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翼龙传奇】扁脑袋的翼龙是小吸血鬼?

作者:江氏小盗龙发布时间:2024-08-17

翼龙种类众多,细长的角质喙是它们的标配,但是在中国发现的一种翼龙却长着与众不同的扁宽嘴巴,甚至被当成是小小的吸血鬼。

喇嘛洞镇位于辽宁省建昌县,因为明代正德二年(1507年)有五位喇嘛来此居住而得名。喇嘛洞也是著名的古生物化石产地,时代可以追溯到距今1.2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翼龙化石以及对握的脚趾骨骼

在一块来自喇嘛洞镇的石板上就保存了一只小型翼龙的化石,古生物学家在检查化石的时候注意到其后肢第一趾竟然与其他脚趾的方向相反,这也翼龙家族中还是第一次发现。2017年,古生物学家发表了一篇名为《来自中国辽宁省建昌一个新蛙嘴龙类材料显示了新栖息行为》(Short note on a new anurognathid pterosaur with evidence of perching behaviour from Jianchang of Liaoning Province, China),将这种翼龙命名为黄昏翼龙。

黄昏翼龙的属名“Vesperopterylus”本意为“黄昏的翼”,因为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翼龙的生活习性与蝙蝠相近,都是在黄昏时刻出来觅食。黄昏翼龙的模式种名为喇嘛洞黄昏翼龙(Vesperopterylus lamadongensis),种名则是来自发现其化石的喇嘛洞镇。

黄昏翼龙与麻雀的体型对比

黄昏翼龙是一种小型翼龙,其体长只有0.5米,即便是两翼展开的宽度也只有1米,和一只喜鹊差不多大。黄昏翼龙最大的特点不是小,而是其脑袋扁而宽,从上往下看呈半圆形。在黄昏翼龙同样扁宽的嘴中长满了细小尖锐的牙齿,两只大眼睛则长在嘴巴上面的脑袋两侧。黄昏翼龙的大脑袋之后是较瘦的身体和短小的尾巴,发达的前肢撑起了宽大的双翼,强壮后肢的脚趾具有对握能力,能够帮助它像蝙蝠一样倒挂在树枝上。

黄昏翼龙的骨骼线图

善于爬树的黄昏翼龙

黄昏翼龙嘴中的牙齿证明它是食肉动物,比如昆虫等等。黄昏翼龙或许会在空中飞行追逐那些振翅而飞的虫子,在空中完成猎杀。有人认为黄昏翼龙或许会像今天的吸血蝙蝠一样,落在大型动物身上咬开伤口,然后用舌头舔舐鲜血,但是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因此仅仅是一个趣闻。

捕食昆虫的黄昏翼龙

黄昏翼龙生存于距今1.2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属于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在分类上属于蛙嘴龙科,而且是已知最晚的蛙嘴龙科成员。

2021年,古生物学家在建昌县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名为对握鲲鹏翼龙(Kunpengopterus antipollicatus),这种翼龙的前肢指头具有对握的结构,与黄昏翼龙的后肢趾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握鲲鹏翼龙 的复原图

  • 参考资料:

1.Lü, J.; Meng, Q.; Wang, B.; Liu, D.; Shen, C.; Zhang, Y. (2017). "Short note on a new anurognathid pterosaur with evidence of perching behaviour from Jianchang of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PDF). In Hone, D.W.E.; Witton, M.P.; Martill, D.M.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Pterosaur Palaeobiology.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Vol. 455. London: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pp. 95–104. doi:10.1144/SP455.16.

2.Wei, X.; Pêgas, R. V.; Shen, C.; Guo, Y.; Ma, W.; Sun, D.; Zhou, X. (2021). "Sinomacrops bondei, a new anurognathid pterosaur from the Jurassic of China and comments on the group". PeerJ. 9: e11161. doi:10.7717/peerj.11161. PMC 8019321.

文字编辑:江氏小盗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