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算力热潮席卷全国,智算中心能否破解盈利密码?

作者:神经童非童发布时间:2024-10-29

热火朝天的算力赛道:上市公司的算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迅速拓展,算力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在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强大的算力支持变得不可或缺。在此背景下,AI算力中心的建设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引发众多上市公司的激烈角逐。

2024年初,亿田智能、浙文互联、天和防务等五家上市公司宣布建设智算中心,向客户提供算力租赁等算力服务。随后,航锦科技、安诺其、人民网等公司也披露了算力加速、管理、定制服务。到了3月,宁夏建材、旋极信息等六家公司加入战局,推出AI裸金属、GPU服务器租赁等产品。接下来的几个月,协创数据、纵横通信等十余家公司也宣布“跨界”进军算力租赁市场,这一趋势在9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速,无问芯穹(Infinigence AI)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0亿元。

这一热潮的背后,是大模型参数规模的持续增加对AI算力基础设施提出的更高要求。AI智算行业蓬勃发展,算力中心建设加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246 EFLOPS(FP32),智算同比增速超过65%。这一增速不仅体现了市场需求的旺盛,也预示着未来算力市场的广阔前景。

然而,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骆仁童博士指出,尽管算力需求巨大,但现有类型的智算中心往往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配性问题,即算力中心的资源配置与用户需求不匹配;二是性价比问题,即智算中心的供应价格过高,导致用户使用成本增加,影响了算力中心计算的连续性。骆仁童博士认为,智算中心的高成本不仅限制了其计算服务的连续性,也制约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在这场算力争夺战中,上市公司的积极参与无疑为市场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如何实现算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些问题都需要行业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思考和解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明确,我们有理由相信,算力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遍地开花的算力中心:效果参差不齐

在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的建设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超过100个城市已经或正在建设自己的AI算力中心。这些项目不仅遍布一线城市,也覆盖了许多中小城市,几乎覆盖了全国各个角落。然而,这种广泛而密集的建设热潮背后,隐藏着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供需错配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城市在建设AI算力中心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地的产业需求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这导致一些算力中心虽然建设完成,但却缺乏足够的用户群体来使用这些资源,算力中心的资源空置率高,难以充分发挥其效能。同时,由于缺少直接的用户群体,算力中心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反馈机制,进而影响其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其次,地理位置的选择也是影响算力中心运营效果的重要因素。智能算力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其提供方式主要依赖于网络连接而非物理位置。因此,从理论上讲,AI算力中心并不需要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建设。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选址时忽略了实际需求,盲目追求政绩工程,最终导致资源浪费。

此外,优惠模式的可持续性也是算力中心面临的挑战之一。为了吸引本地AI企业使用算力中心,不少地方政府采取了算力券和优惠政策等措施。然而,这些优惠往往具有时间周期限制,且难以覆盖所有企业。长期来看,算力中心仍需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销售。因此,依赖政策优惠并非长久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算力中心的运营难题。

能源与环境压力也是制约算力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极高,与现有的大数据中心在资源消耗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如果忽视这一点,盲目建设新的算力中心,不仅会加重当地的能源负担,还可能引发环保问题。因此,从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将AI算力中心布局在现有大数据中心周边,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才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最后,随着全国算力一张网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AI算力资源将实现更加高效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这一趋势意味着各地政府无需再单独建设算力中心来满足本地需求,而是可以通过接入全国算力网络来共享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这将大大降低各地政府在算力中心建设上的投入成本,并提高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我国各地竞相建设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供需错配、地理位置选择不当、优惠模式不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压力以及全国算力网络趋势等多重问题。为了避免投资浪费和算力资源浪费,促进AI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以及行业组织共同努力,加强规划和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算力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智算中心的盈利之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智算中心的建设似乎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但这些耗资巨大的项目究竟何时能够回本,又如何实现盈利,成为了一个复杂且难以预测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我们需要认识到,智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其回收周期通常需要数年时间。

智算中心的成本回收期一般是五年左右,但由于算力市场变化迅速,加上电费、运营等其他成本,实际的回收期可能会更长。如果能找到大型企业使用,比如头部大厂,回本时间可能会缩短至三四年左右。然而,这样的合作伙伴并不总是容易找到,许多智算中心在初期往往面临较大的运营压力。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骆仁童博士指出,智算中心的运营方应该制定长期规划,这不仅包括硬件投资和维护成本的预算,还应该包括如何降低最终用户的使用成本,以及如何培养和扩大应用案例,逐渐扩大覆盖行业。通过这种方式,智算中心可以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客户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盈利。

为了破局,智算中心需要在运营策略上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灵活的算力租赁方案来吸引客户,比如按需计费、动态扩容等服务,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智算中心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提供算力资源支持科研活动,这不仅能提升智算中心的社会价值,还能为其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智算中心还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增加收入,例如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应用开发等一站式服务。智算中心需要构建一个开放、集约、普适的生态系统。这意味着智算中心不仅要服务于特定的行业或领域,还要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搭建开放的平台,集成各种开源和生态的AI开发工具,促进大模型在行业内的工程化落地,智算中心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稳定、高效的算力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盈利。这些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更高效地利用算力资源,同时也为智算中心创造了额外的盈利点。

综上所述,智算中心要实现可持续的盈利,需要从市场定位、服务模式、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以及生态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通过这些措施,智算中心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最终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欢迎点赞和分享哦!~~

免费电子书:结构化思维 | 荆棘商途 | 年度十词 创新企业案例 | 区块链金融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 骆仁童主讲课程

人工智能:《AI趋势》《ChatGPT》

数字应用:《区块链》《元宇宙》《大数据》

数字中国:《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智慧建筑》《智慧交通》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转》《零售业数转》《中小企业创新》

产业数字化:《烟草数转》《银行金融科技》《电力能源互联网》

宏观与趋势:《数字经济》《2024宏观》《双碳》

思维与技能:《数字化思维》《组织变革》

创新与创业:《创业导师》《商业模式》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