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奔赴新战场,华润饮料能否捅破水饮市场天花板?

作者:亿欧网发布时间:2024-10-23

2024年 夏季,纯净水市场硝烟弥漫,竞争态势尤为激烈。有的企业深陷内部变革,有的则推出新品奋力抢占市场,更有甚者凭借一己之力,拉低了整个水饮行业的价格水平线……

在价格战逐渐平息之后,更是有公司开始试图寻求资本市场的助力。今日,华润饮料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4.5港元/股,公开发售阶段获236倍超额认购,总共发行3.48亿股股份。据统计,该股早盘一度上涨13.52%,报每股16.46港元。截至早收盘,华润饮料总市值为384.57亿港元。

提及华润饮料,或许部分消费者对其名字尚感陌生,但旗下饮用水品牌“怡宝”却是家喻户晓。作为华润系的一员,华润饮料拥有“怡宝”“至本清润”“假日系列”等多个品牌,而怡宝则是引领这些品牌的重要选手,为公司贡献了可观的营业收入。

今年夏天,农夫山泉喊出“绿瓶有点甜、红瓶更健康”的口号,凭借新推出的绿瓶纯净水强势切入怡宝腹地,力图分食怡宝的市场份额。面对此景,华润饮料能否在这个秋季于资本市场的竞技场上成功超越农夫山泉,将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成长史:出身广东,经历两次“卖身”

华润饮料的溯源可回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前身龙环饮料于1984年在深圳成立。龙环饮料核心产品是一款名为“刺梨汁”的碳酸饮料,但生不逢时,恰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碳酸饮料巨头公司进军中国,导致刺梨汁在市场上的反响平平。

1990年,龙环饮料公司推出了“怡宝”品牌纯净水。尽管时至今日,怡宝已成为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但在当时这一举措并未改变龙环饮料最终被出售的命运。

1991年,由于业绩持续低迷,中国龙环有限公司决定将51%的股权转让给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接手后成为控股股东,随即对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果断剥离了原有的碳酸饮料产线,转而将业务聚焦在纯净水上。调整后的公司迅速崛起,甚至曾一度拿下广东地区超一半的市场份额。

然而,好景不长。

1992年,龙环饮料的关键人物周敬良创立“景田”品牌,后面又创立了“百岁山”。而在1995年,娃哈哈推出饮用水产品,并细分为纯净水和矿泉水系列。紧接着,1996年,钟睒睒又成立了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此后便成为打出了“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招牌的农夫山泉。

接连遭遇核心成员自立门户、竞争对手娃哈哈和农夫山泉分割纯净水市场的龙环饮料,再次陷入了被出售的境地。由于万科决定将业务重心倾向房地产板块,华润集团又不断发力饮料喝啤酒业务,最终,怡宝被华润集团用1000万元的价格收购。

自2007年起,怡宝走出广东,将业务版图逐步辐射至全国。依托实力雄厚的华润集团的支持,怡宝经过五年时间便跃居国内瓶装饮用水行业的头部地位。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灼识咨询报告,以零售额计算,2023年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规模为2150亿元,预计到2028年增长至3143亿元;2018年~2023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7.1%,2023年~2028年五年期间的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将提升至7.9%。此外,2023年中国包装饮用水在中国软饮即饮市场中的占比为23.6%,预计至2028年这一比例将扩大至26.1%。

海通国际研报进一步指出,2023年,农夫山泉、怡宝、景甜(百岁山)以及娃哈哈位居市场前四强。具体而言,农夫山泉在该市场遥遥领先,以26.5%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且与2014年数据相比其市场占有率增长6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怡宝,凭借21.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景甜(百岁山)及娃哈哈则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名。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集团已推动旗下17家公司上市,其中9家于内地上市,包括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华润江中、华润微电子、华润化学材料等;8家在香港上市,涉及华润啤酒、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医药、华润医疗、华润万象生活等。

因此,此次华润饮料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将意味着华润集团迎来第18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在香港上市的第9家公司。

野心勃勃:背靠国企绝对优势,瞄准行业第一

众多行业人士纷纷猜测,华润饮料此次IPO之举,或隐含着赶超行业领头羊农夫山泉的野心。

早前,曾有业内人士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饮用水行业存在着一个“500公里运输半径”的普遍认知——对于单价在1~2元范围内的包装饮用水,其销售地点处在产地半径500公里之内为宜;一旦超出此半径,运输成本将会提高,产品利润便随之打折扣。

因此,2024年以来农夫山泉在产能提升上动作频频。年初,公司斥资50亿元在浙江建德扩建产能;下半年又在武夷山、黄山、雾灵山三大生产基地增加投入力度;预计至年末,黄山基地六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使用,年产值有望实现20亿元。

与此同时,华润饮料也不甘落后,不断发力产能扩充。8月,据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发布的环评文件显示,华润饮料计划投资5亿元用于华润怡宝浙江温州生产基地项目,拟设4条生产线,其中3条为饮用水生产线、1条为PET饮用水瓶坯生产线。

华润饮料招股书也反映出公司的扩张态势,招股书介绍,本次IPO募资金额将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性扩张和优化产能,扩大市场份额;

加速销售渠道扩张及提升渠道效率;

进行销售和营销活动,强化品牌形象;

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持续拓展新的产品品类;

关注数字化升级以及潜在投资并购等方面。

尽管农夫山泉在中国包装水市场中长期占据第一位置,但在2015年,华润饮料曾有过超越农夫山泉的短暂时刻,彼时正值怡宝从广东向全国扩张的关键时期。

根据尼尔森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农夫山泉市场占有率为20.1%,而华润怡宝市场占有率为20.4%,以0.3%的微弱优势登上行业榜首。

这也意味着,此次获得雄厚资金支持、实现大幅扩张后的华润饮料,或许能够迎来再次赶超农夫山泉的契机,时隔九年后又一次向行业总冠军发起挑战。

引人注目的是,华润饮料所背靠的华润集团,历史可追溯至1938年,2003年,公司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

历经几十年的改组和变革,华润集团日渐成为一家多元控股集团,业务涉猎广泛,横跨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

对于农夫山泉而言,钟睒睒则为公司实际控股人。据此前公司增持公告,养生堂直接持有农夫山泉总股本的66.82%;钟睒睒直接及通过养生堂间接持有农夫山泉总股本的83.98%。

不过,与民营企业农夫山泉相比,华润饮料能够以央企华润集团的强大背景作为支撑,这一绝对的渠道优势成为超越农夫山泉的又一有力筹码。

隐忧重重:产能利用有限,竞争格局激烈

尽管华润饮料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和雄厚渠道优势,但深入分析招股书后,不难发现在某些方面仍面临一定的经营挑战与隐忧。

首先是产能利用率问题。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华润饮料在国内布局了46家生产工厂用于生产包装饮用水及饮料产品,其中12家为已投产的自有工厂,34家为合作生产伙伴,总计年标准产能达到1880万公吨。

2021年~2023年三年期间,华润饮料的年标准产能为1690万、1760万及1880万公吨。然而,实际产能利用情况仅达到1204万、1305万、1355万吨,仅实现约七成的使用率。

即便存在这样的产能差距,华润饮料在招股书里仍将产能扩张列在募资用途前列。未来,公司如何有效提升产能利用率,以及在生产方面实施哪些创新变革,将是值得持续追踪的关键。

其次是产品线的考量。据两家公司官网披露,华润饮料的产品涵盖包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和咖啡饮料等多个类别,旗下拥有包括“怡宝”“至本清润”“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在内的13个品牌的产品组合,共计56个SKU。而农夫山泉的产品组合更为丰富,拥有“农夫山泉”“东方树叶”“茶π”“尖叫”“水溶C100”“NFC”等17个品牌,略胜一筹。

华润饮料旗下所有产品(图源:华润饮料官网)

农夫山泉旗下产品品牌(图源:农夫山泉官网)

通过对两家公司产品包装的细致观察,可以发现二者在设计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推测受到国企特性的影响,华润饮料产品包装倾向于简约风格,着重突出品牌标识。相比之下,农夫山泉的产品包装设计则更加年轻化、风格鲜明,更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以饮用水产品为例,华润饮料的明星产品“怡宝”以其标志性的绿色包装和简洁的LOGO设计,被消费者亲切地称为“小绿瓶”。本优和怡宝露更是进一步追求简约,选择淡化包装而突出饮用水本身。反观农夫山泉,不断创新的包装设计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红瓶水”最为经典,此外还推出了婴儿水、老虎水、玻璃瓶水等多种款式,精准触达多样化的消费群体。

从经营数据来看,华润饮料方面2023年实现收入135.15亿元,其中包装饮用水产品贡献了124.47亿元,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几乎构成公司的全部收入来源。饮料产品的收入仅为10.68亿元,占比不足一成。

华润饮料2023年各产品收入数据(图源:招股书)

农夫山泉的收入分布则均衡得多。同期,公司实现收入426.67亿元,其中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为202.62亿元,占据约一半的收入来源;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及其他产品合计收入达到224.05亿元,占据了总收入的52.5%。

农夫山泉2023年各产品收入数据(图源:农夫山泉2023年度报告)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华润饮料在产品层面的抗风险能力相较于农夫山泉存在一定的劣势。如果未来饮用水产品出现问题,华润饮料的整体营收可能会遭受严重冲击。农夫山泉的收入分布较为均衡,其整体业务受单一产品线波动的影响将会更小,也能够更好抵御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华润饮料所面临的竞争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整个水饮行业时,不难发现市场竞争正日趋白热化。除了今年夏季怡宝、农夫山泉、娃哈哈等品牌之间展开的“价格战”之外,主打气泡水的元气森林也强势进军饮用水市场,并在短短五年内推出了三款瓶装水产品。

长期以单一产品东鹏特饮为主打的东鹏饮料,近期也开始积极拓展产品线,推出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并迅速成为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产品销售收入为4.76亿元,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2.29%增长至6.05%。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营收将达到124亿~127.2亿元,同比增长43.5%至47.21%。

此外,东方甄选、山姆、胖东来也对瓶装水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下场瓶装水赛道,推出自营瓶装饮用水品牌。据悉,三家饮用水产品均定价在1~2元价格带,意图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切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瓶装水领域的行业竞争。

结语

回顾农夫山泉的历史股价走势,今年以来的表现略显疲软。

截至10月23日发稿时间,农夫山泉港股股价维持在30.65港元/股,微涨0.16%,总市值3447亿港元,较5月初48.8港元的高点已累计下跌37.2%。反观华润饮料,上市首日表现颇为亮眼,报16.02港元,涨幅10.48%,成交额12.68亿港元,总市值376.12亿港元。

不过即使如此,目前华润饮料依然和农夫山泉不是同一量级的公司。单从市值看,农夫山泉可以抵得上9个华润饮料。

另外根据信息咨询公司欧睿咨询报告,2022年美国人均软饮饮料销量为296.15L/人,日本为189.79L/人,新加坡为179.67L/人,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均销量为60.5L/人,虽与国际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但也凸显出中国大陆地区的饮料市场蕴含的巨大增长潜力。

在此背景下,华润饮料若能得到资本的强力支持,其未来在国内水饮市场中能否有效拓展增量空间,无疑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与期待的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欧网”(ID:i-yiou),作者:杜心怡,编辑:刘欢,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