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豆瓣9.3分,一部「平庸之作」?

作者:凤凰周刊发布时间:2024-09-28

豆瓣评分9.3,今年国产片最高评分。 

完全基于真实历史。 

预测票房超过3000万。 

这些都是知名制片人方励导演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 《里斯本丸沉没》官方海报。 

这部纪录片一经上映,就收获了大量好评。 随着口碑发酵,票房也在节节攀升。 从首日票房仅36.8万元,到目前总票房接近2000万,预测最终将超过3000万。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个数字并不算什么, 但对于一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来说,能吸引到如此多的观众入场,已实属不易。 

单纯从市场角度看,本片的卖相并不好。 

尽管影片所讲述的二战秘史,发生在中国海域,但毕竟是他人的苦难,隔着相当的距离,而片中英勇救人的中国渔民,也要等到后半段才登场。总之,以当下所谓“情绪价值”的标准视之,本片并不讨喜。 

但它之所以能打破期待,实现一定程度的逆袭,一是因为作品较高的完成度以及饱含的情感浓度,此外更重要的,是银幕内外的共振。 

相当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部场外信息不断反哺到作品本身的电影: 

导演方励不厌其烦地讲述他的“十年辛苦不寻常”; 本片的三位年过九旬的亲历者,现已全部去世,这部作品成了他们最后的陈述; 以及,最近刚刚才爆出的,片中那位失联已久的英国大兵的中国妻子梁素琴女士,因为本片的公映,其后人也现身说法,聊起当年的往事…… 

如此种种,本片让我们重新发现了电影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抢救即将消亡的记忆,也能够创造新的相遇,新的回忆。 

也正因如此,这部电影集结了历史与此刻的力量,给人以震撼和感动。 

但抛开这些场外因素,回归电影本身。 

《里斯本丸沉没》究竟如何? 它是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吗? 它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且看下文。 

在我看来,《里斯本丸沉没》无疑是一次充满道德激情的寻访,它给未来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但其本身却是一部平庸的纪录片。 

这三者并行不悖地同时存在于这部作品中。而坊间对它的高评价,也更多旨在为这段历史称奇,为导演的执着喝彩。 

2014年,在东极岛上听闻沉船的往事,韩寒写出了那句忧伤的歌词“当一艘船沉入海底”,也让方励暗下决心,要找到那艘沉入海底的船,寻回那些成了谜的人。 

不想,这一找,便搭上了十年的光阴和全部积蓄。 

在这件事上,方励无疑是真诚且坚定的。 

这也使得这部作品,除事件本身的震撼外,更平添了幕后的动人。最终两者叠加,共同印证了时间与情感的份量。 

《里斯本丸沉没》首先体现了记录的价值。而记录,往往开始于历史的终结处。 

若不是这部作品,里斯本丸早已沉入遗忘之海。 

那是1942年,正值二战期间,这艘满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的日本军舰,遭遇美军潜艇的袭击,中弹沉没。无数年轻的生命随之沉入海底。 

七十多年过去,远方的亲人们仍在等待他们的消息,而仅剩的两位幸存者,也已年过九旬。 

带着“里斯本丸究竟在哪”的疑问,身为海洋技术专家的方励,于2016年开始寻找,由于初始坐标偏差过大,他将搜寻范围扩大至400公里,最终确定了沉船的位置。 

到这里,这部纪录片刚刚进行了不到半小时。 

而随后的时间,沉船慢慢退到后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开始清晰起来。 

影片以全景视角,寻访英、日、美、中四国的亲历者、研究者及遇难者家属,为我们再现了整个沉船的过程,以及在那地狱般的景象中,蕴藏的人性冷冽与温度。 

整个过程中,导演尽可能采取中立态度,让呈现先于评价,还原先于控诉,他给我们看的是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发生。 

从船体中弹,到船舱被封、海水不断涌入,再到战俘们冲出舱门,遭遇日军扫射,只得跳入大海求生,在亲历者的讲述与动画原景重现的交替中,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置身于那些生死攸关的时刻。 

而一段远去的历史,也正是这样由抽象变得具体,由冰冷的文字记载,还原为画面、声音与面孔,进而被以一种更直击心灵的方式注视和铭记。 

整部作品中,最令人动容的部分,除了那些生离死别的时刻,更在于那些超越生死的瞬间。 

那是奋力冲出舱门的战俘们,冒着枪林弹雨,却没有第一时间逃命,而是冲到隔壁船舱,帮助战友逃离。 

那是明明已经逃出的中尉,又再次折返回船舱,陪那些受伤的士兵,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那更是自知逃离无望的炮兵们,随着船体一同下沉,他们用仅剩的力气,唱出生命的终曲。那首歌叫《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歌词唱到家乡熟悉的街道、广场,还有温柔的女孩,可是路好远,已经回不去了。 

自然,整部纪录片的高潮,是一场有如中国版敦刻尔克的撤离。只见,数百名战俘跳入波涛之中,向海岸游去,在日军的疯狂扫射下,不断有人中弹,溺毙,海水被层层染红。危机时刻,中国的渔民们驾着30艘渔船,赶去救援,把英国大兵一个个拖上甲板。 

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位幸存老兵的讲述,他说,当那个救他上船的中国人突然拿起刀时,他被吓坏了,但不想对方紧接着的动作,是砍下一块番薯,递给了他。 

在刺刀与番薯之间,死与生,杀戮与拯救,交替上演。 

而这也正是战争这样的极端情境能够逼出的场面,它拓展了人性的宽度,但却是同时往卑鄙与崇高两个极端拉扯,令我们看到,人与英雄、与禽兽,同样接近。 

但与此同时,当人超越了自身的怯懦,超越了生死,超越了国界与肤色的分别时,那种源自比生物性还要本能的勇敢与悲悯,又是如此动人心魄。 

所有战争题材电影,都内含有反战之意,因为战争自身的残忍与非正义,让人面对它时,不可能存有其他态度。《里斯本丸沉没》也不例外。 

这部电影的反战之处,在于它呈现了战争的荒谬。 而这种荒谬感,简直无处不在。 

它体现在,击中沉船的鱼雷,发射于美军的潜艇。而那一天刚好是炮手的生日,战友们还为他送上手画的贺卡,恭喜他击沉了敌船。可后来他才知道,正是他立下的功勋,无意间葬送了无数友军的生命。尽管整件事缘起于日军未按《日内瓦公约》悬挂运送战俘的旗帜,但如此阴差阳错的手足相残,依然令人唏嘘。 

这种荒谬还体现在日军的屠杀。他们举起枪,对准手无寸铁的战俘。在军令的怂恿下,文明被彻底压制,嗜血的动物性开始无节制的迸发,直到他们看见中国渔船的出现,才决定收手。而那一刻的停手,比之前的放纵,还要更令人胆寒。它说明善恶的标准仍在,只是当战争来临后,一切都要让位于暴力。 

同样,当镜头对准美军潜艇的鱼雷手,以及里斯本丸号的日本船长时,他们都充分表达了对遇难者的同情,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流露出一种无辜,一种无可奈何。他们只是听从了命令,执行了任务,那时无论是谁坐上他们的位置,都会按下按钮或握紧船舵。这之中或许有后悔,但绝没有反思,因为当人成为战争机器的一环,就已经失去了自我意志,只会跟着那庞大的机器一起高速运转。 

更令人唏嘘的,是一封迟到的信件。那是里斯本丸沉没前,一个英国士兵写给弟弟的信。那时弟弟尚不满五岁,士兵在信中写下叮嘱,让他长大后好好照顾母亲,照顾家庭。但由于战时封锁,直到船沉后几年,这封信才寄回家中。 

那一幕相当令人动容,但也同时书写着战争的荒谬。当这封来自生前、晚于死亡的信件,终于抵达亲人之手时,时间已被战争彻底扭曲,生命也已在期盼之中消逝。 

《里斯本丸沉没》的及时出现,避免了一段历史的消散。它以白描的方式记录,以中立角度陈述,其文献价值、抢救记忆的态度,都值得被肯定。 

它是来自时间的馈赠,也是对遗忘的拒绝。 

当影片结束,里斯本丸号上的1816名战俘和参与救援的255名中国渔民的名字,滚动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历史仿佛以别样的方式被塑造和写就。 

终究,历史不是编年的浓缩记载或冷冰冰的数字,历史是一个个生命的悲欢离合,是闪光灯以外,所有角落的集合。 

至少,比起谁赢得了某个战役,谁丢掉了哪个堡垒,我们从幸存的英国老兵身上,会对战争有更多一份的理解。那或许是午夜梦醒,用日语大声喊“hai(是!)”;那或许是每到吃饭的时候,都要独自躲到桌子底下,寻求安全感;那或许是仅仅因为孩子说了句“我饿死了”,就要勃然大怒……战争的不竭苦难,令和平都变得狰狞。 

说过了本片的价值,让我们回到纪录片的本体。坦白讲,作为纪录片,这部电影略显平庸了一些。 

它无论在技法、结构还是表达上,都显得过于笨拙、但求客观全面,却欠缺了创作者的灵性和直抒胸臆的果断与深刻。 

它有点受困于庞杂的素材之中,舍不得做取舍;又有点受限于人道主义的单一视角,缺乏对于历史的纵深观察,也尚未展露出独到的历史观。它只是一段四平八稳的线性记录,也正如方励所说,它更像是送给亡魂和背后那一千多个家庭的一份交代,但作为纪录片,这样还远远不够。纪录片除了忠实于记录——还原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发生,还要展现出,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发生,以及,历史之手是如何操纵了命运,影响了今天。 

这是一部完全被创作者满溢的内心感动所主导的作品,但也正因过于情绪化,使得全片除了涌动的哀伤,除了伟大的歌颂,也没法再抵达更多理性应该覆盖的角落。 

但即便如此,这仍算得上是一部难得的作品。 

至少,在从0到1的层面,它已充分完成了任务。 

至少,它让我们明白一件事,作为一个创作者,真诚要比技法来得重要,自我表达的激情要远胜过揣摩市场的意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周刊”(ID:phoenixweekly),作者:子戈,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