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十个陷阱理论

作者:公考王老师wh发布时间:2024-10-10

1.塔西佗陷阱。最初来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历史》,后被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

2.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3.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2006年世界银行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意为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4.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

5.金德尔伯格陷阱。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是美国著名世界经济史学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的霸权稳定理论奠基者之一。该陷阱论逆向思考,告诫美国人:中国崛起以后的动向可能不是“示强”,而是“示弱”,即不愿承担美国无力负责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使世界陷入领导力空缺、危机四起的险境。

6.卢梭陷阱。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谈到,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大众利益的小集团,每个集团的意志对他的成员来说是公益,对国家来说就成了个别意志,搞不好小集团的利益就会决定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利益集团政治就是卢梭陷阱。

7.贫困陷阱。发展经济学中的概念,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而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贫困陷阱可分为两种:技术陷阱和人口陷阱。20世纪50年代有三位经济学家揭示了“贫困陷阱”的产生根源,一是纳克斯于1953年提出“贫困恶性循环论”;二是纳尔逊于1956年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三是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循环累积因果论”。

8.比较优势陷阱。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9.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10.霍布斯丛林陷阱。英国和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设想的“原始状态”,在这种想象的状态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贫穷、孤独、肮脏、残忍和短命的”,弱肉强食。没有道德,没有怜悯,没有互助,有的只是血淋淋的食物链。所有人都不关心别人,所有人都不惜牺牲别人让自己生存。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