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数量关系难点解读(2)诱导性叙述,「语言的陷阱」

作者:最后的遥远发布时间:2024-09-24

【2024国考,正确率33%】某企业招聘笔试参考人员均来自甲、乙、丙三所高校。笔试结束后,在进入面试的100人中,来自甲高校人员占比从笔试时的50%下降至当前的40%,乙高校人员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丙高校的有50人。

笔试时来自甲、乙、丙三所高校的人员比例是多少?
(A)2:1:1
(B)2:3:2
(C)3:1:2
(D)3:2:1

这道题有意思的点在于,题目的叙述很正常,选项的比例也极为简单(只有1、2、3这种最基本的数字),但正确率却很低——也就是说,这又是一道「表面看上去不难,但某个方面难度极高」的题目,非常值得针对研究。

分析题目:

某企业招聘笔试参考人员均来自甲、乙、丙三所高校。笔试结束后,在进入面试的100人中,来自甲高校人员占比从笔试时的50%下降至当前的40%,乙高校人员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丙高校的有50人

读完后不难发现,这道题有些「别扭」,似乎不那么好懂;但进一步分析后,会发现这道题极为简单,简化「进入面试」后的情况可快速得出答案,即:

【简化后】进入面试100人,甲占40%,丙=50

一眼可看出甲=100×40%=40人,乙=100-40-50=10人,即乙面试占10%,笔试占10%+15%=25%

即笔试时:、甲=50%,乙=25%,丙=100%-50%-25%=25%
→甲:乙:丙=2:1:1,A选项正确。

通过这个计算过程,可以发现本题绝对难度并不高,甚至可以说计算难度≈0,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都能轻松做对,那么本题难点在哪儿呢?

答案是:诱导性叙述——或者说,「语言的陷阱」。

这道题的文字介绍,完美符合正常人阅读顺序,大家日常生活遇到的99%以上的信息也是类似结构,但它偏偏不符合本题的解题思路。

拆开题干分析,发现情况如下:

【做什么事】某企业招聘笔试参考人员
【来自哪儿】均来自甲、乙、丙三所高校
【做完第一件事后,下一件事做什么】笔试结束后进入面试
【下一件事的具体情况】在进入面试的100人中,来自甲……来自乙……来自丙的情况分别为……

不难看出,这一叙事流程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解题的思路却是:

从下一件事(面试)入手→反推上一件事(笔试)的具体情况

也就是说,本题的「解题逻辑」和「阅读顺序(即看似「正常」的叙述逻辑)」恰好相反,使得理解题目的难度明显增加。

可不要小看这个「相反」带来的影响。在考场上,绝大部分题目都是按照正常阅读逻辑来解析的,这里的「绝大部分」不仅包括行测的其他板块,也包括申论和面试,甚至包括高考、研究生考试在内的绝大部分题目。

在不知道题目的具体情况(或者说,出题人有多大「恶意」)时,考生只能按照正常的顺序来解析,比如「设笔试总人数为x,来自甲、乙学校的人数分别为y、z」,然后列一大堆方程式后,才发现根本不可行。此时再回头想「反推」的可能,一是耽误了时间,二是可能打乱了思路,导致原本能做对的在紧张之下都做不对了。

因此,各位小伙伴一定要树立一个「最新的公考行测真题(可大致理解为2020年之后),数量关系题很可能不按照阅读顺序解析」的概念,带着这个概念去做题和没有这一概念的考生相比,至少每道题能节约1分钟以上的时间。

这道题(也包括所有数量关系题)的正确阅读解析思路为:

某企业招聘笔试参考人员均来自甲、乙、丙三所高校。笔试结束后,在进入面试的100人中,来自甲高校人员占比从笔试时的50%下降至当前的40%,乙高校人员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丙高校的有50人。

删除线划掉的内容,都是要主动过滤掉的,过滤之后大脑可以专注思考具体数据,从而更容易找到正确解析式。具体情况为:

「某企业招聘笔试参考人员均来自甲、乙、丙三所高校」

这是毫无作用的废话,只需要记住「甲乙丙」这三个字即可。

「笔试结束后,在进入面试的100人中」

这句话有用的只有「100人」这个数据,同时它还帮我们进一步排除了上句话的作用——「从笔试到面试的淘汰、选拔过程」只字未提,意味着我们做题时根本不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100人中,来自甲高校人员占比从笔试时的50%下降至当前的40%,乙高校人员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丙高校的有50人」

这句话毫无疑问是解析核心,有多个数据和对应关系。但是,此时也不要急于下手,注意「磨刀不误砍柴工」,还需要进一步简化。推荐各位小伙伴把简化后的情况写在草稿纸上或试卷旁边,方便又直观。

「来自甲高校人员占比从笔试时的50%下降至当前的40%」简化为「甲:50%→40%」

「甲高校人员」「从笔试时」「当前的」都是干扰正常思路的复杂表述,「甲高效人员」直接简化成「甲」,「占比从笔试时的50%下降至当前的40%」直接用箭头表示。

「乙高校人员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简化为「乙:x%→(x-15%)%」

从后面的解析过程可知,这个式子其实用不到,但是在阅读的时候还是要列出这个x%,因为非常直观,而且只需要在草稿纸写几秒钟就可以,浪费这几秒钟没有问题。

注意「上升了10个百分点」「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种表述尽量统一成「+10%」「-15%」,这样看起来更直观。

「丙高校的有50人」简化为「丙:y→50」

同理,这里列出y只是顺便列一个未知数,其实用不到,但是花这几秒钟是值得的。

当我们把:

甲:50%→40%
乙:x%→(x-15%)%
丙:y→50

且结合:

笔试时,甲+乙+丙=100

这一数据,可以一眼看出甲=40,乙=100-50-40=10=100的10%

即乙面试时=10%+15%=25%,再反推丙=1-50%-25%=25%,就得出答案了。

「出题人利用阅读习惯和思维惯性,误导考生采取错误的思路解题」是近年的新趋势。

西瓜个人观点:在公考整体难度越来越高的当下,在这一趋势不会有变化,而「数量关系」就是重灾区——以本文这道题为例,其绝对难度不超过小学三年级,但出题人略施小计就让考生的正确率只有三分之一。

因此,各位小伙伴一定要提高警惕,在做「数量关系」时不要盲目沿用通常的阅读习惯,而是要尽量通过简化找到关键的数据,从而快速锁定正确思路。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