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东鹏特饮成糖分刺客,打工人还喝吗?

作者:新消费101发布时间:2024-10-10

一个自律型健身人的一天是怎样的?

一次夜跑结束后,四川网友“不想”买了一瓶东鹏特饮,喝了几口,直呼“后悔”。

在社交网络上,她给出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忍受不了那种甜,二是一瓶喝下去,估计今晚也白跑了”。

消费者觉得东鹏特饮太甜,并非个例,对于这款功能饮料含糖的具体情况,近日也有媒体进行了测评。

据《消费者报道》称,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东鹏特饮、红牛、乐虎、魔爪、战马、力保健等12款功能饮料,检测结果显示,有8款饮料每瓶含糖量超出每日游离糖摄入量建议的上限(25g),其中,东鹏特饮每瓶(500ml)含糖量最高,达66.5g,超出了最高“警戒线”(50g)。

《消费者报道》直指,以每颗方糖4.54g计算,喝一瓶500ml东鹏特饮相当于摄入14.6颗方糖。换言之,东鹏特饮堪称真正的“糖分刺客”。

这一测评令不少打工人破防,纷纷留言表示“真是没想到”“确实太甜了”“之前还真没注意”“以前越喝越爽,现在得谨慎选择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东鹏特饮的含糖量,从消费的角度出发,剖析产品逻辑及其隐患的时候到了。

打工人难以抗拒的甜

对12款功能饮料进行测评后,《消费者报道》发文时提到,“功能饮料的应用场景常与运动相关,添加糖不仅让口感更好,还能提供能量”。

仅就国内市场来说,功能饮料与运动相关的“绑定”不如国外强,换句话说,中国人喝功能饮料,很多时候与运动场景之外的提神、补能有关。

具体到东鹏特饮,它瞄准的消费者,并非运动员或者运动爱好者,主要是蓝领人群,这是它长期深耕的主要受众群体。

据媒体报道,切入功能饮料赛道之前,红牛已经是年销50亿元的巨头,东鹏还在主打菊花茶、冬瓜茶等饮品。

但是,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走访,东鹏特饮创始人林木勤看好功能饮料的市场潜力,也找到了主要受众群体:出租司机、货运司机、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等蓝领人群,他们普遍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既需要提神醒脑,也需要补充体力。

“远川研究所”也提到,东鹏特饮业绩的腾飞,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与货车司机的强绑定。

在此背后,网络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林木勤只要开车路过高速服务区,必定会去翻垃圾桶,看看到底有多少东鹏特饮的空瓶子。

正因为找到了差异化的受众群体,叠加强劲的价格优势,及带有“防尘盖”(可以当烟灰缸)的塑料瓶包装设计,东鹏特饮得以迅猛发展,成长速度之快让红牛都显得“失色”。

据东鹏特饮母公司“东鹏饮料”财报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营业收入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26.48%;今年上半年,整个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78.73亿元,同比增长44.19%。

另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的销售量占比为43.02%,同比提升6.3个点,份额总和较红牛系整体高出12.2个点,连续第三年位居市场第一。

东鹏特饮营收和销量占比不断攀升,从侧面说明消费黏性较高,消费者难以抗拒,而高糖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

《消费者报道》测评结果显示,每瓶功能饮料折算成的方糖数,东鹏特饮为14.6颗,乐虎为9.4颗,战马7.2颗,红牛6.9颗,日加满1.2颗。用折算的方糖数对比,东鹏特饮是红牛的2.1倍。

添加糖“能提供能量”,东鹏特饮添加更多的糖,给需要补充体力的蓝领群体,正如一位网友在上述测评结果下留言称,“这糖分,也算是快速补充能量”。

补充能量,是蓝领群体的刚需,但摄入糖分过多,带来的隐患不容小觑。

(图片来自淘宝)

值得注意的“警戒线”

前文提到,东鹏特饮含糖量较高,超出了最高“警戒线”。

据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数据建议,我国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在25g以内,最高不要超过50g,而一瓶500ml东鹏特饮的含糖量比这一最高“警戒线”还高16.5g。

也就是说,你每天只要喝一瓶东鹏特饮,糖的摄入量便“超标”了。

饶有意味的是,东鹏特饮回复《消费者报道》称:“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同时,我司产品标签中明确:建议每日一瓶。”

将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数据建议与东鹏特饮的回复结合起来看,显然,消费者需要特别注意含糖量“警戒线”。

只是,要注意到这条“警戒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在东鹏特饮这里,需要细心一点,也需要看得更多。

「新消费101」看到,在东鹏特饮官方微信公众号,不乏和货车司机、建筑工人、流水线工人等蓝领群体相关的内容。该公号还曾写道:“伴随着‘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品牌诉求,东鹏特饮一直致力于关注蓝领人群,用心探索消费者的兴趣与需求。”

但对于含糖量相关内容,这个公号鲜少涉及。

而在天猫“eastroc东鹏旗舰店”东鹏特饮产品详情页,“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保健食品专业认证”“科学配比能量满满”等都是页面顶端重点推介的内容。

至于含糖量相关内容,「新消费101」发现,出现在不那么显眼的“产品信息表”中,主要原料纳入了“白砂糖”,而在“营养成分表”中,也注明“每100ml含有碳水化合物11.3g”。

综合来看,东鹏特饮没有隐藏含糖量有关的信息和数据,但消费者购买前,仍需了解一些重要信息: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包含所有形式的可吸收糖类,无论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添加的,而在没有特别标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查看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成分来估算含糖量。

举个例子,某瓶饮料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ml含有10g碳水化合物,却没有特别指出糖的含量,那么,可以认为这10g几乎全部是添加糖;如果同样的饮料,注明每100ml含有8g糖,那么,剩余的2g碳水化合物可能来自天然存在的糖或其他形式的碳水化合物。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看明白饮料的营养成分表,进而了解含糖量,做出更加合理、对自身健康更有利的消费决策。

这是因为,白砂糖等添加糖也好,包含添加糖、天然糖的碳水化合物也罢,可为身体提供能量,但过多摄入,将对身体构成负面影响。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柳良仁团队完成、刊登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糖摄入会增加18种内分泌疾病、10种心血管疾病、7种癌症以及10种其他疾病(神经疾病、牙病、肝病和过敏等)的发病风险。

此外,据《上海大众卫生报》报道,美国有研究发现,蓝领中的糖尿病患病率要高于白领人群,这是“缺乏健康素养”等原因所致。

这些研究说明,注意、警惕功能饮料的含糖量很有必要,正如媒体所言:“如果短时间内需要调动身体的状态,那么可以来一瓶功能饮料‘应急’,但毕竟是功能饮料,不要把它当作普通饮料来饮用,有需要的时候,依据个人身体情况‘适度适量’饮用。”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消费者看重含糖量。

亲邻科技上个月发布的《能量饮料社区声量调研报告》显示,购买能量饮料时看重的因素中,品牌受重视比例最高,达24.38%,紧随其后的,是含糖量(配料表成分)和功效、价格三大因素的受重视比例大致相当,均在16%上下。

千亿饮料王国的隐忧

当部分消费者关注到东鹏特饮的含糖量,作为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大关的饮料王国,东鹏饮料将目光投向更多业务,加速拓展新的产品线。

仅在2023年,东鹏饮料就推出了电解质饮料、椰汁、蜂蜜绿茶和无糖茶等多款产品。同年,林木勤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必须培育发展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不能有躺平的心态。”

客观而言,东鹏饮料的多元化有一定效果。其中,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表现抢眼,今年上半年,实现4.76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81%。

和东鹏特饮相比,在含糖量方面,“东鹏补水啦”有所降低。「新消费101」看到,在清爽西柚味、柠檬味“东鹏补水啦”的“营养成分表”中,分别注明每100ml含有碳水化合物6.2g、6.8g。

尽管降低了含糖量,仍有消费者购买后留言称“好甜,像糖水”“挺爽,但还是有糖分的,今天还是少喝吧”。

或许,正是看到了消费者的反馈,也明确了控糖的消费趋势,“东鹏补水啦”推出了0糖的荔枝味饮料,东鹏特饮也有了0糖0脂的罐装能量饮料,受到一些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整体来说,东鹏饮料的多元化目前尚在“小打小闹”阶段,新产品的营收能力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及东鹏特饮,千亿饮料王国高度依赖后者。

数据显示,东鹏饮料对东鹏特饮这个大单品的依赖度达到近90%。正因如此,媒体直言:“一款产品能不能撑起千亿市值,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更何况功能饮料这个赛道,各家饮料巨头都虎视眈眈。”

已经是超百亿营收,有了高基数,且要持续和巨头博弈,想开拓更大的市场,冲击更高的营收,挑战之大可想而知。

销售费用的大幅增加即是有力佐证。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1%,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达到约1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一重隐忧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性地留意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努力控糖,无糖饮料成为流行趋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增至199.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15.6亿元。

对东鹏饮料而言,无糖业务起步较晚,不大能打,另一方面,作为业务的绝对“主力”,东鹏特饮的含糖量逐渐引起关注,不少打工人为此破防,其影响将不断扩散。

也就是说,东鹏饮料正在打“逆风局”,考验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1.《12款功能饮料测评③:一瓶≈15颗方糖,“糖分刺客”竟是它》,消费者报道

2.《习惯吃太“甜”的人,患45种疾病的风险更高》,生命时报

3.《东鹏饮料直奔千亿?天花板也要撞上了!》,英才商业

4.《这届年轻人正在抛弃“含糖饮料”》,氢消费

5.《东鹏特饮,“累了困了”》,红星资本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作者:响马,编辑:旷世敏 阿铲,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