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明朝和欧洲强国的简单比较

作者:以礼待人1发布时间:2024-10-20

从经济方面来看,明朝为什么没有进入工业革命,为什么长期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下面是论文《明代GDP试探》的截图:


该论文认为:在明代经济结构中,农业在总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90%左右,这一比重高于库兹涅兹提出的不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之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为70%的最高水平,明中期以后,虽然手工业和商业有所发展,但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没有超过20%,这与工业革命前农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到40%形成鲜明对比。上述事实说明,明代中国是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政府收入也主要来自农业。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明代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稳态的农业社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技术革新。
明代政府规模虽然不大,政府部门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在3%到10%之间,但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宫廷的奢侈性消费和军费开支,明中叶以后军费支出占到了中央政府支出的60%到90%,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上所投入的财力非常有限,就政府所起的作用来说,远远没有为经济增长提供条件。

将我们估算的明代经济与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如果明代中国不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这一观点成立,那么其原因应该在于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使得经济中可供积累的剩余不足,同时也缺乏将经济中的剩余转化为投资的制度安排。16世纪20年代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是明代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时间,也是传统经济史研究认为工商业活跃,经济中的商品化程度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但是,这段时间也是明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候,由于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反映在人均收入和积累率上,是人均收入的下降,积累率则变为负数。从经济结构看,由于农业生产被迅速增长的人口所消耗,没有更多剩余投入到工商业中,农业在明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个经济基本维持在生存水平上,在这样的经济里,发生英国式的工业革命可能存在着一定困难。

2020年,全国推行了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新教材的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中的《经济的发展与局限》中,介绍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新教材是这样介绍明清时期的手工业成就的“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对于明清时期的经济的局限性,教材写到:“然而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新版教材的正文中没有提到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史料阅读”一栏中标注到: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生产方式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和过去的人教版教材相比,这里给资本主义萌芽打上了引号,并且标注只是一些学者的观点。而过去的人教版则直接作为知识点在灌输。

旧版高中人教版必修2(经济史)的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的正文讲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事情:“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杨振宁教授认为:15世纪(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科技优于欧洲,此后却落后了。

崔改梅《试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发展由先进变落后的原因》:中国封建时代前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曾经处于世界前列。可是,到14~16世纪(明朝)的时候,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西欧相比,在许多方面就显得越来越落后了。

董泰《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落后的外因》:在15世纪(明朝中期)以前,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但15世纪(明朝中期)以后科学技术急剧地从先进变成了落后。

季美《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探索》:15世纪(明朝中期)之后,西方在文艺复兴后建立起近代科学技术体系,而中国的科技却止步了

吴江《中国传统文化杂论》: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创造了色彩纷呈灿烂夺目的文化。只是从15世纪(明朝中期)以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才在世界上落后了。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我们从数学方面对两地进行比较。

东阿拉伯数字现在仍然流行于埃及、叙利亚、阿拉伯、波斯等地区,东阿拉伯数字在元代传入中国。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是“西阿拉伯数字”。

古代南亚地区的一种数字传入阿拉伯后,字体有了变化,成为东阿拉伯数字(Eastern Arabic numerals)。到了13世纪初,东阿拉伯数字经北非传入欧洲。在欧洲,这种数字又发生了变化,其印刷体也逐渐改成了拉丁字体(Latin script),最后发展成西阿拉伯数字(Western Arabicnumerals)。西阿拉伯数字基本上就是现在我们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

据相关史料,欧洲风格的西阿拉伯数字是17世纪早期由西班牙和葡萄牙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当时是明朝后期。史料证据:1610年,利玛窦的《理法器撮要》,第三卷介绍天体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在图示中,有两条平行线,在平行线的上面还有一条斜截线。两条平行线每一条都分成19等分,并标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这19个阿拉伯数字。

“西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1489年,德意志地区的科学家魏德曼用“+”、“-”表示正负。1494年,意大利的帕奇欧里发表《算术集成》,反映了当时所知道的关于算术、代数和三角学的知识。

1514年,荷兰的贺伊克用“+”、“-”作为加减运算的符号。

1535年,意大利的塔塔利亚发现三次方程的解法。

1540年,英国的雷科德用“=”表示相等。

明朝时期的欧洲人将“西阿拉伯数字”与欧洲本地的字母,计算符号结合,变成各种计算公式,极大发展了科学。

1545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费尔诺在《大法》中发表了求三次方程一般代数解的公式。

1550~1572年,意大利的邦别利出版《代数学》,其中引入了虚数,完全解决了三次方程的代数解问题。

1585年,荷兰的斯蒂文提出分数指数概念与符号;系统导入了十进制分数与十进制小数的意义、计算法及表示法。

1591年左右,德国的韦达在《美妙的代数》中首次使用字母表示数字系数的一般符号,推进了代数问题的一般讨论。

1596年,德国的雷蒂卡斯从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上定义了6个三角函数。

1596~1613年,德国的奥脱、皮提斯库斯完成了六个三角函数的每间隔10秒的十五位小数表。

1614年,英国的耐普尔制定了对数,做出第一张对数表,只做出圆形计算尺、计算棒。

1615年,德国的开普勒发表《酒桶的立体几何学》,研究了圆锥曲线旋转体的体积。

1635年,意大利的卡瓦列利发表《不可分连续量的几何学》,书中避免无穷小量,用不可分量制定了一种简单形式的微积分。

1637年,法国的笛卡尔出版《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把变量引进数学,成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1638年,法国的费尔玛开始用微分法求极大、极小问题。

意大利的伽里略发表《关于两种新科学的数学证明的论说》,研究距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无穷集合的概念,这本书被认为是伽里略重要的科学成就。

1639年,法国的迪沙格发表了《企图研究圆锥和平面的相交所发生的事的草案》,这是近世射影几何学的早期工作。

1641年,法国的帕斯卡发现关于圆锥内接六边形的“帕斯卡定理”。

而明朝后期,虽然部分有识之士知道了“西阿拉伯数字”,但并没有进行大力推广。明朝广大人民,并没有进行利用。明代也没有人使用欧洲的数学公式。他们所使用的,仍是《九章算术》中“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即弦”这样的方法。而欧洲的a²+b²=c²则更简单易懂。

明朝广大人民使用的是珠算。筹算也好,珠算也罢,传统的中国数学相比同时期的欧洲数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以说一开始就不是走在一条道上,符号化和逻辑性的差距十分明显。

但也不能说明朝时期的数学方面没有发展,只不过比不上快速发展的欧洲罢了。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