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美团的拼好饭闯出些名堂后,饿了么选择了跟进

作者:三易生活发布时间:2024-11-11

日前有消息源透露,饿了么拼团业务将迎来新的进展。具体而言,据称饿了么正在测试新的流量入口“特团”,并将为其提供App首页的金刚位。虽然截至目前饿了么方面尚未进行回应,但对于他们而言,继续加大对拼团业务的投入已然是箭在弦上。

至于为什么说饿了么推进拼团业务已是箭在弦上,则还要从饿了么拼团与美团拼好饭的关系说起。

事实上,饿了么拼团其实几乎就是美团拼好饭的翻版,也是前者的又一次跟风之举。在2022年美团拼好饭正式上线后不久,饿了么拼团便浮出了水面。在这一模式中平台会介入供给侧,并根据区域内的用户需求来为商家提供集中选品建议,然后通过“热门餐品推荐+拼单点餐+统一配送”的方式,让用户、商家、骑手分别集中下单、出餐、配送,从而让整个链条实现规模化运转,用“拼”的方式来降低各方成本。

没错,拼好饭、拼团正是美团和饿了么为了满足市场对于低价外卖的需求进行的一次尝试。但彼时不论美团、还是饿了么,都没有对这类低价外卖产品投入太多。然而随着用户增长趋缓,以及抖音、快手等大厂的先后入局,餐饮外卖赛道的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

为了寻找新的突破口,近年来美团方面也开始对拼好饭寄予厚望。据QuestMobile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当下外卖用户仍以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年轻群体为主,在下沉市场以及40岁以上人群中渗透率较低。而且即便是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低价外卖的需求也同样不容忽视。

此前在2023年第三季度,美团方面就首次在财报及电话会议中提及拼好饭,并视其为高效满足价格敏感型用户需求的利器。随后在今年5月有消息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团拼好饭的日均单量已达到约500万单、接近2023年第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5700万单的10%。

在美团已经再次率先行动的情况下,饿了么方面选择跟进显然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不过一旦采取与美团拼好饭相似的方式进行布局,饿了么自然也就要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种模式所面对的难题,例如破除“锅里的堂食,掉在灶台上的外卖,掉在地上的拼好饭”这样的用户认知。

毕竟餐饮商品本身便难以标准化,所以难免会有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出现诸如用劣质原材料等行为,而且大量低价商品的涌入,还可能会加剧这种现象的出现。但这些显然就需要平台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和处罚力度。

更为重要的是与美团相比,饿了么还需要在供给端花费更多的功夫。毕竟多年来以来,饿了么与美团在餐饮外卖市场的份额一直维持在3:7左右,但市场份额更低往往也就意味着议价权更弱。而且目前双方商户规模的差距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数据显示,2024年5月美团外卖商家版、美团开店宝的MAU增速分别达到9.99%和41.85%,远超饿了么商家版及阿里本地通的4.52%和-24.68%。

其实熟悉饿了么的朋友或许知道,他们似乎总是会“慢人一步”。例如此前在今年9月,饿了么正式上线“学生版”,即当学生用户将配送地址切换至具体高校、并完成学生账户的认证后,饿了么APP将会显示定制化的学生版主页以及专属福利。而这项聚焦校园场景的服务,美团方面已经推出了4年时间。

虽然在市场竞争中跟进竞争对手无可厚非,但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本就相对势弱的饿了么如果始终亦步亦趋地跟在美团身后,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呢?

遥想早在2018年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时,曾一度希望将其市场份额做到与美团分庭抗礼。用时任阿里本地生活CEO王磊的话来说,就是饿了么要在一年内和美团外卖至少平起平坐,“饿了么至少要占到50%的份额”。

如今这个目标显然已成为空想,而且伴随到店业务(原口碑)与高德的合并靴子落地,饿了么也彻底失去了到店业务的想象力。虽然饿了么始终占据着“老二”的位置,但在讲究规模效应的餐饮外卖行业,小而美显然不是一个可以一直讲下去的故事。

直至当下,饿了么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在多个季度,饿了么方面实现了可观的收入增长、且亏损有所收窄,但其经营损益(EBITA)依旧呈亏损态势。在整个2024财年,饿了么经调整的EBITA亏损达98亿元。以至于在被要求自负盈亏后,过去一年里饿了么就频频传出或将被出售的传言。

总而言之,当下的饿了么或许应该放弃“摸着美团过河”的想法,而是开辟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否则只能随着越来越多新人的入局,这个“老二”的位置可能也会很快被动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