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一个“法治朋友圈”护航新质生产力

作者:央广网发布时间:2024-10-10

知未智能,小微科技企业,成立满3年。搭载模速空间的产业集聚,企业在业务联动中站稳了脚跟,今年起拓展头部券商客户。但创始人曹辉忧心:金融合同复杂,机构是否合规,数据用于大语言模型训练的边界又在哪儿?

关键时刻,去年才搬到模速空间隔壁的律师事务所——数科,利用自身在数智科技领域的特长,解了曹辉的急。律师陈媛说,这是双向赋能,“我们也向企业讨教法律模型的应用,以期在检索层面降本增效”。

大模型企业与律所互聘合作的机制,得益于徐汇区构建的“法治朋友圈”——整合区域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公、检、法、司协同发力,通过政策补给和精准滴灌,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保障,护航各类大模型以及大模型创新应用落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施行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建设城市法规全书应用系统;率先推出省级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首批试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和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率先推动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把改革的‘变’和法治的‘定’有机统一,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这样理解。

组团上门,服务“新质生态”

去年9月底揭牌成立以来,模速空间及周边已集聚起170家大模型企业,形成覆盖上游基础层、中游模型层、下游应用层的大模型全产业链闭环的共创生态。

一家大模型游戏企业,面临知识产权纠纷。

按往常,企业要与多个部门打交道。如,前往公证处进行证据固定,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去法院诉讼立案。如果涉刑,还要配合侦查部门调查。

一来二去,时间耽搁了,游戏“保鲜期”一过,很可能赢了官司,但输了市场。

如今在模速空间,由徐汇区知识产权局、文化和旅游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和徐汇海关打造合作机制,组团上门服务。各部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流畅,强化了区域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

大模型虽经历爆发式发展,仍属新业态,相关法律法规仍未细分到垂直领域,这是业内共识。在开发、训练、调整、应用等产品周期中的一些技术行为是否涉及侵犯知识产权、隐私权等权利,尚未有明确法规。

今年3月,徐汇法院“甘棠树下”司法服务联络点在模速空间区域成立,检察服务平台也随即入驻。 徐汇区司法局还将整合更多公共法律资源,不仅回应大模型企业所遇到的高频事项,还能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指导企业建立有效的合规体系,以法治保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普陀区,“中华武数”科创综合法务区聚焦科创布局,推动国际争议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合规等科创法律资源集聚,让法律融入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普陀区通过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法律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推动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从而为科技创新和法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上海新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严瑾洁这样理解。

出海互认,抢抓先发优势

日前,模速空间办了一场以“人工智能企业出海”为主题的分享会:成功出海的企业分享自己的出海策略,大家围坐探讨机遇与挑战。现场座无虚席。

“越来越多科技企业积极出海,寻找商机。”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叶君愈发感受到这种趋势。

这些法律服务需求,也促使法律服务机构,蹚出一条国际互认协作的新路。

来自市司法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能够从事涉外法律服务业务的律所超300家,约占全市律所总数的15%。涉外律师有3500余人,占全市律师总数的近10%,专业方向囊括了国际经济与合作、国际贸易、跨境投资、民商事诉讼与仲裁等领域。

以徐汇区为例,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正形成出海态势,辐射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今年6月,徐汇区10家具备较强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的律师事务所作为发起方,与首批来自17个国家(地区)的19家律师事务所、法律税务事务所签约,建立日常联络协调机制、搭建业务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跨国家(地区)的业务研讨和交流互访等活动,增进相互之间在品牌、服务、产品等方面互信互认。

而普陀区正搭建涉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平台,夯实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着力塑造司法服务“精度”。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将进一步鼓励支持上海律所“走出去”,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地区)设立上海律所“走出去”服务中心。同时,围绕建设涉外律师人才队伍,从政策供给、培育发展、实战能力等角度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效。

减负增能,助推创新应用

近年,市司法局通过浦东新区法规创制性立法,支持在浦东新区划定的路段、区域开展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以浦东新区法规形式,助推无人驾驶领域先行先试,为‘未来车’提前铺好‘法治道’。”

生物医药领域,市司法局针对特定试剂研制放开、加速药品创新研发进程,出台《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建立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和研发用物品出入境“白名单”制度,助推浦东新区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类似的,还有《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浦东新区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浦东新区文物艺术品交易若干规定》等一批浦东新区法规,以前瞻性的立法思路来推动新产业发展、引领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增能,也要减负。如今,在上海,企业上市申报过程中,用一份报告可以替代41个领域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经市司法局、市发展改革委与41个执法条线的近百次研商,相关实施方案于去年出台,首批23个高频领域紧接着率先落地。随着全国首个“合规一码通”服务上线,上海企业可随时随地“亮码”证明,替代提交证明。今年年初,第二批18个领域继续落地。企业可用“一网通办”“随申办”网页、App、小程序等,在线开具,立等可取。截至7月底,已为各类经营主体出具专用信用报告2.83万余份,可替代证明超过69.71万份。(记者 王宛艺 张晓鸣)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