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铁马集团视频文案【视频背后有点啥 04】

作者:PLAN_DDG_101_鞍山发布时间:2024-10-27

    本期文案对应视频:

    话不多说正文开始


    

 【Chap.01:国际军事比赛中的名场面】

    却想2015年俄罗斯炮兵大师比赛赛场,俄罗斯国家武装力量队正围着自家迫击炮抓耳挠腮,却似和大妖小怪推杯换盏的诸位码喽,而隔壁某东大的机器队早已完成迫击炮射击项目,徒留优雅的转身伴风气扬尘,一溜烟离开射击阵地扬长而去。

    这边,主办方还在坚定的认为“比赛项目够多,比赛科目类似,因此优势在我”,那边,就被东大的自行迫击炮丢在屁股后面吃灰。于是比赛结束后,本着两军友好交流的想法,俄军大兵决定去拜访一下某东大自带的迫击炮。

    一通操作下来,老毛子看得津津有味,还要啥2B11啊,这玩意儿可比2B11好使多了,这波,这波必须打电话给绍伊古!!想办法搂几台回去!!

    当然调侃归调侃,在这次两军的友好互动当中参赛的俄军炮兵深切认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领先一代的装备性能和人员素质面前,“成绩修正”或许可以赢得比赛,但真打起来对保住小命屁用没有。

    各位观众同志们大家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这里是老白的临时配音工具人凸近,说起历届国际军事比赛上的名场面,05迫榴炮飙车必然位列仙班,这款给世界带来“东大小小现代化炮兵”震撼的装备,啊其实对我军而言已经是一款进入生命末期、即将被淘汰的蚊子血了。

    然而正是这款蚊子血,却凭借着优秀的底盘性能,把炮兵竞赛变成了极限竞速DLC,高速过弯、飞越车辙桥样样在行,将一众乌拉尔、吉尔卡车甩在屁股后面吃灰。

    而各种缘由,则有必要仔细盘盘它的底盘,WZ551。

92A轮式装甲输送车

    作为我国第一款大规模列装的轮式装甲车,WZ551这匹“现代化战马”的原产工厂可以追述到,伟大抗日战争。

     

    

    【Chap.02:我造装甲车?能行吗?】

        当然按照资历去排的话,抗战起步只能算我国现存军工企业中的小辈,毕竟按照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一些工厂的厂史和产品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末。

        而且既便不算先来后到,也存在类似包一机等这些,一五计划或三线建设时期落地实力派,不仅名气大,实力也能和国外同行掰手腕,算是我国军工行业的中坚力量。

        但551的原厂,重庆铁马工业集团却并不属于这两类之中,因为它的前身,是

        由豫丰和记纱厂于1938年在河南设立的豫丰纺织机器厂,虽然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机器厂,实力是有的,但产品产品多为各类纺织机械,基本没有制造武器的能力。因此工厂的知名度远不如第21军工厂。

        属于是间谍看了都摇头那种。

        因此,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这家纺织机器厂因为存在感基本可以概括为:

        抗战结束后,豫丰机器厂的主营业务仍然是纺纱机械,主打一个平平淡淡才是人生真谛,已老实,闷声搞垂直。甚至建国后余家背机器厂,整合到国营企业的序列中几年之久,除了纺织机械产量实现翻倍,能在满足西南地区的需求的前提下把机器销往武汉、郑州、邯郸等地,帮助新建纺织厂之外还是没事存在感。

        然而就和任何一个一本正经当混子的人一样,你以为你在混,其实只不过是走在质变的路上而已

        1953年5月,上级决定将余家背机器厂移交给一机部第四机器管理局,并将厂名更名为“国营重庆空气压缩机厂”,这次改名,也为工厂也换上了我们更熟悉的代号:国营256厂。

        自此开始,以两年后该厂归建五机部为契机,正式踏入国防军工行列。

        当时的256厂,作为刚刚迈进军工行业的小年轻,论资历,比不上296、456等三朝元老;论技术,256厂没有生产武器的历史,技术积累并不多,能力被质疑是必然的,

    但被质疑了就意味着不干了吗?

    不,不仅要干,还要干好!

    在五机部“摒弃自己资历不足的观念”的要求下,256厂迅速调整,以最快速度配合其他单位,投入到国产新型装甲车辆的研制工作当中。

    而这个所谓的“新型装甲车辆”,就是后来的63式水陆坦克

    其实严格来说,63水陆坦克的研制过程,256厂只能算“半路进组”那种,干着辅助615厂、60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科研攻关的活。

    然而造化弄广智,不对,弄猴,不对不对,弄人。

    反正坦克正式定型后,原定负责生产的615厂因为12150L柴油机,即59式坦克发动机,生产工作根本没有余力再造坦克。所以63量产工作,就犹如天命一般落到了256厂头上。

    正所谓是天命人不一定完成的了天命,为了搞好63水陆坦克的量产工作,256厂在1964~1967年之间不断扩大规模,完善配套流水线。

    终于把领导给的工作较好的完成,不仅如此,256厂的技术人员还在研究所的配合下,于70年代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搞出了大家熟悉的63水陆坦克出口型号。

    其后更是不断进步,63海改、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各类两栖辅助车辆,直至63A和加装了滑水板的05技术验证车,无不显示着这款老装备顽强的生命力与256厂的功底。

    然而,就在台海危机爆发,东南沿海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战略地区,且随着“超地平线登陆”概念的出现,研制新型两栖战车的需求呼之欲出,256厂也有了一个可以施展自我才华的舞台,这也是蓝星海上最速传说的故事开端的时候,一个全国军工行业都绕不过去的坎,也来到了踌躇满志的256面前——

    三线建设。

     

     

    【Chap.03:车轮上的三线建设工作,支线:民用车辆那些事】

    在十余年的三线建设工作期间,与256厂有合作关系的工厂就有19家之多,例如鞍钢集团、674厂、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耳熟能详的单位。

    256厂和这些老厂协作的产品门类也非常丰富,不仅有铜、铁、合金、玻璃、特种油漆、石墨,也有冷车配件、蓄电池、电器仪表这种高级成品。门类虽多,但本质上仍然是车辆配件,和那一大堆63水陆、77水陆肯定是脱不开关系的。

    时间进入70年代末,美、苏、德、法等国家先后装备了乌拉尔4320、M939、奔驰2026等第二代军用卡车,这些卡车通过引入车载空调和加温装置,提升了驾驶舒适性。更重要的是,这些二代目相对前者而言更能跑,也更省油。

Ural4320

    

M939

    反观我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的主力越野卡车仍然是60~70年代生产的东方红665、红岩260、延安250和黄河252。

    

东方红665卡车

    

红岩260

    

黄河252
搭载81式火箭炮的延安250卡车

    这些一代目能带着一门炮、一个炮班和一个基数的弹药在山路上健步如飞,可谓是动力强劲,但这些车能跑也能吃,是名副其实的油老虎。据参加过对越作战的老炮兵回忆,当时装备的东方红665越野车,在山路上行驶七八十公里就需要加油,过于频繁的加油工作严重拖累了部队的行军速度。前线指战员因为补给、支援不到位,两手一摊,背过气去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提升军车制造水平,我国决定趁着与西方关系改善的时期双路并行,一是以国企为基础建立中外合资公司,制造民用越野卡车,创造经济价值,还能以民用技术反哺军用技术;

    另一条路就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重型军用汽车,先解决新装备有无问题,再着手仿制。

    在第二个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于70年代末,从西德奔驰公司引进了一大批“奔驰”2026军用卡车。这批2026军用卡车作为火炮牵引车,陪着我军官兵上山下海,从福建山林走到西北边陲,以极低的故障率收获了我军汽车兵的一致好评,但这款车也有一个对我国国防工业极其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极度依赖进口。

我军购置的奔驰2026

    我们毕竟不是Jai hind,满世界讨口子的事干不了。本着买不如造的想法,一机部决定以256厂牵头,联合四川省内11家相关企业,以奔驰2026作为参考,结合中国国情,采取半仿制、半自研的方式,开发第二代军用越野卡车。

    由于配合研制的企业大都具有车辆制造功底,再加上国际环境缓和,我国购买成品机器受到的限制较少,在这种大环境下,研究团队对卡车的关键部件采取了“先买后仿”的模式,优先对ZF机械变速箱、KHD413风冷柴油发动机进行仿制,并于1982年拿出了工程样车。


插曲:XC2200卡车中英文字母的含义

“XC”,实际上是“西南车辆制造厂”的拼音缩写,西南车辆制造厂在当时简称西车,由原来的空气压缩机厂在上世纪70~80年代改制整合而成


    4年后,256厂为XC2200开设了第一条生产线,从此开启了这款卡车30余年的生产故事。作为我国第二代军用越野卡车中的代表型号,2200卡车采用了ZF5S110/111GPA变速器,使用双H型换档装置,转速变速杆与高低档变速杆合二为一,简化了驾驶员的操作。车辆的综合性能,尤其是油耗和传动效率,整体性能相较于我军装备的其他越野车有显著的提高。

卡车上多合一的变速杆


    虽然车辆的性价比很高,但部队并没有大批量采购这款卡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叫好不叫座”,一方面是因为我军装备有来自东风、北奔集团的同类产品,留给XC2200的空间并不多;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军队让位经济建设”的大环境。军队又没钱,又搞现代化改革,第三代坦克还在201门口的老歪脖子树上吊着呢,卡车这种二线装备先缓缓吧。

    

    2200卡车作为256厂仅次于63两栖坦克的看家产品,军队这边的销路没打开,民用市场走得也是一波三折。再加上1987~1992年间军品订单下降,工厂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2200卡车的生产线到了几乎关停的边缘。但众所周知,正所谓时势造就英雄,要想当英雄还得有点本事,256厂能够在短短2年内实现资金回流,5年内扭亏为盈,有两个事件是绝对绕不开的:

    其一就是我国的三峡工程与燃煤工程,其二就是我国的军品外贸工作。

    三峡工程与燃煤工程,一个算是连接数十个省市区、数百条长江干流和支流的大规模自然改造工程;另一个则是涉及了13亿人的能源结构改造,工程量之浩大,自然而然地催生出了一条运输卡车市场,各地对越野运输车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

    改制后的256厂精准抓住行业痛点,创新行业生态位,于1993年提出了“巩固油田,主攻水电,拓宽公路运输”的政策,根据三峡工程、燃煤工程中专用货车的需求,在2200底盘上相继开发了普通货车、高层泵车、搅拌车等型号各异的变形车,涵盖了建筑、运输、救援、采矿等多个行业,形成了一个枝繁叶茂的民品家族,某些子型号至今仍在生产,为我国未来的建设工作发光发热。 

    军品外贸相信大家已经有所耳闻,我们不止一次提到过军工厂自力更生,开展外贸工作的故事,各个军工厂产品不一,卖的对象也是五花八门,甚至会出现某厂的红箭73打某厂的坦克,某厂的81杠和某厂56冲激情对射,用的却是同一家工厂生产的子弹,国内各个军工厂的武器装备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转、卖、相赠后,在不知道的哪个地区物理上打成一片,混乱中带着一丝秩序,秩序中带着一丝混乱,同时又有点抽象,但事情到了256厂的卡车这边,却是截然不同的画风。

    1994年,刚从亏损中缓过劲来的256厂,以441辆2200卡车的超大合同斩获泰国订单,这批卡车进入泰军服役后,既没有参与过较大规模的战争,也没有经历严重的局势动荡期,倒是和平地在泰国度过了十余年悠闲时光,最后平平稳稳地走完自己的服役旅程。由于中泰军贸大单的影响,再加上2200卡车在泰国军方的严苛测试中表现出色,包括印尼在内的诸多东南亚国家在这之后,抛弃了购买奔驰卡车的想法,纷纷向256厂抛出订单,成为了东南亚卡车市场的明星产品。

老照片,即将发往泰国的XC2200


    XC2200作为一款技术成熟的越野卡车,看着国外客户对这款车如此疯狂,甚至冠以“东方奔驰”的绰号,纷纷向256厂递交订单,我军虽然没钱买,但看在眼里,馋在嘴里,想在心里。既然要买,那就要买点不一样的,本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道理,军队在卡车列装后不久,就向256厂提出了能否增加车轴长度提升载重,增强卡车通用化能力,并发展相关变形车的想法。

    军队和军工部门深入沟通,友好且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后,最终决定将变形车的研制工作分为两个方向。

    一是在原有XC2200的底盘上进行改装,衍生出一大批机械化工程辅助设备,包括但不限于GQL121轻型伴随桥、QGL110A重型机械化桥、GZQ230带式舟桥等等

驾驶2200卡车参赛的PLA舟桥部队

插曲:

2200卡车还充当过90式122火箭炮、WS-1远程火箭炮的运载底盘,但目前流出的实物图片并不多。

90式122火箭炮

    

WS-1火箭炮

    发展变形车的第二个方向,就是拉长车轴,增加一对车轮,再经过若干项技术改动,搞出来了XC2300,随后在这个平台上装载于防空雷达、吊车、无线电中继站等大型设备。受这一思路影响的成果之一,就是我军现役的GQL-111重型机械化架桥车,和前面那款舟桥类似,这款机械化架桥车不仅多次参与了“跨越”系列演习,与满旅长为代表的蓝军斗智斗勇;也多次参加国际军事竞赛,给毛子带去一点小小的中国军车震撼,也算是我军工程兵部队中的明星装备。

    说回卡车本身,XC2200系列卡车从1986年开始批量生产,获得荣誉无数,直到现在仍然有部分改进型号处于量产阶段,可谓是我国军用越野车中的常青树。

    作为我军装甲部队最忠实的“铁马”,2200系列卡车历经多年发展,子孙满堂,即便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军工厂都吃不起饭的年代,256厂仍然在坚持生产各类军用卡车,这些机械化装备不仅加快了我军迈向机械化的步伐,也随着我国维和部队的外派,将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播撒到世界各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这款卡车的服役经历可谓是:金戈显神威,铁马跃五洲。

    但对我们00年前后出生的军迷而言, XC2200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可能并不多,但一定是最深刻的,这还得归功于2200系列中一个特殊的改进型号:92式步兵战车。

     

     

    【Chap.04:蓝星最速两栖战车の传说,与92步战】

    人民陆军的规模庞大,衣、食、住、行、战都是老陆在机械化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老陆全面机械化的梦想很美好,但老陆的腰包着实有些难看,刚刚步入千禧年的老陆,得到的经费不能说是身无分文,至少也是捉襟见肘。

    经济上的问题折射到具体技术层面,就是老陆手中的各类武器装备。这些装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某一性能特别突出,在国际上都是领先地位,但除此之外,剩下的部件能省则省。

    军工厂作为这个具体观念的落实方,为满足老陆“低成本机械化,具备初级信息化能力”的经典甲方需求,还需要在车辆性能和成本之间妥协,研制生产工作可谓是焦头烂额。而这些单位的最终成果,就是各类加装了初代信息化终端,但外观仍然带有80年代色彩的老学校装备。

    92式步战车,就是256厂在这套需求下的具象化产物。

    上级拨给铁马厂的研制新装甲车的经费并不多,单独搞一个新底盘肯定是不可能的,情急之余,铁马厂瞄了一眼自家XC2030的底盘,卡车底盘改装甲车,俺寻思能行,德国人能用卡车改孔夫子231,反正都有德国血统,寻思寻思也不是不行

    后来的故事,也就是大家熟悉的92式步战车,这款特殊的衍生型号也继承了2200卡车越野能力优秀、油耗低的优点,再加上良好的勤务维护性,92步战车也成为了我军装备范围最广、装备时间最长的一型装甲输送车,与86步战、89装输、63装输共称为千禧年机械化四天王。

    看老陆和92步战交往甚欢,军委首长自然是很满意的,但老陆又向256厂提出了几个小也不小,大也不大,小里面带点大,大里面又觉得小的要求,希望将92步战车变成一款车族化的装备,提高炮兵、通信兵、工兵以及其他保障部队的机械化水平。

    经过一阵激烈的口腔体操后,256厂终于答应了军队的请求,针对92式步战车衍生型号的研制工作随即上马。为了保证“人人有车坐”,256厂充分挖掘了92式步战车的底盘性能,改造出了一大批92步战车的衍生型号,有大家认识的92A、92B、轮式突击炮、轮式迫击炮、反坦克导弹,也有很多人没见过的装甲指挥车、装甲救护车、装甲抢修车、无线电通信车数种改型,大大满足了我军建设机械化部队的需要。

基于92步战底盘改装的07式装甲指挥车

    在满足国内客户需求的同时,256厂也开始了92步战车的外贸论证工作。早在92式步战车测试期间,巴基斯坦就找到我国,并对这款步兵战车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虽然老巴最后并没有贡献自己的腰包,但这次谈判对我国而言,倒是证实了张爱萍将军对92步战车进行出口的设想。

    2000年前后,256厂就根据非洲国家的要求,向其出口了一批安装单人通用炮塔,搭载ZPT-99式30mm火炮的VN2步兵战车,在非洲大区丰田飙车的大环境下,这批VN2步兵战车的火力和机动性倒也够用。在打开非洲市场后,256厂作为中孟(加拉)军贸的先行者,将92式步战车带往了孟加拉国,随后就是更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虽然各国采购的车型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能算作92式步兵战车的衍生型号。

    由于轮式战车的制造成本相对低,256厂生产的92步战车也和XC2200一样,从林海雪原跑到了雨林边陲,最远甚至跑到了非洲大草原。作为一款传奇性的装备,92步战车服役的经历倒也说不上丰富,

    沙漠、雪原都留下过她的车辙印;雨林、高原都有她走过的巡逻路;

    治安、维稳都出现过她的身影;外贸、维和总有她出彩的时刻。

    总的来说,92步战车以其优异的性能,给256厂带来了大量的订单,也助力了中国陆军的机械化发展,随着08式装甲车族的批量服役,这些被合成旅淘汰下来的92步战被转赠给了火箭军卫戍部队、陆军边防旅下辖的合成营等单位【再过两年边防旅都要换08了】,由于92式步兵战车体积足够小,相对个子更大的08式步兵战车来说,其灵活性、转向能力更好,非常适合在林地、城区等狭小空间内作战。

    但老陆抱着92步战不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宜。

    一台92B步兵战车的造价约等于1/3台08,但只要给92步战加装车载通信指挥终端,通过军用互联网技术将92步战车融入我军现有作战体系中,就能让老伙计获得和08步战类似的作战能力,非常适合老陆打着算盘过日子的情况。

    当然,看上92步战车的可不止老陆,一旁的武警也看到了92步战的巨大潜力,纷纷找到铁马厂,询问是否能够基于92B步战车,研制一款专供武警机动部队使用的防暴装甲车。

    256说没问题,不久后就将WJ03系列防暴装甲车交付给了武警。WJ03系列防暴车一共有三种型号,分别为指挥型WJ03A,作战型WJ03B、破障型WJ03C,相较于WZ901防暴装甲车,WJ03车族最大的优势,就是更加丰富的武备和全封闭的车体结构,虽然装甲只能抵挡部分轻武器射击,但对武警机动部队而言,这种装甲应付国内目前的治安环境倒也够用。

WJ03防暴装甲车

    除去武器装备升级外,WJ03防暴车最大的升级,就是车厢内加装了和军用92步战车类似的三防系统和空调,还用全防护装甲炮塔改善了车顶机枪手的工作环境,有效改善了成员长时间乘车时的舒适性。

    而WJ03系列装甲车的出现,也算是老陆和武警装备低成本现代化,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经典案例。

    老陆和武警要打着算盘过日子,但事情到了海军陆战队这边,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台海危机 是我国发展新型两栖战车的大背景,超地平线登陆 是我军发展新型两栖战车的主要方向,军委在本世纪初提出了研制新型两栖装甲车的想法,在新型装甲车立项期间,我国审视了一眼国内主要的装甲车辆生产厂家,似乎都没有太丰富的两栖车辆生产经验,而真正有能力独立进行军用两栖车辆研制工作的,就只有已经改制的铁马厂和江麓厂。

    海军陆战队、陆军两栖部队由于资源欠缺,新装备服役慢,63A水陆坦克也只能捏着鼻子用,部分落后单位还在考虑给老63上车载终端,主打一个旧瓶新酒。估计毛子来访时都要问一句“想必你们现在已经不开PT-76了吧”。

一张比较old school的图,陆战队的63A(陆战队的装具也比较有亮点)

     忍不了了,一定要在两栖车辆的研制工作上出重拳!!叫256厂和627厂接电话!!

    铁马厂作为我国军用两栖车辆的指定生产商,负责了63/63A水陆坦克、70式装甲输送车等两栖装甲车辆的研制和生产,同时通过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利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培养了一批专精于两栖车辆研制的团队,技术力肯定是有的,但受限于我国之前的国防政策,铁马厂也是18块肌肉没地方使。

    接到总装研制新型两栖战车的文件后,铁马厂大手一挥,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两栖车兮上宝岛,不如随我冲滩去,高铁修到阿里山,开搞!!

    有趣的是,在05式两栖战车的研制过程中,总装在立项阶段就对新型两栖战车提出了车族化要求,先造最基本的作战底盘,再根据需求造指挥车、通讯车、救护车等衍生车型。

    步兵战车的研制工作交给了江麓厂,铁马厂则负责了两栖突击炮的研制工作,其成果也就是后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目前跑得最快的两栖战车,05式两栖装甲车族。

    步兵战车和两栖突击车的故事相信大家有所耳闻,官方的纪录片中也有说明,这里就不再炒冷饭了。从05年正式定型开始,我国第二代两栖战车的服役年限即将达到20年。直到现在,铁马厂仍在进行对05两栖突击车的改进工作,至于这位海上跑男的后继者是谁,短期内我们还不得而知。

    因此,我们就来讲讲另一个出镜更少,但在我军火力打击序列中不可或缺的中坚装备,自行榴弹炮。

    铁马厂研制自行榴弹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我国122mm自行榴弹炮刚起步的时期,此时国内对122榴弹炮底盘研制问题悬而未决,256厂加入后,决定在122榴弹炮底盘上进行一次技术性尝试,重走一遍63水陆变77装输的老路,似凯露换头一般,硬生生在63水陆坦克的底盘上接了一个122榴弹炮。

    办法倒不能说绿皮,毕竟有成功的先例摆在那里,但这台原型车的研制肯定是没眼看,好在63水陆坦克底盘再次展现了他强大的可拓展性和适应性。256厂配合相关单位,在77式装甲输送车的底盘上搞出来了我国第一代实用化的122mm自行榴弹炮,89式自行榴弹炮。这款炮不仅装备给了陆军,作为陆军师/合成旅下属的重要支援火力保留至今,也装备给了具有“小三军”之称的海军陆战队。

    众所周知,我国的海军陆战队,作为世界上目前唯二两支重装两栖部队,其作战对象自然是有一定针对性的,炮兵作为我军作战期间最重要的火力打击手段,我们既吃过炮兵落后的苦,也尝过炮兵现代化的甜头,因此各军种对这一装备的态度也是出奇地一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拥有,拼爸拼妈不如自己动手”。

    由于89-122的底盘与77式装甲车师出同源,也具备一定的涉水登陆能力,能够跟随登陆部队一起冲上滩头,不需要单独乘坐坦克登陆舰或大型气垫船,因此很快得到了陆战队的亲睐。

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海军陆战队装备较多

    但陆战队从此之后就没有装备过更先进的机械化榴弹炮,倒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搭载底盘,只能让老89在这晾着,等07B榴弹炮一步步填补老89退役后留下的缺口;反倒是陆军下属的重装合成旅,在256厂制造的07式榴弹炮下一路狂奔,而这款榴弹炮也成为了我军合成旅级别的重要支援火力,并随着我军各路参演部队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与外军部队进行演习和军事交流,其射击时的精度表现更是让俄军惊叹不已,没想到122榴弹炮还能这么造。

    故事至此,256厂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集车辆研发生产于一体,同时拥有多个知名产品的大型军工企业,这个半路踏上军工行业的纺织机器厂,已经成为了人民军队背后最可靠的军马。

    但铁马集团有关军用车辆的历史,绝不会在05式两栖车族和榴弹炮上写下终止符。

     

    

    【Chap.05:中国军队的现代铁马,新大八轮】

    2023年,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段有关某新型轮式步兵战车的视频,也不知是何人所为。这段新型步兵战车的视频出现后,互联网上一夜间就冒出了一大堆相关图片和资料,有网友化身法布尔,在官方发布的各种视频中寻找这款新型战车的身影,甚至有网友被保密干事物理爆破,连续炸号,难免让人好奇,这款步兵战车的性能究竟如何,如此现代化的外观又是何人所为?

    直到一段时间后,一段拍摄于重庆杨家坪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当我们打开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地图,一家并不知名、和蔼可亲的军工厂屹立于杨家坪附近,这就是如今的256厂。

    虽然这款新型轮式战车的研发故事目前仍未公开,但可以预见的是,256厂作为这款战车的配套研制单位,研制生产两手抓,再加上比较丰富的轮式战车研制经验,该厂的技术力在国内也算是妥妥的T1。

    也有部分非官方的消息表明,256厂参与研制的新型轮式步兵战车已经小批量进入部队服役,接装部队正在为其编写教学训练大纲,这款装备全面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不会太过遥远,相信在未来的某次军事节目的报导中,我们就能见到这款轮式战车的真正消息,揭开这位姑娘神秘的红头纱。

    在历史的长河中,256厂如同一匹坚韧不拔的战马,承载着国家的重托,驰骋在国防科技的前沿。从豫丰和记纱厂的纺织机械到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每一次转型都是对国家安全的坚定承诺。如今,随着新型轮式步兵战车的身影悄然浮现,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步伐将更加坚定而有力。

   

 

    【资料引用】

    [1]王毅.三线建设中的重庆军工企业发展与布局[J].军事历史研究,2014,28(04):26-33.

    [2]郭亚东,黄定政.从“大解放”到“专二代”——国庆大阅兵中的军用汽车[J].环球军事,2009,(18):20-22.

    [3]王冰.中国军用重型越野汽车[J].现代兵器,1999,(06):8-11.

    [4]孟宪锋,吕万昌,俞经满.中国军用重型越野汽车的发展历程[J].汽车运用,2004,(11):13-14.

    [5]王笑梦.热销非洲,名声在外!——WZ523轮式装甲车家族坎坷的发展之路[J].

    兵器,2018,000(004):46-53.

    [6]袁风.渝中出奇兵——铁马集团VN-4轻型轮式装甲车采访记[J].兵器, 2010(6):6.

    [7]远帆.向着海岸线,突击!——访国产05式两栖突击车副总设计师张渝惠[J].兵器, 2010(7):6.

    [8]崔连胜(口述),田姝(整理).军工!军工!重庆工业的基石[J].红岩春秋, 2010(1):3.

    [9]林鹰.WZ551系列轮式装甲车辆[J].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 2006(1):6.

    [10]姜宏,夏利兵."和平卫士"中国WJ03B轮式装甲防暴车[J].兵器知识, 2004(4):3.

    [11]周衡义.西南车辆制造厂整体改制[N].中华建筑报,2001-05-26(002).

    [12]舒克忠,周桂森.沉重的步履 艰难的攀登──西南车辆制造厂扭亏为盈记[J].中国兵工,1994,(03):26-27.

    [13]宋涛.从"海上登陆"比赛看中国05式两栖装甲车族[J].兵器知识, 2018(10):4.

    [14]王爱华,滕达,李淳.档说63式水陆坦克[J].坦克装甲车辆,2019,(24):51-53.

    [15]王笑梦.战场筑新路天堑变通途——发展中的国产机械化桥、冲击桥系统[J].坦克装甲车辆,2017,(01):9-15.

    [16]乐嘉渝,刘青山.江河湖海总关情——杨楚泉先生访谈录[J].坦克装甲车辆, 2004(1):5.

    [17]装甲.水中蛟龙--63式水陆坦克[J].海事大观, 2006(12):4.

    [18]大海.渡海作战先锋——中国63式水陆坦克系列[J].世界航空航天博览:B版, 2005(10):4.

    [19]孔伟,刘晓峰.亲历水陆坦克射击试验[J].坦克装甲车辆, 2016(13):4.

    [20]李太昌.国产"水上蛟龙"诞生记[J].海陆空天惯性世界, 2001, 04:33-34.

    [21]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重庆市志·第四卷(下)》https://dfz.cq.gov.cn/dfz/html/cqdqw/pc/index.shtml

    [22]新中国的基本建设 国防工业卷 (陈平等主编)

    [23]重庆市经济委员会.《重庆市志·国防科技工业志》

    [24]孟德广,杨建辉.天堑化通途:中国舟桥器材之沿革[J].轻兵器,2012,(18):40-43.

    

    

(全文完)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