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印度儒艮栖息地:保护关键海域助力昆蒙框架30×30生物多样性目标

作者:中国绿会发布时间:2024-10-30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https://mp.weixin.qq.com/s/MRXcNBs553O0LhDC9c2WPg
译者 | 王芊佳
原标题:印度儒艮栖息地:保护关键海域助力昆蒙框架“30×30”生物多样性目标

编者按】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背景下,联合国提出了“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全球30%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这一全球性目标使各国更加重视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而儒艮作为印度沿海的旗舰物种,其栖息地的保护不仅对维系这一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整个沿海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因此,科学家们认识到,必须通过系统性研究,识别出印度沿海的关键儒艮栖息地,并评估其风险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行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最近的一篇较为全面的儒艮研究,采用了环境生态位模型,通过结合渔业调查、志愿者科学家数据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估了印度儒艮的栖息地适宜性及风险分布,进而为实现全球“30×30”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提供科学依据。为助力全球环境治理、并供我国学者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信息,编译分享信息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们参阅。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儒艮研究极具挑战性。海湿小编请教了海洋生物学家王敏幹(John MK Wong)教授,了解到:因为它们不像海豚会跃出水面,它们性格非常害羞,稍有声响,它们就会迅速游走。尤其是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儒艮短暂的呼吸动作,几乎难以被观察到。即使在平静海域,要目睹一群数百只的儒艮,也需要借助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进行空中拍摄才行。而且,儒艮90%的时间都在海底觅食海草、或休息。它们只在觅食区和繁殖地之间成群游动。儒艮的潜水时间较长,可在水下停留3~25分钟,每次浮上水面呼吸的时间却不到1分钟。加上大多数国家的儒艮都以两三只的小群体生活,所以在海上更加难以被观察到。儒艮在白天觅食时需要更频繁地浮出水面呼吸,而在夜间,则大多停留在海草床上睡眠,呼吸间隔时间更长。许多发展中国家,如非洲、南太平洋岛国和菲律宾等地,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儒艮研究,导致相关数据严重不足。(按/王芊佳)


本文约8600字,阅读约13分钟

2024年6月17日,来自印度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标题是《印度儒艮栖息地的保护对实现全球30×30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帮助》。这项研究详细分析了儒艮(Dugong dugon)在印度沿海的栖息地分布情况,为保护这种濒危动物的栖息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印度的沿海地区,特别是西印度洋一带,是儒艮的重要栖息地。这项研究使用了一种叫做“环境生态位模型”的方法,来预测儒艮在印度水域的适宜栖息地,并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区域的分布。研究发现,海草是决定儒艮栖息地是否适宜的关键因素。此外,水深、海底坡度、距离海岸的远近等因素,在预测季节性栖息地变化时也很重要。具体来说,帕尔克湾(Palk Bay)和曼纳尔湾(Gulf of Mannar)是研究的重点区域。研究显示,儒艮的栖息地有明显的季节性迁移趋势。在季风前期,帕尔克湾是比较适合儒艮生存的地方,而在季风过后,儒艮则更多地迁移到曼纳尔湾。


一头儒艮。©摄影:Abdulla  Al Naemi

此外,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s)在季风前后都表现出适合儒艮生存的良好条件,而尼科巴群岛(Nicobar Islands)在季风期时更是表现得非常适宜。不过,这些地方也面临着不少风险。研究显示,从帕尔克湾到曼纳尔湾的沿海区域大部分都被评为“中高风险区”,特别是曼纳尔湾海洋国家公园(Gulf of Mannar Marine National Park)被标记为高风险区域。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中,尽管有一些适宜儒艮栖息的地方,但受保护的区域占比却不到15%。此外,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卡奇湾(Gulf of Kutch)也有一些离岸珊瑚礁岛屿被归类为高风险区,这让这些地方的生态安全面临挑战。

这项研究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有效地利用了公民科学和二手数据。研究团队通过对渔业活动的访谈调查、志愿者科学家收集的数据以及实地考察,成功地识别和评估了儒艮的栖息地。这种整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法,不仅为印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为其他国家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1、研究介绍

印度为儒艮设立首个专属保护区

印度沿海的海洋哺乳动物,如儒艮,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因为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如海洋保护区)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考虑到这些物种的迁徙特性,在生态系统的背景下,通过有效的空间规划划定海洋保护区是非常必要的。最近,印度在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宣布设立了该国首个以海洋哺乳动物为重点的海洋保护区——儒艮保护区,面积约为448平方公里,位于帕尔克湾(Palk Bay)区域,接壤坦贾武尔(Thanjavur)和普杜克泰(Pudukkottai)地区。这个新的海洋保护区旨在保护全球范围内“易危”、但在区域内“濒危”的儒艮种群,这些儒艮通常生活在孤立的水域中,并且其种群数量正在迅速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海草栖息地的退化、繁殖能力的丧失、以及人类活动的压力。

在印度,儒艮的种群主要分布在一些大型海洋保护区内,如古吉拉特邦的卡奇湾国家公园曼纳尔湾国家公园拉尼·贾汉西国家公园甘地国家公园,此外也生活在海洋保护区的边界之外。扩展这些保护区的面积并实施有效管理,将有助于遏制儒艮种群的下降,减少干扰,保护海草生态系统,确保儒艮的长期生存。然而,目前在印度,立法承认的海洋保护区仅占地理面积的0.26%,远远低于《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11》中设定的10%海洋保护目标。整体来看,海洋保护区的覆盖面积(8717平方公里)不到整体保护区面积(178,640平方公里)的5%。随着《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通过,各国需要在2030年前保护至少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区域,因此,实施有效的区域性保护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了解物种的分布,对识别重要栖息地、以及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至关重要。儒艮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物因素(如能吃到多少海草)、环境因素(如海表温度、浑浊度、海洋状态)以及地形因素(如水深)。在印度,儒艮的栖息地占用率已经显著下降,部分地区的下降幅度超过85%。在一些孤立的地区,如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过去几十年内占用率下降了60%。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船只交通和过度捕捞等活动对海草栖息地造成了负面影响,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儒艮的分布。

当系统性物种出现数据缺乏时,研究人员通常依赖于仅有的存在数据。现有的物种出现数据,往往来源于偶然、非结构化的取样。近年来,物种分布模型(SDM)或生态位模型(ENM)方法的进步,如MaxEnt,使得分析存在数据变得更为简单。这些方法能有效降低大规模物种监测的工作量和成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小组开始采用这种方法。

在儒艮的研究中,识别关键栖息地对于制定管理策略和合理使用管理资源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了通过多种途径生成的综合数据集(如半结构化问卷、志愿者科学、志愿者网络和实地调查)来预测印度沿海水域内适宜的儒艮栖息地,识别高风险区域,并通过实地调查对其进行验证,进而将其分类为关键儒艮栖息地(CDHs)。在“30×30”目标和国家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背景下,本研究强调了对关键儒艮栖息地进行区域性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具体地点的管理干预建议,以指导儒艮的保护工作。


海面上,百米外一群不起眼的儒艮。©摄影:王敏幹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图文无关)

2、研究介绍

儒艮保护区、栖息地和风险评估

该研究团队发现,在安达曼群岛,海草在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比如中尼科巴的卡莫尔塔岛和特林克岛,以及大尼科巴岛周边。模型的准确性很高,显示出这些地方非常适合海草生长。影响海草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的深度波浪的高度,这两个因素贡献了84.3%。在帕尔克湾和曼纳尔湾,海水温度距离海岸的远近同样非常重要。

关于儒艮的栖息地,研究显示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某些地方四季都是非常适合它们的栖息地,特别是在Ritchie's群岛、小安达曼的哈特湾和中尼科巴的特林克、卡莫尔塔岛。在季风季节,中尼科巴岛的适宜区域特别明显,而在前季风后季风期间,适合栖息的地方主要在小安达曼和Ritchie's群岛。

在帕尔克湾和曼纳尔湾,适宜栖息地的变化也很明显。前季风时,北帕尔克湾的适宜性比较高,而随着季风的结束,适宜的区域逐渐向南移动。古吉拉特邦的卡奇湾全年都有适宜的栖息地,尤其是在Paga、Bhaidar和Chushna Pir等地。

不过,尽管这些地方适合儒艮生存,人类活动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说,这个研究评估了这三个地区的风险,发现适宜栖息地面临的风险很高,特别是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帕尔克湾和曼纳尔湾,以及古吉拉特邦的卡奇湾。比如,在Ritchie's群岛、哈特湾和北帕尔克湾,儒艮的栖息地受到了渔业活动的威胁。

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只有5.5%高风险区域得到了保护,而在帕尔克湾和曼纳尔湾,约28%高风险区域受到了保护。与之相比,古吉拉特邦的保护区覆盖率稍高,大约37%高风险区域得到了保护。

一头浮出水面呼吸的儒艮。©摄影:王敏幹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图文无关)


3、讨论

保护儒艮栖息地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海草床(seagrass)栖息地正面临衰退,这促使研究者们进行全国性的评估,以便采取必要的保护行动。健康的海草草甸,被认为是儒艮栖息和活动的关键因素,因为儒艮通过不断的啃食,帮助维持海草的健康并促进养分的循环。通过对海草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s)大部分地区、整个帕尔克湾(Palk Bay)和卡拉拉州西南海岸(GoK)存在适宜的海草栖息地。这些区域被认为是印度次大陆上最后剩余的儒艮栖息地,因而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研究仅考虑了单一年度的海草分布,海草的季节性变化显示,其他因素在不同季节对儒艮种群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深入研究各个栖息地的季节性海草可用性(如密度、组成和生物量)将至关重要。

季节性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理解儒艮的迁徙、觅食和繁殖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生态背景。尽管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沿海存在适合儒艮分布的高适宜区域,这些区域却是相对分散的,海草的分布在整个海岸线都有所预测。研究显示,适宜和高风险区域的识别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海草的存在、深度以及与海岸的距离共同影响了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栖息地适宜性。尽管季节间适宜地点的相似度差异不大,但不同季节的变量贡献比例却显示出显著的差异,这表明需要进一步评估儒艮的季节性分布,并在高适宜但调查较少的区域(如小安达曼和中尼科巴)进行更细致的地图绘制。

在帕尔克湾和曼纳尔湾地区,研究人员观察到了儒艮高适宜区域的明显季节性差异。前季风季节,北帕尔克湾的逐渐倾斜的港湾被认为是适合儒艮栖息的地方。在季风期间,整个海岸线表现出适中的适宜性,而高适宜区域则在后季风期间转移到海湾。这些季节性变化与生物因素(如海草的存在)、地形因素(坡度)和环境因素(如海表温度)密切相关,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卡拉拉州,海草的存在和较低的有机浑浊度使清澈的浅水区成为儒艮的优选栖息地。考虑到卡拉拉州的儒艮种群数量稀少,研究人员强调有必要对整个区域的儒艮出现和海草分布进行更细致的调查。

儒艮在水面呼吸时容易被渔网缠住,或者因其缓慢的移动而遭遇船只撞击,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渔网误捕是儒艮面临的主要威胁,而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捕猎问题。研究显示,适宜的儒艮栖息地同样面临着高强度的渔业压力,尤其是在安达曼群岛东海岸、北帕尔克湾以及整个湾区,包括海湾海洋国家公园和卡拉拉州西南部。尽管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有九个国家公园(其中包括两个海洋国家公园、94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覆盖部分海岸线,但大多数适宜儒艮分布的区域仍未受到有效保护。关键栖息地延伸至保护区之外,特别是在Aerial Bay、Diglipur、小安达曼和中尼科巴等地,显示出需要在活跃保护区域外进行更深入的监测。

研究结果还表明,儒艮在水域内的移动范围既有短距离(小于15公里),也有长距离(大于15公里,最长可达560公里)。这一发现支持了儒艮在PB-GoM地区可能发生季节性迁移的观点。尤其在后季风季节,它们可能会在斯里兰卡海岸的跨境海草栖息地之间迁徙。同时,印度水域内海草草甸的空间分布和密度随着季节和人为活动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儒艮的季节性移动。在海草栖息地丧失的地区,长距离迁徙已经被记录,这对儒艮的遗传多样性食性偏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为验证长途移动的假设,研究者建议使用实时追踪基于照片捕捉的研究方法(如无人机),并进行细致的环境数据收集。

随着大型机械船只的增加和破坏性捕鱼方法(如底拖网)的使用,海草栖息地的损失将对该地区的渔业和依赖海草的儒艮种群造成双重负面影响。在现有保护区覆盖之外,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约95%未受保护,帕尔克湾约72%未受保护,卡拉拉州约63%未受保护。这些地区大多是支持数百万生计的渔业重地,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对这些高风险高优先级区域进行有效管理,采取参与式方法来满足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采用参与式管理方法(例如,在特定季节为高适宜栖息地设置社区支持的时空关闭),需要扩大社区主导的举措(如儒艮朋友网络)和政府支持的激励计划,以减少对儒艮栖息地的压力。

最后,研究强调引入其他参与性监管机制,如社区保护地(CCAs)或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以保护该地区的高价值生物多样性,维护关键生态系统(如海草和珊瑚礁)的完整性。这将有助于恢复濒危物种,并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作出贡献,努力实现“30×30”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以逆转生物多样性损失并保障民众的权益。


4、研究方法

印度儒艮栖息地分布与威胁的综合评估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在印度三个主要海域进行了详细的栖息地评估和风险分析。这三个研究地点分别是: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Andaman & Nicobar Islands, ANI)、帕尔克湾与曼纳尔湾(Palk Bay and Gulf of Mannar, PB-GoM)以及古吉拉特邦的卡奇湾(Gulf of Kutch, GoK)。每个区域的生态特征独特,具备不同的海草覆盖率、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


海草床栖息地的适宜性分析涵盖了以下区域:(A) 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B) 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的帕尔克湾(Palk Bay)与曼纳尔湾(Gulf of Mannar),以及 (C) 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卡奇湾(Gulf of Kutch)。在适宜性分析中,“不适宜”对应值为0,而“最适宜”对应值为1。图源:Seal, S., Bayyana, S., Pande, A. et al.

研究团队选择的是三个地理分布上相对独立的区域进行研究,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各具特点。

1、安达曼与尼科巴群岛(Andaman & Nicobar Islands, ANI):位于孟加拉湾(Bay of Bengal),这一群岛是热带海洋岛屿,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大约8249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热带雨林覆盖,拥有1962公里长的海岸线。群岛上分布有12种海草,主要为Halophila和Halodule属。这些海草为儒艮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尽管如此,该地区的儒艮栖息地在过去20年内减少了约60%。

2、帕尔克湾与曼纳尔湾(Palk Bay and Gulf of Mannar, PB-GoM):这两个区域位于印度东南部海岸线。帕尔克湾(Palk Bay)因受到斯里兰卡海岸线、拉美斯瓦拉姆岛(Rameswaram Island)和印度大陆的保护,水域较为平静,非常适合海草生长。而曼纳尔湾(Gulf of Mannar)则暴露在较大的海浪中,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包括3600多种已记录的动植物。这个区域是印度沿海最大的儒艮种群栖息地,估计有150只左右的儒艮,但其种群数量正在下降。

3、卡奇湾(Gulf of Kutch, GoK):位于印度西北部的阿拉伯海沿岸,这是西海岸最大的海湾。卡奇湾有42个小岛,覆盖了7350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中有8种海草分布,儒艮种群数量较少,估计少于15只。

从数据采集方法来看,该研究团队在2018~2021年间,通过多种方法收集了这些区域的生态数据。在潮间带和潮下带,他们使用了线性拦截法(line-intercept transect method),沿海岸线设置了50米长的样线,并在每隔5米的位置使用50×50厘米的样方记录海草的存在情况。对于水下能见度较低的区域,采用了Van-Veen抓斗采样法。此外,还通过船基调查GoPro相机记录下沉式样方,获得更多的数据补充。

除了现场调查,研究还整合了历史数据,包括渔民的问卷调查、志愿者网络提供的儒艮出没记录,以及无人机和船基调查获得的直接观察数据。所有数据经过严格筛选后,形成了每个研究地点的完整儒艮出没记录:卡奇湾64次、安达曼与尼科巴群岛634次、帕尔克湾与曼纳尔湾508次。

从栖息地适宜性建模角度,为预测儒艮栖息地的分布,该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季节变化的栖息地适宜性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针对季风前期、季风期和季风后期,使用MaxEnt模型(MaxEnt v.3.4.4)进行了建模。这些模型结合了14个环境变量(如海洋温度、盐度等),评估栖息地的适宜性


上图:对于儒艮(Dugong)的栖息地适宜性预测结果如下:(A) 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Andaman & Nicobar Islands)的季前季(pre-monsoon)、(B) 雨季(monsoon)、(C) 雨后季(post-monsoon);(D) 泰米尔纳德邦的帕克湾和曼纳尔湾(Palk Bay and Gulf of Mannar)季前季、(E) 雨季、(F) 雨后季;以及(G) 古吉拉特邦的库奇湾(Gulf of Kutch)地区。每个类别对应的值分别为:0–0.25(不适宜)、0.25–0.5(低适宜)、0.5–0.75(中等适宜)和0.75–1(高度适宜)。图源:Seal, S., Bayyana, S., Pande, A. et al.

在预测过程中,研究根据每个地点的环境特点,使用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将栖息地适宜性划分为四个等级:不适宜、低适宜、中等适宜和高度适宜。此外,还进行了生态位相似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地点间栖息地适宜性的差异。

接着是渔业压力风险评估。为了评估儒艮栖息地面临的潜在威胁,研究结合了渔业压力数据,并将其与栖息地适宜性重叠分析,识别出高风险区域。根据评估结果,“高风险区域”被定义为渔业压力较大且栖息地适宜性高的区域,称为儒艮关键栖息地(Critical Dugong Habitats)。这些区域的渔业活动包括不同类型的渔船和渔具的使用。


上图:由于渔业压力所造成的风险预测如下:(A) 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Andaman & Nicobar Islands);(B) 泰米尔纳德邦的帕克湾和曼纳尔湾(Palk Bay and Gulf of Mannar);以及(C) 古吉拉特邦的库奇湾(Gulf of Kutch)。在这里,高风险类别对应于总范围中50%及以上的值,并叠加在现有的海洋保护区上。图源:Seal, S., Bayyana, S., Pande, A. et al.

为进一步验证风险评估结果,研究团队在高风险区域内进行了船基威胁调查,通过反距离加权分析(Inverted Distance Weightage, IDW),对威胁等级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这些高风险区域主要位于现有海洋保护区以外


来自泰米尔纳德邦帕克湾至曼纳尔湾的现场照片,多艘拖网渔船清晰可见。图源:Seal, S., Bayyana, S., Pande, A. et al.


图示流程图详细展示了在印度阐明儒艮关键栖息地所采用的方法。图源:Seal, S., Bayyana, S., Pande, A. et al.

通过对安达曼与尼科巴群岛、帕尔克湾与曼纳尔湾、以及卡奇湾的详细调查,该研究明确地指出了儒艮栖息地的现状和威胁因素。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研究建议加强现有的海洋保护措施,并在高风险区域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方案。

在文末,研究团队也指出了这项研究的局限性。这个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来自CMS-UNEP儒艮问卷调查(CMS-UNEP Dugong Questionnaire)。该问卷通过访问渔民、儒艮志愿者网络和其他相关人员,收集到了一些偶然目击或二手来源的数据。虽然这些信息帮助该研究团队更好地了解了儒艮的活动范围,但数据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儒艮的出现信息大多是偶然记录的,这可能受到季节和渔业活动区域的影响,数据分布不够均匀。以帕尔克湾-曼纳尔湾地区(PB-GoM)为例,大部分季前风季的数据都来自帕尔克湾(Palk Bay),在线补充图S6也显示了全年数据的波动,季前风季的数据明显更多。为减小这些偏差,研究人员采取了方法进行了数据修正,只在每个区域网格保留一个观测点,以使数据更具代表性和可靠性。

>>

感兴趣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可以参看全文:


Seal, S., Bayyana, S., Pande, A. et al. Spatial prioritization of dugong habitats in India can contribute towards achieving the 30 × 30 global biodiversity target. Sci Rep 14, 13984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64760-8

思考题 | 举一反三


儒 艮

DUGONG

儒艮(拉丁学名:Dugong dugon;英文名:Dugong)是海牛目(Sirenia)儒艮科(Dugongidae)中唯一存活的属,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岸的浅水区域。作为大型草食性海洋哺乳动物,儒艮以海草为主食,通常在海底觅食,帮助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它们常被误认为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退化为桨状鳍,尾鳍呈圆形,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如用鼻孔呼吸、用嘴唇采食海草等。


通常来说,成年儒艮平均体长约2.6米,体重约250千克,已知最大儒艮体长可达3米余。在中国和日本的官方记录中,有一些关于儒艮的体重和长度的记载。在中国曾经有记录的最大的儒艮长度超过3米,体重达622千克。目前日本有记录的最大的一头儒良体长达3.2米,体重高达570千克。儒艮的体型个体差异比较大,尤其是雌性。


儒艮繁殖率低。加上许多儒艮死于船尾螺旋桨、渔网、石油泄漏,如今又因塑料摄入、栖息地丧失以及海草草甸(儒艮的唯一食物)的减少而丧生。这是许多沿海地区(包括中国和印度洋沿岸国家)儒艮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保护儒艮及其栖息环境,对于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全球范围看,鉴于儒艮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威胁,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从中国的分布情况看,儒艮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海水域,但逐渐不见踪影。2022年6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成立儒艮工作组,开展儒艮重引入项目可行性研究。2022年8月,国际科学家团队宣布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封面图儒艮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注:1.本文根据原文版权(CC BY-SA 4.0)许可进行了编译,译文根据篇幅所限有所节略。2.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海湿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原文 | Seal, S., Bayyana, S., Pande, A. et al.
编译 | 王芊佳

编辑 | 绿茵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4-64760-8

海湿·儒艮保护系列

SAVING DUGONGS

【往期相关报道·海湿专家谈】

  • 短短七天,泰国普吉岛海域接连发现两头儒艮尸体!200公斤海兽神秘死亡

  • 卡塔尔儒艮化石揭示2200万年海牛演化史

  • 瓦努阿图的儒艮去哪儿了?濒危物种走向灭绝从来都是静悄悄的

  • 儒艮与座头鲸双双离世,菲律宾卡拉加惊现海洋哺乳动物死亡

  • 恢复儒艮栖息地,阿布扎比海洋恢复计划列入联合国首批“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 《儒艮谅解备忘录》签署方第四次会议将于2024年5月在利雅得举办

  • 如何保护儒艮:西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经验

  • 《处理搁浅的儒艮孤儿的建议方法:给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建议》

  • 印尼最后的儒艮猎人——沉痛挣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难题

  • 卡塔尔儒艮化石揭示2200万年海牛演化史

  • 卡塔尔救助一头儒艮,取名“海洋”

  • 卡塔尔的儒艮救助与挑战 :亲历三只搁浅儒艮的照料


【Citation】

王芊佳. 印度儒艮栖息地:保护关键海域助力昆蒙框架“30×30”生物多样性目标. 海洋与湿地,2024-10-29.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