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剁手的源头:从歇斯底里到需求 | 消费社会21

作者:大白的日子发布时间:2024-09-05

上一篇说到,鲍德里亚认为需求与消费并非指向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组织化延伸。

 

在传统政治经济学领域,消费是一套关于需求、商品和满足的理论,鲍德里亚却认为这样的论调算不上一种理论,而是一种赘述(tautology):“我买它是因为我需要它”正如“火燃烧是因为具有燃烧的本质”,只是在重复谈论同一个内容而已,所以这些并不能解释需求与满足。

 

鲍德里亚基于语义学上的字面义(即字面意思,detonation)和暗含义(即暗含意思,connotation),把商品的功能分为两大类:客观功能和象征功能。

 

比如,洗衣机是一种能够清洗衣物的机器,这属于它(基于字面意思)的客观功能,这种客观功能无可取代;但它同时又是一种代表着声望和舒适的元素,即作为一种象征元素它具有(基于隐含意思的)象征功能,这种象征功能却是可以被取代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无限替代的。

 

所以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指向的其实是商品的象征功能,它并非针对具体的功能或需求,它涉及的是某种变化的、无意义的象征。

 

在这里,鲍德里亚拿需求与歇斯底里做了类比,他认为,从经济理性角度解读需求和满足,就如同传统医学在面对歇斯底里或者心身症状(psychosomatic symptoms)时一样显得十分幼稚。

 

我不知道鲍德里亚所谓的心身症状(psychosomatic symptoms)指的具体是什么,因为这一概念原本就模糊,大体表示的是,对于某种器质性疾病来说,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鲍德里亚认为,如果仅把商品看作是一个装置或工具,那商品与其客观功能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同理,当某种疾病是器质性的,那症状与器官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

 

而对于歇斯底里或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symptoms),其症状就像一连串随心随意的象征符号,比如偏头痛、肠道紊乱、腰疼、全身性疲劳等,症状沿着这些象征符号“游移”,以此类推,对于商品来说,“游移”的不是需求,而是欲望以及某种无意识社会逻辑的决心。

 

如果我们把需求理解为是对特定商品(客观功能)的需求,就如同采用传统的方法来治疗固定的症状一样,这个点的症状治好了,另一个点的症状又出现了。

 

所以物品和需求其实更像歇斯底里,只有在心身障碍中,人体的器官和功能才会变成一个用来展示症状如何游移的大型范式模型,同理只有在消费中,商品才会变成一个让其他语言(具有含义秩序)自我言说的巨大范式模型。

 

需求的客观具体原因难以定义,正如歇斯底里的客观具体病因也难以确定,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它们会游移,会从一个象征符号转到另一个,从深层来开,就其本身而言,欲望无法满足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建立在缺乏(匮乏)之上,它会不断通过商品和需求来体现自己。

 

“假如相反我们承认需求从来都不是对某一物品的需求而是对差异的‘需求’(对社会意义的欲望),那么我们就会理解永远都不会有圆满的满足,因而也不会有需求的确定性。”(69)

 

“if one admits that need is never so much the need for a particular object as the 'need' for difference (the desire for the social meaning), then it will be clear that there can never be any achieved satisfaction, or therefore any definition of need.” (78)

 

所以,需求的游移性还应该纳入社会地位差异的符号的游移性,个体的有限需求只有在作为游移过程中一个接一个出现随即又被替代的点时才有意义,正是在这种替代中,个体的有限需求才真正体现出其符号内涵,即,既象征着缺乏(匮乏),又象征着社会阶级分化。

 

题外话

 

人类真是一种缺乏想象的动物,所以才那么依赖类比,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类比并不少见,但具体哪些东西可以建立类比关系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比如这里的商品/需求与歇斯底里/心身障碍的类比,真的就合适吗?

 

精神疾病的概念,包括所谓的心理学,一直难以建立一套内在的统一标准,由此也争议不断,哪怕现在有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里面的评判标准,比如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区分,如果仔细深究就会发现,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少。

 

近些年,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关注越来越多,关注范围也越来越广,人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是好事,但如果一来就不加辨别地接受那些难以界定和量化的评判标准,或者一来就不加审视地接受社会对某些东西的普遍认知,比如抑郁和焦虑,那这样的关注对于自身来说,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