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当SSR上了赛场

作者:富士水平对置发布时间:2024-10-20


  要论SSR参赛的时间,那可非常远了,相比RAYS,坂东,SSR参赛的时间要更早,可能仅次于渡边和BBS。

  1971年,初代SSR Speed Star MK1就参赛了。那时候日本的JWL和VIA认证还没有诞生,他们就先把轮毂送到赛场上验证。

  当时除了MK1.2.3.4还有Formula mesh

为了F1而专门做了改款

  这些小尺寸圈流向民用市场最后大部分都给了玩老车的或者暴走族等类似风格的车使用(ET太小了)

除过F1,到了八十年代SSR不出意外的还参加了超级剪影赛事

R30的剪影赛车其实用的就是Formula Mesh 加上了风扇罩

后轮数据达到了恐怖的19寸 15J ET-37
同组别的silvia用的是Impul的圈

风扇大饼类的设计是由赛场上下放的技术

除大饼外,SSR也是最早用三辐的厂家之一

  步入90年代,SSR不仅参加大量本土赛事,也是和锻荣社等厂家一样搞起了代工。

  MK2R和MK3S分别参加N1耐久赛和思域统规赛

  柿本改N-GT以及初代渡边RS8的桶身都由SSR代工,这俩也不过是当时代工军团里的冰山一角罢了。

  90年代末期,SSR可谓是大放异彩。随着时代的发展SSR也不仅仅局限于旋压铸造这一种工艺。摇身一变化身海岛科学家搞起了科研,和光生一样在同时期使用了非常流氓的半熔锻技术(SSR叫做SSF制法)完成了弯道超车。与其和坂东在一起死磕铸造,倒不如换个思路达到同样的效果。

 Type系就是SSR当时最nb的系列,有多nb?看看恐怖的保有量就知道了。你还能在国内看到数量并不算少的TypeC或者TypeF就知道这玩意当年卖的有多好了。(国内当然没有引进了,全是海外拆车或者某些其他渠道弄进来的)

TypeC也是少有在当时出5×120数据的圈

由土屋监制的KS05R据说是当时世界上最轻的17寸轮毂,单只重量仅为恐怖的5.85kg。

这个算是比较狠的活了

TypeC的中锁版,用来参加SuperGT

Hasemi Motor sport车队的R32

  2000年后,SSR进一步扩展半熔锻的队伍,开始参加D1 GP等漂移赛

SSR GT2
肉眼可见半熔锻的优势

GT2也有中锁版来参加SuperGT

WORKS9的180装配SSR SP1

TypeC在04年时推出了进阶版本TypeC RS ,外观上最大的区别是其中一个颜色的抛边做了分色,据说RS是锻造版

TypeF是最后一个Type型号,按官方的说法强度仅次于TypeC,不过多辐条也让TypeF的受力分配更合理

海报上TypeF还作为美国Formula Drift的赛用圈

  目前在售的新一代的GT系列,是SSR现在的主力军,GTX和GTV无论是设计还是强度都要更上一层楼。缺点可能就是数据相比横滨没有那么多。

  GTX01和GTX03目前是SSR的主力赛圈,用来参加各种赛事。如图所示,GTX01十辐的设计也直接对标TC105,那至于为什么没有TC105火呢?可能十辐设计没有多少发挥空间,其次也可能因为坂东在国内先入为主吧。

YA170,相似度高达百分之80以上,什么意思懂吧(狗头)

 

GTX01的中锁版,目前SuperGT在役
Formula Silver不比BBS的钻石银差

  比GTX01设计更精妙的GTX03,个人认为是SSR近几年设计的最好的圈之一。微凹五爪既做到了避刹车的问题又凸显出轮毂的力量感,辐条的粗细也很合理,没有为了追求性能而舍弃美感。辐条侧面和上面均有偷轻槽,这点与横滨一致都是为了控制重量,也难怪人家在日本卖的好。(唯一的缺点就是17寸只有一个特别窄的数据)

上述两款都参加了日本本土的漂移赛,FDJ3和D1GP

   当然,评判一款轮毂好与不好不能光看这个牌子打了多少赛事。事实上,参加赛事只能反映其中性能的一个部分,SSR在国内叫好不叫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营销的问题,毕竟再好的东西,你不说也没人知道。

   换个角度来看,情怀牌SSR本身也没有打的太好。横滨有三辐可以吃,RAYS有万年TE37,WORK有数不清的数据,在其他厂家面前SSR略显尴尬,可能只有欣赏他的人,才会心甘情愿掏腰包去买账,也希望SSR能把优秀的设计继续做下去。

Formula Mesh

吃老本没吃到相上的Type6,TypecC的后代。

上案例

制作不易,求个三连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