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日专家分析 日本企业应如何与中国相处?

作者:参考消息发布时间:2024-10-21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日本制铁公司和中国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解除合资关系,背景是日资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日益萎缩。但是,面对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去碳化等领域领先的中国技术力量,日本难道就没有办法利用并实现发展吗?针对此课题和展望,《日本经济新闻》采访了熟悉日中双方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

“避风险也要抓机会”

名古屋外国语大学教授真家阳一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呈现减速趋势,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9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高于全球经济平均增速的水平。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对日本企业来说,中国的技术实力既充满吸引力,同时也构成威胁。

受新冠疫情影响,日本企业被迫开始考虑重新构建供应链。而且,由于中美矛盾日益尖锐及地缘政治风险增加,出现了日本企业在尖端领域重新考虑与中国企业合作的趋势。

但是,对日本来说,中美两国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不可能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中美的对立仅局限在高科技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必须拥有通过开拓中国市场来实现日本经济复苏的视角。

在与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时,看清机会与风险至关重要,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并多加注意。在推进技术合作和业务时,充分掌握相关政策有助于规避风险。

总之,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合作需要以就事论事的态度来讨论。对技术的战略性甄别当然有必要,但如果有机会开拓中国市场,就应该积极面对这一机遇。

“不存在放弃的选项”

日本RS技术公司总裁方永义表示,据说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达到约3万家,数量为全球最多。因此,自然也有很多日本企业撤离中国。钢铁、汽车等传统制造企业因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而撤出中国市场,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他认为日本企业不应轻易撤离中国。虽然中国作为制造基地的吸引力下降,但作为消费市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也有增长空间。

他说,中国地方政府的官员经常来日本,并向他咨询,希望能够吸引日本企业到当地建厂。虽然也有尖端领域的制造企业,但大部分是医疗保健、养老等服务及食品相关企业,中国对健康相关业务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在人工智能等尖端业务领域,中国可能迟早会成为全球领跑者。中国的优势在于量产速度快。手机、个人电脑、液晶屏、光伏面板等都建立了可大量生产具有价格竞争力产品的体制。

中国市场巨大,加快量产的优势十分明显。他认为日中合作的最佳商业模式是,日本从中国进口可以实现量产的制造设备,然后以日本品牌的形式向全世界出口。

虽然中美一直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领域存在对立,但中国终将实现半导体的100%自主生产。如果美国政府发生更迭,中美关系也会有所改变。

对于日本来说,与地理位置邻近的中国之间的关系,比与欧美各国的关系更加重要。日本企业应该继续探索在中国的业务。放弃这个巨大市场的选项并不存在。

本文由《日本经济新闻》网站近日发表,分别为记者田口翔一朗采访真家阳一以及记者铃木亮采访方永义。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