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想象力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科幻、科技大咖“跨界”聊起“无用”科学

作者:红星新闻发布时间:2024-10-20

10月19日下午,在成都科幻馆举行的“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系列活动之一,“智驭未来·创新策源”沙龙上,2023年雨果奖获奖作家海漄表示,这几天参与活动最深的感触是,看见了大赛邀请到许多高规格的科学家,“他们所讲的科学知识对我触动很大”。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张睿睿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80后,他从小就喜欢科幻,动画片《变形金刚》则间接影响他后来进入机器人行业。谈及对这场大会的感受,张睿睿认为,相比硬核科学,科幻电影、小说等载体会更容易激发人们对科技的兴趣。

这场沙龙上,无论是科幻新秀海漄、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人物何夕,还是业内的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雷宪章和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李昕宇等人,一起畅聊科幻和科技的交融边界。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张睿睿

何夕首先谈到目前科技落后于科幻想象力的现实问题。他提出,科技创新不妨多些“无用之用”,所谓的“无用”科学或许能催生出现实中“文化科技的生命力”,并有望进一步赋能新质生产力。

何夕表示,近年来,所谓的热点科幻题材仍只是局限于表面的“热度”,但在科幻领域并不是新题材,作为日常接触大量稿件的业内人员,他收到的题材里,关于人工智能的占了一半以上。“事实上,人工智能在科幻创作里,反而是一个很老的题材,应该说有100年以上了。”他认为,中国科幻作家想要创新,突破想象力边际,需要用超越的眼光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在活动现场,张睿睿谈到,完全模拟人形态的人形机器人,是否是一种浪漫主义?大众也许需要的是更具备效率的工业机器人造型。他解释称,其实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如今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但是因为负重等原因,人形机器人的造价高,100多万元一台。未来人形机器人真正的应用场景应该是在家庭、养老、医疗等领域。

他还认为,所谓的“无用”科技需要打引号,因为“无用”只是没有立竿见影,但往往最核心的技术需要时间沉淀。“人形机器人实际上是人工智能集大成者,也是目前最火热的AI赛道里能够物理化、具象化的实用性产品,它背后涉及多个学科,“最前端的研发其实是‘无用’技术的前瞻性研发,人形机器人正是较好的载体,会将各个学科交叉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产品。也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于曼歌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