费社会,车模这一职业才开始出现。世界上第一个汽车模特是英国女演员莉莉·兰特,出现在20世纪初的瑞士日内瓦车展,她的职责更多是向观众们普及汽车的使用方法,以及功能展示。

19世纪末,英国女演员莉莉·兰特里为汽车拍摄照片

从更多老照片可以看出,20世纪初的车展模特打扮得很时尚,但穿着相对保守,姿势也无外乎伸手轻扶车门,或坐在驾驶舱内,看上去非常庄重优雅。

可见,车模最初跟性感并不沾边。直到消费社会来到了第二阶段,商业社会发展,汽车广告出现,如雨后春笋的车企们争夺注意力,“性感车模”战术才正式开始。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性自由思潮的盛行,汽车模特更加大胆地走性感路线。如1961年的美国底特律车展,就用“泳装选美”的噱头引起大量围观群众,一众比基尼小姐成了全场目光焦点。而1971年,英国伦敦奥林匹亚车展上,汽车模特的尺度甚至进一步加大,展台上一位“无上装”女模特吸引了无数镜头。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也是和西方相似。2000年前,中国汽车消费还是以集团购车为主,麦肯锡关于中国车市发展趋势的研讨会认为,中国仍是以公务购车为主的市场,当时基本是没有一家车企是为中国人造车的。直到同年10月,十五计划为私车消费开启绿灯,国家鼓励汽车走进家庭,面向私人消费的汽车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市场。

从2002年开始,中国车市进入家用车井喷年代,虽中间有反复,但是年均超过10%的增长是习以为常,尤其是2006年,全年推出100多款新车,平均3天一款。在成都等消费型城市,许多月收入3000左右的家庭都会去买一辆车在周末出去兜风。

可见,新世纪是汽车狂飙时代,私人购车开唱主角。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国人的奢侈品购买欲望快速增加。据Bain&Company调查称,2012年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消费者占全球奢侈品销售份额的四分之一,而美国消费者仅占五分之一。新世纪12年后,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首次超越了美国奢侈品消费者,成为全球首奢。

奢侈品消费心理放在汽车消费市场上息息相关,加之当时购车群体大多是财富、地位都处于高位的男性人群,车在某种程度就是一种财富、地位的象征。于是,和西方汽车营销手段一样,给出“买了这台车就能成为拥有车模的人”的暗示信号,就是车企们隐性的营销策略。

时至24年后的今天,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大量公开数据可以看出这部分群体的消费心理,不再是从身份地位感出发,而是从悦己、独特等消费价值观出发。尽管这些年面临疫情的环境变化,大众消费心理可能变得谨慎、理性,但主流里追求悦己的价值观并没有改变。

在注重自我表达、愉悦自己的年轻消费群体中,买一件物品不是在彰显身份,而是在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关键是他们还出现了第四消费社会阶段的特征:消费焦点由物质转为心灵上的共鸣,即消费者透过购物去突显自己的价值观。

那么在崇尚个性,追求价值观共鸣的消费者心中,大尺度又怎么可能是自我标签,怎么可能形成精神层面的共鸣呢?

人人互为美学主体,社会审美迅速升级迭代

要理解价值观共鸣、精神消费等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就要关注当代社会审美的变迁。

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在《北大金融评论》有文章指出,我们当下正在经历丰裕社会,需求很难被实用性、功能性所驱动,而是会被那些非物质的感受,比如是否够美、够独立够充分表达自我等所驱动。

换而言之,新一代消费者对美、个性这种抽象的东西有自己具象化的理解。因为有了理解,所以才会有追求。因此,车企们瞄准的用户群体,是一群对美有基本认知和追求的群体,而他们处于一个人人有话筒的时代。

什么才是美?

1917年,美国实验艺术家杜尚的艺术作品,取名为《泉》的小便池的走红,它成为一个标志和隐喻:标志着反抗和粉碎传统美学的开始,隐喻人类社会物之美是个可以被随意定义的物件。

所以,性感也可以是美,柔弱可以是美,但有力量感、强壮也可以是美。对每个个体而言,美是不同的感受。

在今年的车展上,其实除了性感风车模,还有很多种车模引发关注,如“女高管风”“中性风”。

图源|小红书截图

图源|小红书截图

可见,部分车企已经觉察到一丝敏感的信号:当代大众审美进入多元化的时代。

从2013年移动互联网元年,人们开始拥有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到后来短视频APP发展,再到现在小红书、抖音平台,日活10亿,新媒体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人们线下的时间已经不可避免地分给线上,展示自我生活和观看他人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每个人既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实践者甚至是复制者,同时也成为美好生活的鉴定者、欣赏者、批评者甚至是漫骂者。

在这个互动性极高的世界里,人人都互为主体。于是,有关美的生活的叙述不再被专家与学者或者特定群体垄断,它被不断细分,形成了具有社会分层意义的文化区隔。

有人曾这样生动地形容,在一个圈子里公开的认知,在另一个圈子可能从未听说。无形的墙隔开了一个个人群,大众审美的差异渐渐拉开,也逐渐变得多元化。

美学主体多元化正是促成审美差异化的重要因素。通过移动互联网,人们对美的生活的认识与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审美体系也变得多元化,过去单一的审美体系正在被解构,而不同的消费文化撞击带来了审美重塑的时机。

她经济崛起,营销手段和社会责任不能唱反调

除了美学主体多元化,她经济的崛起也是不容小觑的消费信号之一。

在今年众多国际车展上看到的多样化车模,其实可以看出,车企们开始关注女性群体的消费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女性车主数量逐步增加,女性消费群体走上大舞台,她们买车的意向并非是作为附属意见,而是真正的为自己买车,小红书上#女生的车话题浏览量达9.2亿。而根据近期小米汽车数据中心的数据,女性车主的占比预计达到40-50%。

图源|小红书截图

当下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开始反击过去那些作为客体位置上被凝视的“美”。这次事件争议点并非是车模穿衣多少,而是其大尺度动作击中了一个过往审美体系里的诟病——把女性摆在客体位置供人观赏。

参考《人体美丽史》上关于人类多元化审美变迁的叙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由的差异性’,力图塑造多元化的性别形象——男人可以美丽,女人有权强壮。随着这种自觉的身体塑造,传统的主体/客体分野也被逾越——女性不再仅仅是被观看的客体,更是自我观看和相互观看的主体。”

在阐述多元化的文字里,其实也夹杂着人们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和重构身体美学。因此,随着当下审美多元化,女性话语权越来越重,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试图将女性放在客体位置被凝视的营销手段,注定违背消费伦理、社会责任感等议题,在挑衅和试探中,翻车的几率大大增加。

由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相对急剧,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从90年代开始,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日本消费社会110年的历程,四次消费观念的转变其实就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因此,现在我们所处消费社会的特征较为复杂,发达国家的不同阶段特征甚至是同时发生在中国消费社会。所以,如果想读懂消费者,最好的方式是互动。比如小米,作为消费者洞察做得细致的企业,其入局造车之所以能掀起营销浪潮,其实和它是需求导向发展起来的企业基因有关。

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雷军通过直播与用户互动,并在此前已经布局短视频账号。大佬流量只是表面因素,真正成功的是其品牌非常关注消费者互动,而背后更是将互联网产业链和工业产业链融合,把性价比做到极致,也是其成功出圈的原因之一。

如今,尽管中国消费社会尚未完全迈入所谓的第四消费时代——精神消费阶段,但历史的脚步抵挡不住,一些微妙的消费心理变化足以让车企思考,做什么才是未来。

参考资料:

《南国学术》(澳门)2014年第4期:身体,性别与西方审美文化的分野。

人民论坛: “双循环”格局下消费的阶段性特征研判。

佟新: 消费社会中文化审美的异化与重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着陆TouchBase”,作者:Canamy,编辑:国佳佳,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