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能做什么?做了什么?学到什么?又有何收获?近日,在新疆师范大学举行的2024年自治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分享会上,青年学子们道出答案。
暑假期间,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基层,体察国情民情,参与社会实践,增长本领才干,把青春作业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中,写在祖国大地上。
边境线上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伊丽努尔·木塔力甫和同学今年暑期走进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白哈巴村,在“西北第一哨”,与戍边战士共同升起五星红旗。9月初,这面国旗被新疆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带到北京,赠送给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郑重地将其收藏至荣誉室内。
伊丽努尔·木塔力甫动情地说,踏上祖国边境线,“中国”的概念才显得那么清晰,对“万家灯火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的感受才更加深沉。面向国旗高唱国歌,面向团旗重温誓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铿锵誓言才更加真切。
对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生王依然来说,到高原走一段巡边路,是终生难忘的经历。今年暑期她和同学走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克克吐鲁克边防连,跟随战士穿高山、跨河流、上陡坡,沿着边境巡逻路,一直走到海拔4700米的中巴界碑处。
王依然说,当亲手为界碑上的“中国”描红的那一刻,心中筑起座座丰碑。今后将把“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戍边精神化作前行动力,努力成长为挺膺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用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我们可以为当地做些什么?”“如何让学生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得到成长锻炼?”“怎么用好社会实践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着这些问题,新疆财经大学教师王璐暑假期间带领61名师生赴霍城县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中,王璐和同学们来到薰衣草田,开展劳动实践和乡村调查,深入社区和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坚守边防线31年的兵团四师63团护边员朱国利夫妇创作人像绘画作品。大家还走进政府机关、企业、景区等开展调研活动,并结合当地旅游资源设计49件文创产品和4条精品旅游线路,以亲身体验为当地文旅部门建言。
王璐表示,要紧扣时代脉搏,继续用心用情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发挥实践育人新功效,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进一步融合,在实践中激发同学们宣传新疆、奉献新疆、扎根新疆的热情。
今年,新疆师范大学18个学院团委、555个团支部、16265名团员青年,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里缅怀革命先烈、在井冈山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军民开展的艰苦卓绝斗争、在喀什地区库地边境检查站感悟家国情怀……同学们实践的脚步走到哪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就建在哪里。
新疆师范大学教师张锐已连续7年带队开展社会实践。今年,他带领同学们来到莎车县亚喀艾日克乡。活动中,青年学子为当地儿童讲解人文、历史、地理、科技等相关知识,把求知向上、勇敢追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征途在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张锐豪迈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人要“自找苦吃”。趁现在,趁年轻,怀着对祖国的火热赤诚之心,来一场追梦之旅吧。
基层一线闪耀青春担当
7月,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启动了“三下乡”活动,同学们以青春之名,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向农牧民宣传农技知识,开展文艺演出,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实践锻炼。
该校学生王培蕊说,同学们在助力乡村振兴、践行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了服务社会、勇于担当奉献精神。
暑假期间,新疆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来到岳普湖县,在果园化身主播开展助农宣传,在乡镇为当地群众进行文艺展演,在景区开启直播推介大美新疆……该校学生麦菲娜难忘同学们和当地群众共同挥动小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时刻。她说:“歌声、国旗与笑脸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温馨动人的画面。”
新疆大学学生杨辰参加了自治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专项班,实地探访自治区“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情况,真切感受新疆发展的蓬勃生机。杨辰说,将肩负时代责任,努力提升自己,扎根新疆、奉献新疆,用青春和汗水为新疆发展贡献力量。
自治区团委书记艾山江·艾塔洪介绍,今年自治区团委持续深化“三下乡”品牌,结合“石榴籽祖国行”青少年交流活动,“走出去”“引进来”并举推动实践育人。全国共有478支社会实践团来疆与自治区570支团队一起走进天山南北田间地头、城镇社区、机关工厂开展社会实践,感悟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践伟力,讲好新时代边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