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日初资本陈峰:在时代的变化中寻找长期和未来丨36氪2024产业未来大会

作者:36氪的朋友们发布时间:2024-10-11

9月11日-12日,为期两日的36氪2024产业未来大会于深圳隆重召开,百余位“国资、政府引导基金、产投机构、财投基金、企业CVC”大咖齐聚一堂,这是属于中国产业投资人的一场盛会。

2024年,美元基金挥别中国风险投资的舞台,政策型资本步入中国产业投资场域的最中央。这场由国资引领的产业升级,拉开创投新的序章。站在创投迈入“中国时区”的开端,36氪继续与创投行业的参与者共同逐浪,把握潮水方向、探索高质量产业发展趋势。

本届36氪产业未来大会,上百位中国一线产业投资人莅临,围绕“并购”、“投早、投小、投科技”、“产业赋能”、“招商引资”等一级市场热门关切议题展开高能碰撞,共同探讨当前时局下的产业投资挑战与机遇。

会上,日初资本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陈峰做了“在时代的变化中寻找长期和未来”的主题演讲,在他看来,“未来中国的机会在于产业投资,产业投资的核心能力不只是对机会的判断,对行业的理解和研究,更多是对产业价值能力的补充。”

此外,他也对未来中国产业的变化做了预测,“从2020年到未来,我个人认为是会基于材料端的变化、技术发展、产业上下游的生产效率再一步提升以及内容流量的跃迁去发展,”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保持稳定的心态至关重要,“在宏观环境诸多变化、外部世界难以把握的当下,我心即世界,世界即我心,心之伟力如斯,凝心聚力方得始终。”

以下为陈峰先生的演讲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来之前,主办方让我讲得热血一点,我先表达一个核心观点:行业也好,公司也好,个人也好,往往有这样一个规律,即在行业最艰难的时候,才能真正获得人生最宝贵的成长过程。以我为例,我最早是一名连续创业者,到现在做投资,总结起来其实真正交学费最多的时候是行业最好的时候。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在时代的变化中寻找长期和未来”,首先我觉得我们这三代人非常幸运,我们身处中国,感受了世界历史上都少有的巨大变革,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中国经历了几个迭代,贸易制造出口,到世贸加入WTO,再到互联网化和城市化。这些变革中,无论我们作为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可能都收获了整个时代最大的非线性培育。过去你觉得机构或者创业好,但它们只是基础,最大的变量还是来源于这个时代。

今天,无论是人口红利,还是城市化的进程,或者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其实都到了一个瓶颈期,或者说缺失的空间太少了。2016年的时候,整个新消费有很多品类是缺失的,到今天其实各品类几乎都已经填空完成了,而且很多开始从区域到全国,从单品类到多品类迭代,留给我们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个变化来自于技术驱动和边界拓展。技术驱动方面,前段时间我们投了一家在新疆做农业播撒的无人农机公司,其实在以色列、德国、美国等都有超过百亿美金的农机公司,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的机会才刚刚开始。新疆棉花产业附加值非常高,标准化作业很强,它是标准化耕地。核心的痛点是在它的播种、喷洒、杀虫,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和能源系统,对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效率提升。这家公司成立只有3年,从小样到现在开始量产,应该是到今天年底就会进入到一个规模化的量产里面,明年应该就会投入到市场。其实在10年前这个行业是非常传统、纯机械化的,但是10年后,这个行业到底在发生什么呢,这就是从新的技术里产生的产业效率重构的新机会。我们看到无人驾驶、传感器、算法,包括工程化的能力提升,以及新能源整个产业,对整个行业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几个技术底层模块的重构,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新的机会。

同时,产业效率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升级正在发生重构,今天中国所发生的基础设施效率的升级和供应链的升级,以及供应链前端的材料升级有巨大的机会。如果5年前做运动行业,它的发泡材料、碳板等具有很高的门槛。但今天这些所有的材料端和制成端被拉的非常平,也就是说每个公司品牌之间的准入门槛变的非常低,在流量端这个红利的溢出是非常大的,在品类端的专业细分也正在形成。所以我们看到了在过去的5年,不管是Haoka也好,On也好,萨洛蒙也好,这些品牌都是在做细分品类,这也是基于产业的效率伴随基础设施升级,所带来的一些品类细分或者是产业重构的机会。

留给我们的品类红利越来越少,整个的供需关系会越来越饱和,大的基础设施所带来的流量变迁也会越来越少。未来中国的机会在于产业投资,产业投资的核心能力不只是对机会的判断,对行业的理解和研究,更多是对产业价值能力的补充,例如在对整个产业上下游的整合上、在材料端的理解上,我们基金最近跟很多上市公司在谈一些产业联合的孵化,帮产业方做第二增长曲线。其中一个例子是珠宝行业,我们会发现中国大部分的黄金珠宝都没有赋予它基于产品本身的稀缺性以外的文化属性,基于文化所能构建的精神内容和流量、新的渠道的组合所构建的全新的品牌。我们认为机构未来的转型方向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产业投资。中国的产业集中化刚刚开始,品类全球化也才刚刚开始,中间一定会产生很多不对称的交易机会和行业整合机会,这也是我们很多机构未来能去抓住的。

我们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出海,属于中国人的大航海才刚刚开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我们整个边界是在区域、在中国、在品类、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从单一的环节到全产业链到全国集中化以后,各类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生长土壤一定会让中国的企业在未来走向全球,也就是说过去50年、60年可能是西方品牌从全世界到中国,未来是中国品牌到全球。全球化是未来中国优秀企业发展的必然选项,全球化不是中国人在全球做生意,这是我个人觉得做全球化之前需要建立的第一个观点,应该用世界人的眼光去看全球、做全球,这件事情是外资品牌在一百年前就开始在适应的。

我们回顾下中国不同时期的全球化阶段是怎样的:1980年到2010年是中国的第一个改革开放高潮,整个范式增长主要是人口红利、地缘红利、城市化、全球化的开始和互联网化的叠加。那个时候我们核心的优势是成本,工厂、原材料、本地采购和贸易,那个时候更多没有所谓的品牌,也没有本地化的经营的主体和业务的实质。关键是人口红利、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开始,和中国的城镇化。2010年到2020年,在内需的拉动下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时期,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因为互联网的升级让我们真正在制造端生产成本从人力成本转成了生产效率,变成智能制造。供应链回归到美国这件事情,中国今天其实有非常多的企业经历了十年、二十年的发展,代表为主的除了手机行业的vivo、OPPO、小米以外增长最快的美的海外收入已经超过50%,基于供应链、品牌、全球化的市场的拓展,是基于本地化渠道、本地的品牌运营和本地化的组织搭建,这块是我们看到的最大的变化。

从2020年到未来,我个人认为是会基于材料端的变化、技术发展、产业上下游的生产效率再一步提升以及内容流量的跃迁去发展,中国企业很擅长做线上,特别是以前的卖家转型去做品牌溢价和品牌落地的时候。我们在出海方向投的一家公司叫和生创新,最早是从线上亚马逊开始创立品牌,到做自己的独立站,到现在开始铺线下,线下生意已经占到40%,从零做到去年的十几个亿,这家公司只用了三年时间。这样的公司有些什么样的规律?一是基于技术,这个技术是多年以来中国的家电行业、汽车行业、3C行业的。

供应链所催生的产业配套和人才,这家企业的高管是在我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出来创业的,其中一个创始人就在海外生活,对这个市场的理解是非常清晰的,未来我们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会有更多的基于真正全球化的品牌溢价,新的技术和更依托于中国供应链的全球本地化品牌公司诞生,这里面也会出现一些更性感的垂类公司。我们非常笃定,在不对称的市场,中国公司和人才在未来做全球化更有竞争力。

最后用一句话作总结,这句话也是我说给自己的,在宏观环境诸多变化、外部世界难以把握的当下,我心即世界,世界即我心,心之伟力如斯,凝心聚力方得始终。谢谢!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