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6万多年一遇的彗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作者:极目新闻发布时间:2024-10-14

宇宙级的浪漫来了:6万多年一遇的彗星,正迎来最佳观测和拍摄时机。

据央视报道,今年10月12日到20日这段时间,是观测和拍摄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彗星C/2023 A3(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最好时间。

据报道,10月4日这颗彗星达到亮度峰值,但由于当日它离太阳太近,肉眼难以观测。10月12日,该彗星将在日落后不久的西方低空出现,位于处女座,但肉眼观测时间很短,大约只有10到20分钟的窗口期。接下来几天,由于该彗星与太阳的角距离快速增大,会迎来最佳观测期。在山东,一些天文爱好者已经拍摄了不少照片,有在泰山日观峰上拍的,也有在济南的大明湖、CBD等地点拍的。

这颗彗星是去年1月9日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最早发现的,被命名为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其椭圆形运行轨道与太阳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相反,绕太阳一周需要61751年。

6万多年一遇,对于生命长度最多100来年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太长的周期。如果这时有一种感想,似乎就是魏晋陆机《文赋》中那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了。

1986年,周期76年的哈雷彗星接近地球,掀起全球性天文观测热潮,各国探测器同时对哈雷彗星探测,把整个哈雷彗星周围的环境给捕捉下来,我国的专业机构和天文爱好者也纷纷出动,观测拍摄哈雷彗星。

别看彗星轻易不接近地球,但是民间对彗星却一点也不陌生。现在科学探明,彗星在接近太阳时,会受热并释放出气体和尘埃,形成一条长达数百万千米的尾巴,很像扫地的扫帚,但在民间被认为是一种不吉利的天象,所以常把扫帚星和“丧门星”并用。

我国古籍也很早记载了彗星的“过境”。《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中有“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是我国古代对彗星的称呼,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关于哈雷彗星的一次最早记录。后来,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记载了彗星的出现:“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骜就是蒙骜,是后来秦朝著名大将蒙恬的祖父,把彗星的出现和人的死联系起来,可见彗星被视作不吉利天象之早。

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也是一位杂家,他博通天文地理。中国古代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记录就见于他的《史记·天官书》中,而且这篇文章也记录了彗星:“其失次舍以下,进而东北,三月生天棓,长四丈,末兑,进而东南,三月生彗星,长二丈,类彗。退而西北,三月生天欃,长四丈,末兑。退而西南,三月生天枪,长数丈,两头兑。”

因为彗星出现,后边又接来一句“谨视其所见之国,不可举事用兵。”可见那时是将天象和国事紧密联系的。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公众号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尧中华曾对2021年被发现的新彗星——莱昂纳德彗星进行过科普。有意思的是,在这次科普中,他指出: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面记载的这颗彗星,正是迄今为止数千颗彗星里面最有名的一颗彗星。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我国古籍史料天文志记载中的“常客”,据我国天文学家朱文鑫考证,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我国史书中记载了它29次回归活动,这个时间段长达2150年,符合它29次回归的时间跨度,也就是说基本记载了它的每一次回归。

可惜的是,我国史书虽然完整记载了哈雷彗星29次回归活动,却没有明确道出它的规律。正如尧中华所说,在哈雷之前,每一次彗星观测都是孤立的,我们不知道彗星是依照轨道周期性运动的。到哈雷这个时候,牛顿力学已经建立了,人类对这些天体的轨道运动已经理解得比较成熟了。哈雷敏锐地发现历史古籍中的3次记载,也就是1531年、1607年和1682年这3次,它是间隔性出现的,所以他认为这是一个周期性出现的彗星。并且再加上一个76年,就是1758年,他预测它会再次出现。后来这颗彗星真的就回来了。为了纪念这一成就,就把它命名为哈雷彗星,也就是1P/Halley。

中国历史上关于哈雷彗星的29次记载,离科学规律好像只差一层“窗户纸”,但这层“窗户纸”最终是被善于观察和总结的哈雷捅破。这说明,发现很重要,善于总结也很重要。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窗户纸”的捅破是需要以自然科学演进为台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哈雷的总结,离不开牛顿力学和当时天体轨道的研究成果。因此,一层“窗户纸”的捅破,其实需要深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环境。历史的遗憾正在得到弥补,这次彗星C/2023 A3率先被我国天文台观测到并命名,证明了我国的天文观测实力。

宇宙中的彗星很多,总数目前无法准确统计。‌根据观测数据,宇宙中现在大约有1600颗彗星已被人类发现,并且已经计算出600多颗彗星的轨道。‌

人们对彗星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科学探测发现,彗星是一个以水冰物质为主体、里面有一些尘埃物质等组成的一个混合体,跟我们的雪球很类似。彗星的“尾巴”,除了尘埃尾,它还有一条尾巴叫离子尾。尘埃尾是中性的,离子尾是带电的,它们是有两个不同的来源。彗星的温度很低,里面没有反应,保存了太阳系最早的信息。

日本探测器于2022年从“龙宫”小行星上采集的样本被发现含有完整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3。

人们也渴望了解更多关于彗星的信息。《南方都市报》曾报道,剑桥大学的安斯洛(Richard Anslow)表示,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分子有可能来自彗星,因此银河系其他地方的行星也可能如此。彗星是冰冻的大块岩石和冰,通常富含可构成有机生命组成部分的前生物化合物。例如,日本探测器于2022年从“龙宫”小行星上采集的样本被发现含有完整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3。彗星还含有大量氰化氢(HCN),这是生命基础的重要分子。不过,彗星的速度必须小于每秒15千米,化合物才能在行星撞击的热量和力量下存活下来。

2014年,欧洲航天局将人造卫星“罗塞塔”号(Rosetta)发射升空,令其探测彗星系统。

在人们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往往只能看到某一个彗星的一次“光临”。这次6万多年一遇的彗星就不用说了,即使周期76年的哈雷彗星,只有极少数很幸运的人一生能够两次看到它:一次在幼年,下一次已经垂垂老矣,这就是人类生命在浩渺宇宙中的无奈。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每月都出现在夜空中的月亮都让人如此感叹,何况6万多年一遇的彗星?

趁着秋夜月朗星明,当珍惜所遇,出门看一下这个6万多年才划过天际的“贵客”。在6万多年一遇的彗星面前,相信我们的视野和心胸都会变得豁达。

(来源:大众新闻)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